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膠短纖:階段性企穩,但筑底階段仍未結束
2月份以來粘膠短纖價格的持續上漲,一度帶領著產業鏈進入了一個價格高峰,進入3月份,作為競品的滌綸短纖和棉花快速調整收斂漲幅,而粘膠短纖因依舊持有一定訂單保持相對穩健的價格,慢慢的棉粘價差縮窄,粘滌價差擴大,各類紗線的加工費還是出現了分化……
鏈條價格優勢壓縮,3-4月粘膠短纖市場產銷率明顯放緩,市場有價無市,而下游各紡紗以及織造環節均持有力度不同的原料訂單,此時的市場也進入了一個無序競爭的狀態,此番局面持續了整整2月,直至到4月末5月份,各環節所持的原料訂單基本都適度消化,在陸續剛需備貨節奏中,原料成本也在逐步趨同,紗價價格也逐步趨近,思維趨同性比例增加,而業者的預期此時需要粘膠短纖工廠出臺新價以此坐實。
在這次針對下游剛需的摸底與調查下,粘膠短纖中端價格選擇了13800元/噸承兌附近出貨,高端粘膠短纖在14200承兌元/噸承兌附近出貨,此價在粘膠短纖完全成本附近,而下游在這個價格中亦是小心翼翼的完成了部分剛需的采購,剛需的成交換來了大概保證月底之前粘膠短纖行業實物庫存增速放緩,伴隨著此波剛需訂單交付完畢,后續粘膠短纖很可能再度進入到與下游相互磨合新價的過程,因此說此次價格難言真正筑底,筑底信號形成前很可能需要來自于適當的價格疊合需求的提升。
需求來看,人棉紗即便按照目前14000元/噸承兌的原料來算,不少品種加工費依舊偏低,例如當前環錠紡當中R45S銷售價已降至18500元/噸附近甚至更低,僅有的4500元/噸工費使得工廠虧損明顯;渦流紡選擇在粘膠短纖這難得的階段性企穩背景下促銷換量,其中R30(渦流)讓至17000元/噸;R30S(氣流)現匯16000-16500元/噸的區間下,若沒有提前囤積低價原料下,工廠恐怕也是虧損明顯……
坯布方面,R45S*R45S 100*76 63"帶票市場價3.7元/米,但部分商談也已降至3.6-3.65元/米,這類工費偏低及虧損的品種,若在粘膠短纖此波暫穩局面下出現了出貨好轉甚至價格反彈,或許能帶來接下來對粘膠短纖訂單的跟進,但若紗、布超跌品種依舊超跌而無法扭轉的話,粘膠短纖持續性訂單恐顯不足而出現上段所說的再度磨合新價換量可能。
但到目前為止,紗、 布訂單并未出現明顯的訂單好轉跡象,紡織行業依托于出口的背景下,當下卻面臨著國際集裝箱緊張、運價上漲、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分別作為人棉紗第一大、第二大出口國的印度和巴西,在國際新增確診人數亦占據前二位置,占人棉紗出口第五位的巴基斯坦目前實施全國全面封鎖,人棉布第二大出口國緬甸政局依舊動蕩……諸多的不確定因素牽制著市場的采購熱情,粘膠短纖階段性企穩后的需求反饋仍或一般,因此筑底過程尚未結束,建議業者謹慎對待。
粘膠短纖在鏈條內的價格地位:粘膠短纖全國生產企業數目總計就13家(多生產廠但歸屬同一集團算為1家),有影響力的企業數目也就5家,而粘膠短纖下游紡紗企業數目龐大;再來看粘膠短纖主要上游便是溶解漿,溶解漿最大比例的下游群體便是粘膠短纖,很多時候漿價走勢甚至看粘膠動向,而紡紗及織造環節也更多直接關注粘膠短纖而非粘膠成本,一方面粘膠用漿進口為主,下游難以及時了解漿價趨勢動向,另一方面粘膠原料除了液堿、硫酸之類還牽扯眾多,作為粘膠下游的紡紗織造群體很少能糾纏清楚。其次粘膠短纖規格相對簡單,而到了紡紗織造方面牽扯到的型號眾多而缺乏有代表該類產品價格走向的具體規格,因此可以說,粘膠短纖是貫穿整個產業鏈的價格風向標和靈魂。粘膠短纖既然擔當了產業鏈的靈魂,很多時候不光是單純的價格漲與跌的表現,甚至還承擔著整個鏈條興衰的一份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