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納米技術成功獲得吸濕速干羊毛面料
納米織物的耐洗性,以期達到機可洗程度,仍具有巨大的挑戰。
在天然纖維中,羊毛因其質輕、柔軟、保暖等優良品質成為了一種理想的成衣材料。然而羊毛纖維表面鱗片層結構使羊毛織物天然疏水,阻礙了羊毛織物吸收水汽的能力,導致吸濕排汗速率低,在人體大量運動后極易讓人感到悶熱不舒適。研發“吸濕速干”羊毛面料一直是業界的熱門研究課題。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可控制備與應用研究室的唐芳瓊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紡織與成衣學系的李翼教授所領導的團隊聯合研發了一種獨特的納米后整理技術,成功研制了具有耐洗性的“吸濕速干”型羊毛面料。該團隊曾在羊毛纖維表面包覆上由球形二氧化硅組成的納米薄層,構建了具有超親水性的羊毛織物,并對納米技術改性羊毛纖維親疏水性的機理進行了探討(Langmuir, 2010, 26, 4675–4679)。
在此研究基礎之上,該團隊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利用表面接枝和原位生長的策略,在羊毛纖維表面原位生長了直徑為20納米的二氧化硅納米薄層。所得織物參照國家標準進行檢驗,滿足了“吸濕速干”型功能面料的各項指標。另外,機洗20次之后,這一特性仍能很好的保持,解決了目前納米功能面料耐洗性不夠的難題。而且,原位生長的策略大大精簡了制備的步驟,為構建納米功能面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研究成果已經在德國化學會志旗下《應用化學》的姊妹刊《化學與可持續性、能源與材料》(Chemistry & Sustainability, Energy & Materials,簡稱ChemSusChem)雜志上發表(ChemSusChem 2010,3,1031–1035),申請國內發明專利1項,并已申請國際專利。
文章發表后,美國納米技術與納米科學網Nanowerk在新聞聚焦欄目(Spotlight)中以Nanotechnology improves wool fabrics為題對理化所和香港理工大學這一新進展成果進行了追蹤報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