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美國農業政策對棉花的影響

美國主要通過立法和制定相關政策來促進農業的發展。自1977年《糧食與農業法案》全面實施后,美國每隔5年便會根據國內外形勢修訂和完善農業補貼政策。、
2002年,巴西將美國棉花補貼問題上訴至世界貿易組織,直至2014年兩國簽署諒解備忘錄,爭端才最終結束。這一事件也導致了美國《2014年農業法案》較上一個版本產生了較大的改變,由黃箱政策轉向綠箱政策。
根據WTO《農產品協定》的內容,綠箱政策是指政府通過服務計劃,提供沒有或僅有最微小的貿易扭曲作用的農業支持補貼;而黃箱政策通常會對生產和貿易產生扭曲作用。2018年出臺的法案基本延續2014年的法案且將于2023年到期。
美國農業法案中與棉花相關的支持政策主要分為商品計劃和風險保障計劃兩大類,其中風險保障計劃又分為政策性保險和災害援助。自2014年農業法案大幅調整后,商品計劃目前以市場營銷援助貸款為主,該計劃主要以確保棉花種植者在市場價格較低時可獲得基本收入為目的,穩定國內的棉花生產。
政策性保險主要以單產和收入為標的,當棉花單產和收入沒有達到預期時可以獲得一定賠付保障。災害援助主要指當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對棉花種植者造成利益損失時,政府將對其提供保險保障。當前美國構建起了以保險為主、價格和收入支持計劃為輔的棉花支持政策體系。
美國經歷了從棉紗出口大國到棉花出口大國的變化。當前美國作為棉花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全球棉花市場上依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棉花產業具有機械化程度高、品種優良、規范化程度高和服務技術支持全面等特點。
當前美國處于播種面積較為穩定,單位產量持續提升,國內消費比重較小,出口量不斷提升的格局當中。根據美國農業部對2022/23年度棉花供需情況的預測,美國棉花的產量為359.24萬噸;消費量為54.43萬噸;進口量為0.22萬噸;出口量為315.69萬噸;期末庫存和庫消比下降到63.14萬噸和17%。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