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紡織品壁壘持續升級
日益嚴苛的綠色壁壘對紡織產業的影響日益凸顯,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國出口紡織服裝被國外實施通報召回的事件超過百起,在技術壁壘不斷筑高的形勢下,行業性風險防范不容松懈。紡織服裝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但近期全球主要市場經濟低迷,紡織服裝產業也受到波及。與歐盟相比,我國中小規模企業眾多,技術仍存在差距,要在過渡期內完成技術升級壓力極大。
據寧波海關數據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寧波地區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894.2億元,服裝及配件出口500.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5%和5.3%。而在市場需求下滑的背景下,歐美主導的生態環保壁壘卻仍在持續筑高,對我國出口紡織產業的影響不容忽視,需持續關注。
今年初,歐盟對REACH法規實施修訂,將全面禁止NPEO含量超過0.01%的紡織品進入市場。今年10月,歐盟又通過WTO發布通報,將全面禁止生產和銷售全氟辛酸(PFOA)物質,并且任何消費品中的PFOA含量不得超過25微克/千克(ppb),其關聯物質的含量也不得超過1000ppb。NPEO名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目前輕紡行業極其重要的印染助劑,廣泛用于紡織及皮革的染整處理和清洗等工藝,而PFOA則是業內生產防水、防油、抗污等功能性服裝的關鍵助劑。
NPE和PFOA的危害早已引起社會關注。研究表明,前者會隨著衣服水洗進入環境,并分解出壬基苯酚等環境激素,干擾人類內分泌和生殖健康。而PFOA則被證實是不易降解的持久性、累積性毒物,可通過皮膚接觸及食物鏈等被人體吸收,對神經、免疫和生殖系統等造成損害。
但NPE和PFOA仍是當前紡織工業的兩類重要助劑,短期內禁用將給輕紡產業帶來巨大沖擊。即便是技術成熟的歐盟,態度也十分謹慎,并分別設定了3年、5年不等的過渡期。特別是NPE和PFOA被禁用后,企業還面臨無成熟替代物的困境,例如與PFOA性質相近的全氟壬酸等同類物質也已被歐盟納入高關注物質,目前可用于替代的C6助劑價格接近翻倍,而性能仍存在不足。在行業微利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助劑被禁將倒逼企業加快轉型,優勝劣汰。
除了生產工藝壓力外,成品的生態安全要求更是日新月異。美國服裝和鞋履安全協會在年初發布第17版限用物質清單,公布了超過12類250余種服裝、鞋類和家紡產品禁用或限制使用的物質,涵蓋了全球化學品管理和產品安全要求規定的限制物質,如根據歐盟REACH法規和POP法規分別新增了對鉛和阻燃劑的限制要求,清單快速增長意味著輕紡產品的國際環保壁壘升級趨勢有所增強。
而作為國際生態紡織品的風向標,國際環保紡織協會(OEKO-TEX)今年發布實施的2016版OEKO-TEX100標準更是大幅更新,數十種防霉劑、鄰苯二甲酸鹽、有機錫、致癌染料等物質納入管控。例如限制清單新增了9種氯化苯酚,此類物質是織造漿料中常用的防霉、防腐和抗菌劑,但具有致畸致癌性,纖維中殘留的含氯苯酚在舊衣物焚燒銷毀時還會形成二惡英類物質,造成持久危害。需要關注的是,清單還新增了全氟庚酸、全氟壬酸和全氟癸酸三類化合物,這意味著此類物質也將隨著PFOA逐步面臨禁用。
在歐美國家“再制造”的背景下,不斷增強的技術壁壘可能成為發達國家依托自身技術優勢推動“制造業回流”的“催化劑”。而隨著消費安全需求的提高,我國輕紡產業如果不能跟上綠色制造的轉型步伐,不僅出口貿易風險持續增大,甚至可能導致國內市場的份額遭遇擠壓。
對于廣大出口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順應潮流,一方面要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及時關注紡織產業的技術法規動態,加大“綠色工藝”的研發投入,減少有害排放,贏得社會尊重,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二是嚴格落實質量控制。對于限于技術等因素暫時無法徹底避免的有害物質殘留,在加強原輔材料把關的基礎上,務必嚴格落實成品檢測,確保產品質量符合要求,避免產生后續質量糾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