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球鞋還能在哪些方面繼續進化?
本周關注的焦點非巴黎男裝周莫屬,這不僅是一場全球頂級的男裝盛宴,如今也發展成球鞋世界的「斗艷場」,包括 AMBUSH x Converse、Heron Preston x Nike、OAMC x adidas Originals、UNDERCOVER x Nike、COMME des GAR?ONS HOMME Plus x Jordan Brand、P.A.M x Converse、Off-White? x BAPESTA、Junya Watanabe MAN x New Balance、CLOT x Nike、Sacai x Nike,以及 Vetements x Reebok 在內的重磅聯名鞋款讓人應接不暇,而全球第一雙「自動系帶」籃球鞋的誕生,更是投下一枚重磅「炸彈」,引發全球鞋迷甚至科技迷的翹首以盼。
在解決「自動系帶」的難題后,未來球鞋還能在哪些方面繼續進化?
當 Marty McFly 將腳伸進那雙充滿科幻色彩的 Nike MAG 開始,能夠擁有一雙可以「自動系帶」的運動鞋,便成為了無數鞋迷夢寐以求的事情,直到 30 年后的今天,這一夢想才終于在 Nike Adapt BB 上得以完美實現。雖然 2016 年誕生的 Nike HyperAdapt 1.0 讓大家觸及到夢想的邊緣,但高昂的發售價和使用場景上的限制,還是讓大部分人望而卻步,而今年登場的 Adapt BB 之所以能引發轟動,不僅因為它的售價只有 HyperAdapt 的一半,并增加了酷炫的無線充電、燈光設定和手機操控等功能,更因為它是一雙能夠適應高強度運動的實戰籃球鞋。這一次,自動系帶鞋款終于不再只是一個充滿噱頭的「花瓶」。
Nike Adapt BB 的發布讓不少鞋迷高呼「球鞋設計的未來已經到來」,但 adidas 卻迅速通過社交媒體向大家潑了一盆冷水,該貼文以「NO CHARGES. NO BUTTONS. NO PHONES. NO LACES.」的字樣,嘲諷了「死對頭」這項引以為豪的全新設計。雖然此舉只是 adidas 宣傳自家無鞋帶籃球鞋 N3XT L3V3L 的一種手段,但它確實點出了 Adapt BB 仍然存在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那么在解決系鞋帶的問題之后,一雙能夠真正代表「未來」的運動鞋還需在哪些方面繼續進化呢?
根據用戶習慣自動調整鞋底的「智能避震」系統
在 Adapt BB 發布之后,最大的質疑出現在了鞋底所采用的 Cushlon 緩震泡棉上,畢竟在這樣一款標榜旗艦的作品身上,無論是 React 還是 Zoom 科技都是更為合理的存在。然而對于我們正在討論的「未來」而言,這些都還遠遠不夠,試想一下,如果鞋底能夠根據運動場景的變化而自動切換軟硬程度和減震模式,將會是多么震撼的一件事情。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其實 adidas 早在 2005 年便圍繞這一理念進行了前期的探索和嘗試。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當年 adidas 推出了搭載「智能避震系統」的 adidas_1 籃球鞋和跑步鞋,類似于 SUV 上常見的「空氣懸掛」,置于鞋底的 CPU 微處理器會依據壓力水平的大小來判斷鞋的減震程度是否適宜,然后由馬達驅動的電纜系統調整出最適合雙腳的鞋底軟硬程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護用戶腳踝和膝蓋,讓雙腳享受到「量身定制」的穿著感受。雖然這雙鞋因為科技尚不成熟等諸多原因,在當時并未引起太多關注,但其背后所蘊藏的設計理念值得 Nike 思索,未來除了針對每個人的腳型來定制 3D 打印鞋底之外,將智能避震單元整合到 FitAdapt 驅動模塊中也絕非天方夜譚。
豐富「充電模式」以降低充電頻率
Adapt BB 的充電模式相較于 HyperAdapt 而言進行了簡化,用戶只需將鞋子放在特制充電板上即可充電,而滿電的續航時間為 10-14 天。即便如此,這對于「未來」而言依舊有很大提升空間,畢竟大多數人不會希望在長途旅行的時候多帶一塊充電板。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進一步加大電池容量并縮小充電器之外,或許可以在核心組件中加入動能轉化裝置,將用戶每次行走或跑跳的動能轉化為一部分電能;與此同時,研發如何將太陽能吸收器植入鞋面或鞋底之中,讓用戶在曬鞋子的同時也能為內置電池充電。
與腕表等「可穿戴設備」智能互聯
通過專屬手機 App 來調控鞋身松緊程度的創舉,值得稱贊,但盡快加入對于 Apple Watch 等智能腕表的支持也勢在必行。使用腕表控制鞋款不僅操作起來更為便捷,也進一步拓寬了「自動系帶」功能的應用場景,從發布會上獲得的消息來看,Nike 正在針對此項功能進行研發。「可穿戴設備」的概念盛行已久,而智能腕表更是成為很多用戶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通過鞋款與腕表的智能交互,相信可以更為準確的獲取用戶的運動數據,從而繼續在生命健康領域取得突破。
滿足個性化追求的「自定義」設計
除了鞋身的松緊程度外,Adapt BB 中底上的兩個圓形按鈕的燈光也可以進行變化,但在用戶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今天,僅僅只是改變燈光色彩似乎顯得有些「雞肋」。參考在 Louis Vuitton 最新發布會上震撼全場的那雙運動鞋,它在鞋面植入了一部分特殊的 Fiber-Optic 材質,因此可以自由變換色彩,而鞋舌上的圓框內甚至可以顯示動態影像!我們不妨大膽猜想,未來運動鞋可以將這種材質應用到鞋面、后跟,或者鞋底處,用戶可以通過手機 App 即可上傳自定義圖片或影像并呈現在鞋身上,從而真正實現「專屬定制」的效果。
每一項科技的創新,都需要經過奇思妙想的發酵、工程研發的沉淀,以及嚴苛殘酷的考驗,正如這雙 Adapt BB 也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測試之后才被拿出臺面,而包括 Jayson Tatum 和 Luka Doncic 在內的潛力新人,都已穿著它在 NBA 的競技場上打出不凡表現。如何能在創新和實用性之間取得平衡,是每一個品牌需要思考的事情,相信 Nike 和 adidas 等各大運動品牌都藏有尚不能向大家透露的「秘密武器」, 而未來的運動鞋設計還會帶來怎樣的震撼,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