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民族服飾源頭 探尋服飾文化傳承之初心
EXCEPTION例外 找尋文化傳承的初心
作為民族服飾文化傳承載體的傳統服飾手工藝人,承載著服飾文化傳承的重任。幾千年的文化與積累通過手工藝人的一代代傳承得以保留,它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融合,表現了新時期我們民族服飾的美,即有傳統與歷史文化的傳承,又有新時期的與時俱進,與世界同步。傳承與進步,才是新時尚。 ??
楊姐是雷山縣苗族繡業藝術協會負責人,苗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擅長的苗繡技法:平繡、雙針、皺繡、打籽繡。
接觸例外之前,楊姐也曾積極尋求苗族傳統刺繡的改造,并在2014年成立了一個合作社,有11個骨干人員。希望苗繡在合作社里做些新產品出來,通過推廣與銷售將苗繡這一傳統手工技藝發揚光大。雖然我們大家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始終沒有完全推上市場。
去年十一月份,例外服飾公司的設計團隊過來雷山采風時,看到了他們合作社的東西,十分喜歡,認為這么美的東西,一定要推出去,要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于是拍了下來,并且從此開始了與苗繡的合作。
開始接觸例外的設計時,這里的繡娘們就說這個不太好看,只有一種顏色。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一種習慣,最少要有三種顏色以上、七種顏色以下,衣服才漂亮,所以當時繡娘們都不愿意做,就楊姐自己一個人做,做出來覺得也挺好的。她做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怎么用一種顏色表現好那些圖案。其實完成這一個繡品就用了三到五種繡法。
現在楊姐的合作社和例外服飾合作的以后,已慢慢體會到,雖然他們的圖案挺漂亮,但例外給他們配的顏色更漂亮,更加讓現在的人接受,現在繡娘也開始接受這個顏色。
長期合作以后,楊姐真正體會到了與例外合作后的好處與進步性。他們自己可能半年至一年才做成一件成人的衣服,現在,例外設計團隊只要求衣服的一部分加上苗繡,他們最慢也能在一個月內做出來。做出來后,它可以給繡娘們帶來很大收入,不做的時候可以做給自己穿,就好像把這個文化、繡娘的智慧和靈魂穿在自己身上了。而且在不斷的合作中,他們苗繡的知名度也隨著例外一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知道了苗繡。通過合作,他們最初的目標得到了實現。美麗的東西就不應被忘記,就應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不是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