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長絲織造行業產品創2024年新年會舉辦
為深入挖潛長絲織造產業新質生產力,持續提升產品創新能力,以產品創新帶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推動全產業鏈融合創新、高質量發展,7月4日,以“謀新重質 向新而行”為主題的2024年全國長絲織造行業產品創新年會在浙江省長興縣舉辦。
本次會議由中國長絲織造協會主辦,長興縣夾浦鎮人民政府、長興縣經濟和信息化局承辦,長興縣紡織行業協會協辦,得到了蘇州金楠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向興(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會議由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副會長張呈、副秘書長呂思晨主持。
凝聚高質量發展共識,提升產業韌性
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升級,我國化纖長絲織物的強大生產能力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在國際市場也具有顯著的競爭力,這種進步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種類多樣化以及對全球市場趨勢的引領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在致辭中肯定了長絲織造行業的發展成績,近年來,長絲織造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著,綠色發展理念走深走實,發展內生動力不斷積聚,正在穩步發展壯大。
談及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端小平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行業要重視科技創新,面向重大需求加強關鍵技術突破,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企業為主導提高成果轉化水平;二是當前全球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紡織企業要在加大內循環的同時,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深化國際經貿關系,從而不斷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三是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促進發展和諧永續,開發利用環保材料,加快綠色新產品開發步伐,推廣行業節能減排技術,實現生產過程集約化、清潔化和智能化;四是紡織企業要瞄準細分市場需求,搶抓進口替代機遇,研發紡機產品、高性能纖維,投資儲能和綠電項目,不斷延伸產品應用范圍,向國防軍工、汽車工業和大家居等延展。
端小平表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紡織企業要堅定發展信心。從中國紡織工業發展趨勢來看,長絲織造仍將是規模化優勢的基礎支撐,是全球化優勢的重要組成,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將大有作為。
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華珊從紡織行業運行特點、國際國內市場環境、行業發展的關注點三個維度分析了“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及發展趨勢”。她指出,當前行業發展基本面穩、創新能力強、全球化水平高,具有很強的抗風險韌性,國內外市場平穩恢復,產銷形勢回升向好,發展預期有所改善,但向好基礎仍待鞏固。今年以來,紡織行業生產形勢穩中有升,企業效益水平持續改善,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均實現恢復性增長。
華珊表示,面對國內外市場環境,我國紡織服裝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在國內市場方面,龐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及持續升級的市場需求,將繼續支撐行業發展;多層次的消費需求需要多樣化的產品供給;新消費趨勢和消費特點需要供給側精準匹配;我國紡織纖維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在國際市場方面,全球經濟將在高通脹和頻繁動蕩的情況下低速復蘇,全球纖維消費增速也將持續放緩;國際紡織品服裝出口競爭格局不斷調整;歐美近地化、友岸化采購傾向日漸明顯。
談及當前行業發展重點,華珊強調,行業要以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七項行動為指南,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其中,紡織新質生產力是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應重點培育科技新質生產力、文化新質生產力和綠色新質生產力。此外,行業創新還需要關注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紡織產業作為長興最大的民生產業,經歷40余年不斷轉型發展,已形成從化纖生產、織造、印染后整理到終端產品生產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是全國家紡面料、服裝輔料、非織造布的重要供應地,是全國主要長絲織造產業集群之一。浙江省長興縣委常委、副縣長金永良表示,長興縣委、縣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先后榮獲“中國長絲織造名城”“中國襯布名城”“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稱號。目前,全縣紡織產業全面實現了集聚入園和設備更新改造,創新產品和終端產品占比有了很大提升。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長興紡織企業加快產品創新,積極開拓市場,努力打響長興品牌。
夾浦的家紡面料全國知名,是長興縣優秀紡織產業集群的代表。長興縣夾浦鎮黨委書記彭長永介紹了夾浦鎮紡織產業發展情況。彭長永表示,在頭部企業的帶領下,夾浦鎮企業正在積極實施技改轉型和創新研發,以求在行業競爭中領跑搶先,逐漸形成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夾浦鎮紡織相關產業產值達200億元,其中家紡面料產能占全國近三分之一。未來,夾浦將圍繞高端家用紡織品面料細分行業創新發展,每年新增億元以上紡織項目5個以上。
此外,長興縣洪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莊忠杰介紹了洪橋鎮紡織產業發展情況。他指出,依靠“轉型、創新、團結”三個發力點,洪橋在提花類紡織產品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地響亮的名牌。未來將不斷深入“三個發力點”,持續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延展創新思路,激發創新動力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發表主題報告。他指出,今年以來行業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前4月,化纖織造行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均實現兩位數的較快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1%,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12.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加25.9%,增速較上年同期大幅回升69個百分點。
王加毅表示,行業運行之所以能夠取得“回升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是因為近年來長絲織物的功能性、差異化不斷突破,產品質量持續提升,為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高性能、高環保性的優質供給,深受消費者喜愛。上下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深度融合,協同創新創造了更多可能。從宏觀經濟環境來看,國貨潮品、運動健康、綠色生態等新興消費熱點的延伸,為長絲織物的應用拓展提供了更多空間。
展望全年,行業有望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但總體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對此,王加毅建議,企業要向“新”提“質”,繼續深入產品研發,包括要繼續堅持交織物的開發,做好非氨綸彈力織物開發,推進新型功能類面料的開發和迭代,深入材料源頭,增加開發新動能。
化纖長絲織物的產品創新高度依賴于原料、織造、印染后整理、服裝設計與加工以及銷售與服務等各環節的優勢整合與協同合作。單一企業受資金和能力限制,難以以一己之力布局全產業鏈。為此,王加毅提出,行業要建立全鏈條的產業聯盟,實現上下游協同創新,長絲織造企業要作為“鏈主”,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助力產品研發,并嘗試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產業聯盟。
王加毅還表示,長絲織造企業要探索新模式,積極向服務型制造轉型。通過創新優化生產組織形式、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不斷增加服務要素在投入和產出中的比重,從以加工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有利于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
針對新興產業集群,王加毅特別強調,要持續緊抓產品創新,要對引進企業加強產品考核,對已入駐企業要加強培育和引導,逐步提升集群產業管理者專業素養。
王加毅介紹,協會每年都會圍繞產品創新開展多項工作,為企業搭建交流、分享、展示平臺。他希望,相關企業都能積極參加協會活動,激發創新動力,從產業高度、全球視野思考企業發展的未來。
找準創新方向,引領行業發展
教育部高性能纖維及制品重點實驗室主任、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王華平作“紡織新材料產業發展與展望”的報告,介紹了中國紡織纖維發展、中國制造業穩定發展、纖維材料制造業發展轉型、纖維材料制造業發展趨勢、纖維新材料發展需求、環保瓶頸到低碳壁壘、生態安全到應用瓶頸等產業發展背景。王華平表示,目前紡織新材料產業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一是高性能纖維進入技術與產業、應用與市場協同發展階段;二是通用纖維發展產能承壓加劇、市場波動加大;三是生物基合成纖維技術迭代加快,受到資本與品牌關注;四是循環再利用纖維發展進入專業化分化期;五是前沿纖維產業孵化進程加快;六是功能纖維平穩發展,進入突破瓶頸期;七是應用發展切入新賽道;八是軍民兩用不可或缺中創新發展。
“大纖維+”關系到纖維與人類、纖維與生態環境、纖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王華平表示,建議企業關注三方面,一是定制化產品,滿足應用與消費者多元化需求;二是踐行低碳、綠色、環保理念;三是支撐先進制造,拓展新領域。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高級研究員沈婉瑜對2025中國家紡流行趨勢進行了預測。據介紹,本季主題為探&尋,意為共同“探”生態之道,“尋”內心聲音。在總主題下,又衍生了智·愈、綠·動、中·合三個系列。其中,智·愈系列展現出真實與虛擬交織的雙重特性。設計在產品功能性、價值屬性與美學之間尋求平衡;綠·動系列的重點是環保可再生材料、循環利用技術、舊物再造設計,體現了親近自然的需求和為環保助力的雙重期待;中·合系列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新設計交融,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需求結合,在保持傳統韻味的基礎上,展現出風格融匯的創意與活力。
“國風”會不會持久?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賀陽給出了答案:會!在題為“古韻新潮,國風綻放——國風面料的古今敘事”的報告中,賀陽表示,國風代表的是國家形象,現階段大眾對國風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一波國風的浪潮的興起,展現的是新一代年輕人記憶深處傳統文化基因的覺醒,是國人文化自信的具體表現。目前,中國紋樣提取、再設計的主要來源途徑包括博物館展覽、網站,圖書、畫冊、古玩交易等實物、圖像、文獻等資料,這就要求設計師和研究者更深入地研究傳統和民族的服飾文化,探索歷史淵源和未來走向,設計出更好的產品,讓國風在發展變化中以新的面貌被理解和接受。
江南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國家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付少海作題為“聚酯纖維新型印染技術的現狀和趨勢”的分享。付少海結合大量應用案例,詳細介紹了滌綸織物免水洗熱熔染色關鍵技術、滌綸織物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技術、耐堿性分散染料短流程滌綸織物染色技術等生態著色技術。他指出,隨著紡織應用空間的不斷拓展,今后新型紡織產業將朝著“紡織+學科”的方向呈多元化發展,更加功能化、智能化、舒適化、綠色化。因此,聚酯著色應加強聚酯纖維原液著色技術、零廢水排放染色技術,短流程染色技術、數字噴墨印花技術的應用與推廣。
全國紡織品標委會化纖長絲織物分會秘書長伍冬平進行了化纖織物產品標準宣貫,介紹了化纖長絲織物標準化基本情況、標準制修訂要求、標準化工作效益、長絲織造標準化四個方面。
他表示,標委會未來將持續深入功能性產品的研究與應用,積極參與基礎標準的制定,呼吁企業積極參與進來,圍繞“雙碳”目標,探索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新路徑,爭取為支撐長絲織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東麗酒伊織染(南通)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副本部長吉安明作題為“注重產品創新,保持企業競爭活力”的報告,介紹了化學創新企業的理念、經營方針和產品方針。重點分享了TSD的產品創新體系。一是與戰略合作企業的全方位合作共建,相互派員駐海外據點開展產品研發創新等工作;二是為客人提供有價值的產品的研發體系,或重新企劃的PDCA循環體系;三是倡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堅持做公司擅長的事情;四是堅持全流程的管理體系;五是塑造不斷變革的體系,以適應變革的需要;六是不斷提高新品率,以提升新產品的定價權,實現公司高質發展等。最后,他表示新材料的創新是其公司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希望各企業能夠深刻理解該問題的重要性,逐步實現自我從零到一的過程。
在“‘節’盡所能,小處入手,全力更新老舊設備——工業領域降本增效降碳發展新契機”的主題報告中,諾力集團指導員鄭永梅結合案例應用,重點介紹了諾力集團叉車油換電、機器換人、智能立庫、整體解決方案的四個方面的產品與服務。他表示,雙碳背景下,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是提升企業降本增效、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為助力行業低碳發展,諾力集團的叉車油換電更能降低成本和能耗;AGV物流機器人具有高效運行、大幅降本、提升安全等特點;智能立庫能降低土地、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整體解決方案,可為客戶提供全領域產品、一體化設計和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