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棉花產業鏈的價格呈需求疲軟現象
隨著7月份需求淡季的深入,棉花產業鏈呈現出內外共振、產業鏈共振式下跌走勢。主要原因在于棉花庫存總量充足,供應壓力較大,下游棉紡行業景氣度季節性回落,導致棉花需求量下降。短期內供大于求的格局難以改變,淡季棉花產業鏈仍面臨下行壓力。
淡季棉花產業鏈價格共振下跌
自進入消費淡季以來,棉花產業鏈的價格呈現出共振下跌的趨勢。據卓創資訊的調研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16日,全國普梳高配32支純棉紗的平均價格為每噸22000元,較4月底下降了1000元,降幅4.35%;國內3128B級皮棉的平均價格為每噸15546元,較4月底下降了659元,降幅為4.06%;鄭棉主力收盤價為每噸14705元,較4月底下降了950元,降幅6.07%。卓創資訊分析,市場供大于求是導致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供應方面,棉花商業庫存去庫節奏緩慢,同時進口棉大量補充,使得棉花的供應變得寬松。需求方面,隨著消費淡季的到來,棉紗訂單下降,棉紗庫存累積、加工虧損,棉紡企業降負荷運轉,棉花的消費量也隨之下降。短期內,棉花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因此棉價仍面臨下跌的壓力。
進口棉增加,棉花商業庫存充足
雖然7月本年度棉花加工全面結束,棉花市場仍處于去庫存階段,但進口棉數量持續偏高,棉花商業庫存下降緩慢,市場供應充足。據卓創資訊調研,截至7月11日進口棉累計庫存為68.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9.1萬噸,增幅134.36%。需求不及去年同期,本年度棉花商業庫存去庫節奏偏緩,國內市場供應壓力較大。據卓創資訊監測,6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為389.90萬噸,環比上月底下降9.63%,同比增加47.67%,近5年來處于次高位。因此,棉花供應寬松,對價格形成利空驅動。
淡季深入,棉花需求疲軟
隨著傳統需求淡季的深入,7月以來企業訂單減少,中小紡企限產輪休、壓減產能的情況增加,市場信心進一步走弱。目前內地中大型紡企開機率維持在6-7成,小企業停產放假較多。下游印染行業也反饋開機率明顯下滑,企業有限產和錯峰生產等情況。7月份是傳統消費淡季,市場預期一致看空,棉紗供需關系將繼續寬松,供大于求壓力下,棉紡企業開工負荷或將被動下降,棉花消費量同步跟跌,棉花、棉紗價格或將再度共振回落。按照季節性規律來看,棉紡織服裝“金九銀十”的備貨期將在8月啟動,預計隨著棉花、棉紗價格跌至低位,庫存偏低的下游企業和貿易企業或將逢低備貨,密切關注下游和貿易商的備貨動向。
需求端有望筑底抬升
7-8月份市場進入傳統消費淡季,棉紡企業開工負荷下降,棉花消費量下滑;8月下旬至9月份將逐步迎來“金九銀十”傳統旺季,訂單量逐步增加,利多棉花價格。下半年棉花需求將從傳統消費淡季逐步進入消費旺季,產業鏈景氣度將先降后升,對于價格的影響作用將從利空逐步轉為利好。主要邏輯是下游需求逐步轉淡、紗布庫存高位、生產虧損→紗廠開機負荷降低→棉花需求逐步減少→棉花去庫速度減慢→利空棉花價格;9月份前后下游需求逐步好轉、紗布進入去庫周期、生產盈利→紗廠開機負荷提高→棉花需求逐步增加→棉花去庫速度加快→利多棉花價格。
下半年棉價仍有季節性上漲機會
根據基本面情景推演,雖然國內棉花市場正在經歷去庫存階段,供應壓力逐漸緩解,但7月份是棉紡織市場的傳統需求淡季,預計下游紗布庫存將上升,從而限制棉花消費。因此,預計7月份棉花價格可能小幅下降,8-9月份棉花價格會有所回升。隨著本年度商業庫存的逐步去化,供應端壓力將進一步減輕。此外,“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即將到來,市場可能提前出現利多預期,這將推動棉價小幅上漲。10月份是新季籽棉采收的關鍵時期,今年搶收籽棉的可能性較小。然而,在軋花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籽棉成本可能會在收購尾期上升,從而促使棉價上漲。最后,12月份國內新季皮棉正式上市,供應端庫存增加將對棉價產生壓力,可能導致其下跌。綜上所述,盡管下半年棉花市場面臨一些挑戰,但價格仍有季節性上漲預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