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酒店廢舊紡織品資源循環產業化試點啟動
為落實“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發揮行業引領與擔當,引領綠色生活方式,探索建立可長期應用的循環模式機制,實施減量化、資源化目標,2022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與錦江酒店(中國區))共同發起“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利用倡議”,啟動舊衣零拋棄——城市酒店布草資源化利用專項行動。兩年多來,兩期項目不僅完成廢舊布草的循環再造研究路徑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可行性分析,建立覆蓋跨產業多方的鏈路閉環,還形成酒店廢舊紡織品資源化利用“從搖籃到搖籃”的基礎性研究,并發布《酒店廢舊布草回收與資源化利用研究》報告,通過項目核算證明此循環模式在技術上具備產業化可行性,在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表現也非常優異。
截至2023年12月,兩期項目共計回收酒店廢舊布草4619.3kg,依據定向回收、分質利用的原則,將回收布草按照材質分類后,分別進行了物理法和化學法的循環再利用,通過對項目各環境流程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對循環鏈路進行了環境效益評價,項目總體節能215000 MJ,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200kgC02當量,減少光化學臭氧影響11.3kg C2H4當量,減少酸化影響490kgSO2當量,減少富營養化影響177kgPO43-當量,為進一步開展產業化中試提供了理論支撐。
為加快推動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循環的產業化、規模化和市場化,匯聚更多創新力量,共“碳”多元共贏新模式,7月16日,以“循環驅動 共塑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循環利用創新與實踐論壇”在上海舉辦。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華珊,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毛嘯,錦江酒店(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王偉,錦江酒店(中國區)品牌發展中心高級副總裁張中皓,四川合瑞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浩宇,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謝躍亭共同啟動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循環利用規模化推廣項目。
本次活動由錦江酒店(中國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主辦,并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安徽天助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合瑞佳實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周維致辭時表示,錦江酒店(中國區)在錦江酒店ESG戰略指引下,始終將“循環經濟”作為企業ESG發展的重、亮點工作,明確可持續發展三大支柱,即綠色領域、人本關懷和責任治理。錦江酒店(中國區)希望通過參與酒店廢舊布草再循環利用項目,帶動更多資源高效利用,為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她指出,兩年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推動下,錦江酒店(中國區)不僅建立了涵蓋回收、再生、兌換和報告的標準化廢舊布草循環再生“4R模塊”,更在廢棄物循環利用上做到運營閉環,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環境效益共贏。2023年,錦江酒店旗下三個酒店品牌的八家試點門店,累計回收約3.13噸布草,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23000kgCO2當量,項目回報率達到15%,這為錦江酒店今后持續開展可循環經濟發展樹立了信心。她呼吁產業鏈相關利益方繼續加強合作,與“碳”同行,彼此成就,共建可持續循環經濟,“共赴錦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華珊致辭時指出,中國紡聯環資委與錦江酒店從共同發起“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利用倡議”,到完成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利用基礎性研究和產業試點歷時兩年多的時間,通過產業試點對廢舊布草的循環路徑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環境效益進行了綜合分析和可行性論證。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千噸級中試階段,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新路徑,未來在錦江酒店以及其他酒店的示范引領下,必將帶動更大產量和規模,因此擴大技術的應用面勢在必行,未來可期。她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能進一步拓展回收渠道,完善循環技術,加大綠色產品設計,引領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將廢舊布草的循環利用項目推向市場化應用層面,為紡織行業的綠色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公共政策學者、國家發展改革委楊尚寶就有關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政策進行了解讀。他指出,當前,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就是高質量發展,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重要內容就是綠色發展。推動行業綠色發展,必須要加快生產方式的全面綠色轉型,加大資源的全面節約,加強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注重生態多樣性、持續性和穩定性的發展,以及穩步推進“雙碳”工作。
為了更好地推動酒店行業高質量發展,他提出,酒店不只有布草,還有能源、水資源、生活垃圾、廢舊塑料等方面,應以錦江酒店“廢舊布草循環再生4R模塊”為抓手,在全行業推廣全面節約資源和資源高效利用同時,加快酒店行業有關資源節約等標準方面的研究和制定。此外,他還建議要結合自己特點和實際,建立屬于企業的中國式ESG模式,與國際接軌,真正實現企業綠色發展。
錦江酒店(中國區)品牌發展中心品牌戰略部總經理陳開就錦江酒店(中國區)布草回收前期項目階段性成果進行了回顧匯報。他表示,通過酒店廢舊布草回收與資源化利用項目,錦江酒店不僅實現了從賣廢品到革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更從可行性驗證試點建立起產業鏈路閉環,并計劃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實現規模化推廣,達到經濟價值和ESG價值共贏。根據前期試點,酒店參與廢舊布草循環再制項目可獲得直接收益ROI達15%。他介紹,通過與企業物理法和化學法技術合作,錦江酒店的廢舊布草再制產品不僅有潛力成為品牌標準物資,還衍生了更多高價值綠色產品,為酒店的綠色發展“碳”出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根據錦江酒店(中國區)最新統計,旗下酒店客房量超150萬間,按照經濟型酒店布草標準配置3套(每套按照巾類2.3kg/間房,床品2.7kg/間房),兩年半淘汰周期計算,每年約有4360.8噸巾類和5119.2噸床品被淘汰,共計9480噸。如對這些布草進行回收,可減排溫室氣體976.44噸CO2當量;如將布草回收后再制成再生滌棉紗線和Recycle綠纖,可減排溫室氣體46398.3噸CO2當量。因此,實現廢舊布草的高效循環利用,不僅可以助益酒店的減廢增收,更能憑借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逐步暢通的循環鏈路及規模化的推進潛能,為社會創造可觀的經濟及環境效益,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主任王琳結合《酒店廢舊布草回收與資源化利用研究》報告,詳細就酒店布草循環再利用的現狀、模式、路徑、環境效益和經濟可行性等進行了介紹。她表示,“零”廢棄既是目標,也是行動計劃需要全行業、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紡織行業堅持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廢舊資源循環利用的原則。自2014年啟動“舊衣零拋棄”專項行動以來,相繼在品牌、樓宇、城市、羽絨、牛仔服裝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和行業試點。其中,與錦江酒店共同啟動的酒店布草循環項目,不僅建立了清晰、有序的廢舊紡織品回收、分揀和再利用流程,開發出了高附加值循環利用產品,重塑再生產品價值鏈,更增強了消費者的綠色環保意識,引領了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為加快推進酒店布草資源高值化利用,她建議要加快建立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市場化機制,推動廢紡資源綜合利用服務平臺建設,加強酒店布草資源循環標準體系建設,鼓勵開展紡織產業鏈資源循環利用應用創新。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上海區域項目主任任文偉以《為了生生不息的地球——淺談國際循環經濟發展趨勢》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當前,循環經濟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共識,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利用創新打破舊的制度范式的鎖定,推動綠色轉型,從而實現從自然保護到可持續發展。他指出,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是要延長資源使用時間,更要從末端治理延伸到全程減量,企業應加大ESG信息披露。他高度評價了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模式創新和研究成果,認為此項目模式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引領性,建議在全球推介相關創新模式及成果。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全國碳排放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紡織行業代表程晧結合當前國家經濟政策,就酒店行業低碳創新發展實踐進行了分析。他指出,“雙碳”背景下,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就是要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根據調研統計,目前酒店廢棄物中按類別紡織品占比超過80%,可收回市場潛力巨大。錦江酒店通過落實廢舊布草循環再生“4R模塊”,大幅降低了企業能耗,提高了碳減排量。對此,他建議酒店行業開展綠色設計,使用綠色材料;加大綠色采購,推進綠色認證;規范回收再利用;共建供應鏈標準;鼓勵綠色洗滌,延長產品使用;強化典型引領,持續宣傳引導。
四川合瑞佳實業有限公司CEO余美慧介紹了廢舊布草循環微信小程序平臺的開發應情況。她表示,該平臺由合瑞佳負責主體運營,獲得了工信五所的技術支持,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專業指導下,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解決了布草回收難、批量小等限制布草資源循環利用堵點問題,今后平臺將不斷完善服務,擴大服務范圍,攜手更多品牌酒店,節能降碳。她表示,隨著“循環部落”小程序使用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成為助力行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服務平臺。
會上,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技術總監金穎、SGS華東區總經理牟奇志作為項目啟動見證人,對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規模化推廣表示肯定和支持。他們期望今后借力平臺優勢,攜手多方資源,共同推動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風生水起逐浪高,眾志成城繪錦繡。此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必將加速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循環利用規模化發展,形成惠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新質生產力,共同助力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