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疫情“黑天鵝”下,聚酯工廠與織造“跌多漲少”的局面
本周初,國際油價一掃上周頹勢,開始大幅反彈。但好景不長,在世界各國疫情陸續發酵的情況下,國際油價開始下行,布油跌破50美元/桶的整數關口。
3月6日,由于沙特阿拉伯力推的進一步減產遭到俄羅斯抵制,在維也納舉行的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擴大減產談判以失敗告終。受此消息刺激,美油布油暴跌,石油股全線下挫。
截至當天收盤,全球石油市場基準、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Brent crude)價格下跌4.72美元,收于每桶45.27美元,跌幅為9.44%,創2017年6月以來最低收盤價。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WTI)價格下跌4.62美元,收于每桶41.28美元,跌幅為10.07%,創下2014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在原油的影響下,本周聚酯產品的價格先漲后跌,截至3月5日,PX外盤價格較上周下跌了26美元/噸,PTA內盤小漲15元/噸,MEG內盤價格下跌了40元/噸。
滌綸長絲同樣也不例外,在小幅上漲以后開始下跌,各產品跌幅在150-600元/噸不等。
產銷方面,在滌綸長絲價格開始上漲的同時,聚酯工廠產銷較上周的低迷情況也有所回暖,四日平均產銷保持在8-9成附近,其中,4日個別聚酯主流工廠產銷超百,能達到250%左右。只是到了6日,聚酯產銷又回落到了3-4成。
開工率方面,截至3月6日,聚酯工廠開工率較上周稍有回升,但也僅僅來到了67.5%,遠低于去年同期,反而是織機開機率提升較快,目前已經超過了7成。
在聚酯開工情況如此之低的情況下,雖然產銷看起來不高,較以往原料漲價導致產銷爆發時兩三百的情況也有較大的差別,聚酯企業的庫存實際上是在緩慢降低的。但對比到聚酯工廠接近40天的滌絲庫存,這樣的下降速度顯然是有些慢的。
上周小編做了一個關于織造企業購買原料策略的調研,有近200家企業參與調研,調研顯示,只有7%的紡織人會在這個時候大量購進原料,但有三分之二的紡織人表示不考慮囤貨,會隨買隨用。
結合上面的調研結果來對此輪不高不低的產銷進行分析,小編嘗試著找出近階段產銷如此表現的原因。
首先,這是因為織造企業開機率升高了。大部分企業選擇隨買隨用的購買原料策略,開機率提高了,日常消耗的原料數量自然也會提高,等于把近階段聚酯工廠產銷的基數增加了。
第二,因為年前囤貨少,織造企業擁有購買原料的動機。年前小編曾經采訪過一些織造企業的負責人,除了小部分在2019年接單接到手軟的紡織人外,大部分企業都選擇了在過年前囤15-30天日常使用的原料。因為存貨少,所以需要購買原料的次數更頻繁,對產銷產生了一定促進作用。
第三,這次購買的原料數量并不多??椩炱髽I本身就需要購買原料,看到原料漲價了,可能因為漲價會比平時多買7-15天的用量,但是卻不會像前幾年一樣一看到漲價就囤兩三個月的原料了,這就導致了近期很難出現往年那種超過200%那樣產銷的暴漲。
最后,對市場信心依然不足。國外疫情的爆發導致近階段紡織企業對未來外貿行情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去年產能過剩導致的較差行情也縮減了紡織人對原料持續上漲的信心,因此就不會出現過去那種“買到就是賺到”的心態了。
總結以上幾個原因,小編簡單列了一張聚酯企業和織造企業近期的現狀及將來可能面臨問題的表格,希望能為您帶來一些幫助。
小編觀點
聚酯工廠想要去庫存,但織造企業認為原料價格不會持續上漲因此不愿多買,在未來行情不明朗的情況下,紡織人更愿意把錢掌握在手里而并非購買原料。
因為在“開流”上沒辦法做太多努力,因此聚酯企業目前把去庫存的希望集中在“節源”上,小編預計,在滌綸長絲庫存明顯下降之前,未來聚酯工廠的產能或許不會出現明顯的提升。
價格方面,在上游原料大跌與下游織造企業不愿意買賬的情況下,滌綸長絲或許也會保持一個“跌多漲少”的局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