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履品牌們積極轉型 頹勢局面扭轉了嗎?
相較于逐步沒落的“昔日鞋王”達芙妮,苦苦掙扎的星期六似乎稍微要好過一些。
日前,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星期六,證券代碼:002291)發布2018年度業績快報,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實現了增長。據財報數據顯示,星期六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個月內,營業收入實現了15.32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87%;利潤總額實現為2770.68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08.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1405.93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03.99%。
對于業績增長,星期六表示,公司圍繞“打造時尚IP生態圈”的戰略發展目標,積極推進轉型升級,經營業績取得一定改善,凈利潤較2017年實現扭虧為盈。公司對渠道結構進行調整,開設的品牌集合店“SATURDAYMODE”經營情況良好;北京時尚鋒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時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業績符合預期,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積極作用。
去年6月星期六在業績和局面持續惡化的環境下,轉向了新零售業務,也開始剝離鞋履業務,想在寒冬的市場環境下徒手一搏。至少在目前看到還取得一定的成效,起碼業績達到了增長的狀態,但結局走向如何就不得而知。
今年3月5日,星期六完成了對杭州遙望網絡股份有限公司88.57%股份的收購,交易價格為18億元,進一步向新零售、自媒體方向進攻。其實這不是星期六第一次向媒體發力,早在兩年前星期六就成立了“北京奧利凡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子公司,旨在將媒體資源整合進一步推進時尚IP孵化運營平臺的建設,構建時尚IP生態圈。但這么長時間的推進,星期六在這方面仍未能取得成效。
多變的消費市場中,星期六較早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并建設多元化道路,不斷弱化鞋業主業務。2018年7月17日,星期六與國內內衣巨頭匯潔股份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渠道、品牌、客戶資源等方面進行深度整合,進行多元化的合作。但此合作事項在今年2月14日晚間星期六發布公告而終止。
從業績看到,星期六目前的發展比達芙妮要好很多,星期六起碼實現了扭虧為盈,但達芙妮似乎在業績的泥潭里越陷越深。2018年達芙妮營業收入下降20.8%至41.27港元,股東應占虧損額9.94億港元,2018年凈關閉1016個銷售點。這是達芙妮出現虧損的第四年度。
被稱為“中國鞋王”的達芙妮在激烈的競爭下被擠下了神壇。這個靠外貿起家的鞋業企業在被市場拋棄后一直在尋找著重回輝煌的道路,但似乎有點難。達芙妮在2017年實行了大規模“搞頭換面”,從發布全新logo為“DAPHNE”,實體門店將原來的粉色改為以“黑、白、灰”為主色調,更適合現下消費者的審美標準。此外,達芙妮還拓展了產品類,增加了運動鞋、板鞋,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起步快反應慢的達芙妮似乎并沒在市場上贏的更大成效,從業績看到達芙妮從2015年出現虧損以來,到2018年累計虧損29.26億港元,市值縮水了超90%。
相比較另一個“大眾鞋王”百麗國際轉型效果要更顯著一些。
2017年7月27日下午,百麗國際告別了港交所進而實現了私有化,伴隨這個消息發布眾多人紛紛感慨“一代鞋王走向了落幕”,但現在人們不再有如此之感嘆了。在私有化的兩年里,百麗國際明顯感覺到了輕松狀態,但也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呈現出積極轉型的態勢。
百麗國際探索著數字化、智能化,專注于新消費與新零售的領域,向“+互聯網”方向轉型,將RFID芯片植入鞋內,用科技捕捉線下消費者的觀看、試穿的數據,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進而及時反饋設計修改。百麗國際通過數據化的使用把控著全產業鏈的生產與發展。
此外,在代理不少運動品牌的基礎下,百麗國際將分拆旗下運動業務并赴港進行IPO,看重當時下的運動市場前景,為銷售業績帶來較大的提升。
從百麗到達芙妮再到星期六,國產的鞋服品牌似乎都在瀕臨絕境中艱難存活著,也映射出鞋業的困境。即便港資鞋履品牌lesaunda萊爾斯丹也難以逃離業績下降的困境,而國內制鞋巨頭九興控股也做出了剝離鞋履業務的決定。
在新時代的消費市場,即使一度風光的鞋履品牌都無法扭轉業績頹勢,所以達芙妮的年輕化、百麗國際的數字化、星期六的新市場,都是尋求轉變的開始,以煥發新的發展模樣,重新打入市場。
如今消費者對消費都提出了更高與新的需求,也要求更潮流的趨勢。所以時尚年輕化、便捷化是一個無止境的,鞋履品牌們要不斷創新和深度挖掘消費者,回歸產品本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