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外貿:從一個集裝箱“黃牛”加價1500元說起
1月26日,浙江寰豐紡織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潘旗花了1500元,“搶”到了一個“黃牛柜”。不單單是潘旗,不少外貿企業負責人都在采訪中表示,或多或少訂過一些“黃牛柜”。為何空箱子還得花額外的費用呢?且看下文
全球海運費用暴漲,扼住了浙江外貿企業的“咽喉”。
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海運成本持續上漲,有的航線運費上漲達10倍,外貿企業直呼“運不起”。不但如此,從去年10月以來,集裝箱“一箱難求”的問題進一步凸顯,讓企業有貨發不了,庫存大量滯壓。
都說,外貿企業只要訂單在手,就心中不慌。可如今,不缺訂單缺“空箱”的外貿企業,又該如何應對新考驗?
利潤都被物流費用“吃”掉了
“去年,我們的外貿訂單比上一年增長超過三成!”在衢州浙江永力達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勝剛剛拿到了公司2020年的統計數據。這是近幾年來公司業務增長最快的一年。可陳勝卻有些高興不起來:因為訂單雖多,卻不賺錢。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際海運費用開始上漲:以往到北美的一個集裝箱運價約一兩千美元,短短幾個月就漲到了四五千美元。那時候,陳勝還想著:等一等,或許物流費用會逐漸回落。
不曾想,之后的海運價格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路瘋漲——到了今年1月下旬,一個集裝箱運到美國的費用就要1萬多美元,幾乎是疫情前的10倍。
好在,和浙江大部分外貿企業一樣,“永力達數控”和客戶簽訂的合同大都是FOB價格,即產品按離岸價格計算。也就是說,國際物流費用由客商承擔。
可面對暴漲的運費,不少國外客戶對陳勝也提出了新要求:要不承擔部分運費,要不下調產品價格。
陳勝無奈地說:“我們的利潤本就不高,最多降價5%,但相較上漲的物流成本這似乎有點杯水車薪。”
相較陳勝,長興縣海聯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水榮的日子可能更不好過。他和墨西哥一個大客戶簽的訂單是CIF價格(包含保險和運費)。“按合同,物流費用都得我們來承擔。”陳水榮算了算,要完成在手訂單,他們至少要虧1000萬元。
陳水榮告訴涌金君,過去他們的一個集裝箱運往墨西哥要2600美元,現在已經漲到了9500美元。陳水榮說,他們出口的紡織品一個集裝箱的貨值也就40000美元,上漲的物流成本早已覆蓋了企業原有幾個點的利潤。
在長興畫溪街道的廠區里,陳水榮從辦公室望出去,隨處可見露天堆放的貨物。一摞摞白坯布高高壘起,足足有兩人來高。因庫存爆倉,資金周轉變慢,陳水榮承受著雙重壓力。他咬著牙說:虧就虧吧,早點把貨發出去,好歹能減少些資金壓力。
不單是美洲航線,疫情之下幾乎所有國際航線的費用都在飛漲。長興勝越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臧善良告訴記者,開往他主要市場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等地的航船,運費也都漲了四五倍。例如,到巴基斯坦的運費已經從疫情前的每個集裝箱550美元漲到了3800美元。
幸運的是,之前一直做CIF訂單的臧善良,從去年3月開始就將所有新增訂單改成了FOB模式。“因為我們的市場相對細分,加上產品也比較有競爭力,國際客商不得不承擔所有物流費用。”在他看來,疫情之下物流費用上漲是一種市場行為,無可厚非。“當然,海運企業怕也趁著這個機會賺得盆滿缽滿了。”
然而,海運企業在這一波行情中的盈利率,依然超出了臧善良的預料。根據十大國際航運公司之一“長榮海運”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長榮海運”第三季度稅后純利高達81.85億臺幣,同比增長超過59倍,一季就賺贏過去三年獲利的總和。
搶空箱還得靠“黃牛”
1月26日,浙江寰豐紡織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潘旗花了1500元,“搶”到了一個“黃牛柜”。不單單是潘旗,不少外貿企業負責人都在采訪中表示,或多或少訂過一些“黃牛柜”。
什么是“黃牛柜”?潘旗解釋道,就是通過貨代公司,在正常渠道之外,額外加錢才能拿到的空集裝箱指標。
“現在不僅國際物流貴,更麻煩的是因為空集裝箱稀缺,外貿企業有貨發不出去。”他說,有時因為交貨期臨近,企業為了避免違約,只能在運費之外額外加錢,找“關系”訂集裝箱。據了解,一般“黃牛柜”的額外費用在1000至2000元。
“因集裝箱一箱難求,企業承擔的額外費用遠不止這一點。”潘旗說,現在他們需要提前幾天“預提”集裝箱、占住艙位,避免因臨時訂不到集裝箱而錯過原航次,這在過去是很少見得。也因此,企業又多了兩三千元的額外成本。
集裝箱稀缺,已嚴重影響企業出貨。究其原因,關鍵就在于集裝箱緊張。
為何集裝箱如此稀缺?一位國際物流企業負責人分析,海外疫情持續蔓延,歐美等地港口的作業效率下降,大量集裝箱或閑置在國外港口,或在國外港口排隊等待卸貨。
與此同時,國內外貿訂單持續增長,對集裝箱需求又明顯增多。一增一減之間,導致國內出去的集裝箱柜和回來的數量嚴重失衡。
海運不暢,也導致空運和中歐班列的價格上漲,以及艙位的稀缺。厲力眾告訴涌金君:“原來,中歐班列一個標準集裝箱的價格是五六千美元,到11月底已經漲到一萬美元以上。”
應對種種物流難題,各有關部門已經著手行動。
1月8日,寧波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做好當前跨境物流缺艙缺箱問題應對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增加航線運力、保障空箱供給、穩定運價箱價等十方面舉措。根據這份《意見》,寧波將鼓勵、引導船公司定向增加寧波口岸航線、運力供給,做好空箱回流工作。
目前,杭州海關也在進一步優化空箱通關流程,運用信息化系統提前開展數據分析,統一實施智能管控,實現抵港空箱驗放手續一次完成,免除企業二次吊箱手續,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空箱流轉效率。
浙江省經信廳已緊急下發《關于做好支持集裝箱制造企業擴產能有關工作的通知》。針對集裝箱制造企業階段性擴產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全程服務、精準服務、聯動服務,幫助它們迅速擴產能。
除了加速空箱回流等舉措,不少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規范海運市場同樣是關鍵。“國際航運價格上漲,固然主要是市場供需變化所致,但其中也有部分人為炒作的因素。”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有關部門應該規范行業管理和收費標準,增加運費和訂集裝箱費用的透明度,打擊亂收費哄抬運費的行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