又一場McQueen展覽拉開帷幕
2011年,以66萬的參觀人數,Alexander McQueen“野性之美”回顧展成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展覽。幾天前,該展覽以“升級版”登陸倫敦。在這位已故英國設計師的故鄉,V&A博物館提前開售的7萬張展覽預售票一張不剩。
此次“升級版”展覽在大都會博物館的展品基礎上加碼了66件服裝與配飾,總計240余件作品,V&A博物館中27個屏幕則滾動播放著Alexander McQueen秀場鏡頭。展示廳里半空的光暈中浮現著Kate Moss身著白色繁復荷葉邊長裙的全息影像,在《辛德勒的名單》電影配樂下旋轉飄舞,復刻出2006年巴黎秋冬時裝發布會上令人屏息叫絕的一幕。
英國版Vogue編輯Alexandra Shulman贊揚這位“荒誕大師”的獨特風格,“影響一整代設計師,他卓越的想象力毫無邊限。”然而,或許是因為目前時裝設計界少有超越他或能夠與之并肩的設計師,才令我們時常懷念有他的日子。
2010年2月,鬼才設計師McQueen在倫敦家中自縊身亡,但要忘記他真的很難,因為打著“McQueen”標簽的商品與活動此起彼伏。且不論他的同名品牌Alexander McQueen依舊活躍,時尚作家輪番試圖用筆桿揭露他幕后的生活、工作狀態。因而我們看到了《亞歷山大?麥昆:鬼才時尚教父作品珍藏》(2012)、McQueen閨蜜、中央圣馬丁學院時裝歷史學家Judith Watt執筆的《亞歷山大?麥昆》(2014),以及時尚商業報道記者Dana Thomas今年二月出版的新書《眾神與國王:亞歷山大?麥昆和約翰?加利亞諾的興衰》。
近日,時尚雜志AnOther為紀念McQueen去世五周年,在上半年刊限量版中來了次突破性嘗試,除了大量與之相關的訪談、總結和報道外,雜志還在440頁厚的紙質時尚雜志中安插了“一頁”帶有高清LED屏幕和超清晰MP3播放器的封面,可以播放McQueen御用秀場音樂作曲家John Gosling為09年秋冬、15年春夏走秀所做的背景音樂。
就在去年年底,倫敦Kerry Taylor拍賣行舉辦了一場McQueen時裝拍賣會,他早期設計的一條“包屁者”低腰長褲以3500鎊(約合3.24萬元人民幣)的落槌價成交。
五年來,這位鬼才設計師時不時都會被拿出來緬懷一下。出生于倫敦工人家庭的McQueen15歲時從學校退學,跑去了西服定制發源地薩維爾街上的裁縫店做學徒。1992年,McQueen進入圣馬丁皇家藝術學院修讀時裝設計。畢業時,他首個獨立服裝發布會引起當時英國版Vogue雜志著名造型師Isabella Blow的注意,并以5000英鎊(約合4.63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把McQueen的畢業發布會作品全部買下,自此成為忘年交。
1995年,時年26歲的McQueen離經叛道地以一場名為“高原強暴”(Highland Rape)的時裝發布會向公眾展示了一系列低臀的“包屁褲”、故意毀壞的蕾絲裙與撕裂的領口設計,震驚到整個時裝界,迅速成為英國年青人追捧的對象,同時也吸引到奢侈品集團LVMH的矚目。
一年后,這位英國“壞小子”受邀入主LVMH旗下的法國老牌時裝屋Givenchy設計成衣系列。而屬于他的時代實則要到2000年才開始。當時的GUCCI集團(已于2001年被開云集團收購)向McQueen提出收購其同名品牌51%股份的提議。這位英國設計師因此得以將他的時裝發布會開到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的時尚之都——巴黎,躋身于法國諸多頂級時裝屋梯隊。
他曾經很是狂傲地講過:“等我哪天死了之后,人們會知道21世紀的時尚是由一個叫Alexander McQueen的人開啟的。”紅綠相間的俄羅斯軍裝夾克、非洲蟒紋連身裙、蝴蝶頭飾、25厘米的驢蹄鞋都在告訴世人他并沒有自夸自大。
為了擴大消費人群,McQueen在世期間努力拓張品牌產品線,例如,他于2003年發表“Kingdom”香水系列及太陽眼鏡系列。2005年,McQueen與Puma合作推出Crossover系列的男女裝運動鞋,提高了Alexander McQueen的曝光度,并為打進運動時裝市場奠下基礎。
另一個讓人對他難以忘懷的原因恐怕在于他的驟然離世。雖然McQueen本人并沒有給出任何遺言,但他身邊好友、同事、評論家都把他的離開視為對目前時尚產業的無聲控訴。作為悲劇性代表人物,McQueen自己曾說過:“對于他們(公司)而言,你只是一件商品,其價值取決于你上一次的設計系列。”為了交出好看的財報,集團高管不斷強調高效與回報,而設計師則從品牌靈魂守護者變為雇來的幫手,與創造的衣服和鞋子一樣可以被任意處置。
2010年,McQueen在他的女裝秀開場3周前結束了他的生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