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品牌發展指向
在日前由中國貿促會主辦、北京市貿促會等單位協辦的“2013中國國際品牌發展論壇”上,中國貿促會發布了《中國商務指南系列——中國自主品牌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正在進行著“量變”的積累,最終會實現“質變”的突破。《報告》指出,隨著居民在中高端消費領域支出的增加,國內自主品牌將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空間,從而支撐自主品牌開展新的技術革新和品牌宣傳,進而取得更多的消費者認同和市場空間,進入良性發展循環。
據中國貿促會經濟信息部部長趙曉笛介紹,《報告》系統介紹了中國自主品牌建設的發展歷程,部分行業和企業自主品牌建設的有益經驗,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發展自主品牌的做法和經驗等。中國商務指南是中國貿促會經濟信息部的一項傳統信息調研產品,多年來中國貿促會經濟信息部陸續出版了電子信息、礦業、機械、紡織等十大行業的分卷和綜合卷,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等新興產業系列卷以及中國進口促進手冊等。這些調研產品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政策以及投資貿易環境,對宣傳國內重點行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加強對外投資合作以及實現貿易平衡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受到了國內外企業的廣泛好評。
趙曉笛說,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為此,該部門以中國自主品牌發展為主題,編寫了《中國商務指南——中國自主品牌發展報告》。《報告》分上下兩卷,旨在促進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協助企業進行品牌推廣。《報告》上卷主要面向國內外企業和有關機構,介紹了中國家電業、紡織業、交通運輸業等八大行業自主品牌的發展情況,分享了國內外企業和部分國家自主品牌建設的有益經驗;下卷搜集了我國近400個優秀品牌的相關介紹。《報告》具有四大特點:
第一,調查研究深入透徹。《報告》深入分析研究了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歷史,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我國自主品牌經過不斷努力,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具體表現為全社會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國內市場環境逐步改善,自主創新推動新科技,新興產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改變帶來海外擴張的良好機遇。同時,《報告》分別從企業和企業家的微觀層面,區域、市場環境的縱觀層面,經濟社會體制的宏觀層面深入剖析了中國自主品牌發展的問題和挑戰。
第二,品牌案例率選嚴格。《報告》與品牌專家合作,針對上述提到的八個主要行業,從國內外影響力、知名度、國際化程度三個角度出選取了代表性的自主品牌企業,并選擇了大量自主品牌的實施案例,通過對這些案例的研究,總結自主品牌的發展歷程,品牌理念及品牌戰略,借鑒有益的跨國企業經驗。
第三,國際調研深入一線。《報告》利用中國貿促會在1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的代表處以及廣泛的國際資源優勢,深入國際品牌發源地,調研了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澳大利亞和阿聯酋等國家自主品牌的發展經驗,并通過對他們疏導和推廣自主品牌的研究,為中國打造自主品牌,推動企業品牌國際化,提供有利的提升條件。
第四,代言工商,切實有效。《報告》下卷主要通過中國貿促會信息部牽頭成立的貿促系統,中國自主品牌建設促進工作機制,以各地方行業貿促會合作,搜集了山東、湖北、安徽、貴州、廈門等14個分會推薦的近400個地方優秀品牌的成長型品牌,配中英文兩個版本,并制造成精美的宣傳冊和光盤。
趙曉笛在該論壇上坦言,會后,中國貿促會將與20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商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通過這些合作備忘錄以及中國貿促會參與的各類大型國際會議、展覽會等經貿活動,中國貿促會將積極宣傳和推廣中國的自主品牌,提升中國自主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