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或頒布新的棉花進口配額以安撫紡織廠
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費國和進口國中國正在考慮頒發新的進口配額,同時拋售部分棉花庫存,棉商和分析人士說,此舉旨在阻止世界最大紡織工業的潛在危機。
這個萬眾矚目的方案目前還在考慮之中,方案將允許紡紗廠采購更多外國原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靈通人士說,現在還不讓對外透露這一消息。但是,如果獲得批準,配額將要求紡織廠每進口1噸棉花,必須買3噸國儲棉。
12月28日,最高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從創記錄的國家棉花儲備中拋售一部分棉花,數量不確定。
北京自2011年開始建立戰略儲備,旨在支持農民,對于養活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來說,農民非常重要。
但是,在幫助種植者的同時,政策傷害了中國的紡織廠,國家吸收國內市場的棉花供應量,迫使紡織廠依靠于進口棉花。
拍賣國家儲備棉,加上新的進口,解決政府面臨的兩個問題:在大量收購兩年之后,政府可以卸掉一些老庫存,同時為國內紡紗廠提供一些急需的棉花,國內棉花供應量緊張,國內價格高,弄得紡織廠苦不堪言。
到三月,北京將儲備大約860萬噸棉花,足以支持中國紡織廠一年的原料需求。這也相當于全球2012/13年產量的三分之一。
去年,中國頒發370多萬噸進口配額,浮動關稅為5-40%。
2012年,中國儲備大幅提高,大約占中國690萬噸棉花的75%,大部分價格在18,500-19,000元/噸。而此前在2011年已經大量收購。
這個價格相當于1.35美分/磅,較紡織廠進口外國棉花價格高出大約20%以上。
只有少數紡織廠分配到進口配額,這意味著大部分紡織廠不得不高價買國產棉,導致他們缺乏競爭力。
中國在2012年頭11個月棉花進口較上年猛增79%,至460萬噸最高記錄。
傳聞稱中國將投放部分庫存,許多美國棉商擔心的是政府庫存能夠維持多長時間。現在還不清楚,政府是否在拍賣庫存之后補充庫存。
儲備政策一直是支撐市場的關鍵,因為紡織廠消費量沒有氣色。
由于美國是最大的對中國出口棉花的國家,因此,只要增加進口,就能提高美國棉花價格。看漲人士自我安慰,他們預期與整體庫存相比,拍賣數量可能很小。
他們認為,從長遠角度看,中國可能會繼續進口,雖然數量減少,因此,拍賣庫存不算什么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