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2018(秋季)】PICK 智能制造 腦洞大開
出門在外,希望回家立刻泡個熱水澡,通過智能軟件遠程遙控,家中的浴缸立即乖乖啟動,直接設定你所指令的水溫與水位;“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智能化當道,童話《白雪公主》中的場景也變為現實,鏡子不僅可以測試膚質,還能成為你的美妝顧問,對于“前衛”、“蘿莉”、“文藝”哪種風格才最適合你,給出靠譜的建議;這個時代,你會發現,吃飯也正在變得更有趣。還記得前不久風靡網絡的裸眼3D
法餐嗎?酷炫的動感餐桌,讓每位食客忍不住驚呼:“棒呆了!”
當我們擁抱智能制造的時候,我們在pick 什么?無論智能浴缸、智能鏡子,還是智能餐桌,美好的體驗都來自于生活品質的升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得以兌現。智能化席卷一切行業,紡織服裝也不例外,于大開腦洞之中推動著產業的數字化革命。
神奇的黑科技
“面料的材質,衣服的顏色,甚至領子、口袋的樣式,都可以自己選!”
最近,在“云翼智能”提供服務的私定店里,白領王先生定制了一件西裝,我的衣服我做主的個性體驗,讓其連連贊嘆“真高級!”報喜鳥旗下b2b 定制服務平臺“云翼智能”推出不到2 年時間,因以工業化的定制模式直擊定制生產的規模化痛點而備受關注。“從產品端把一件定制服裝拆分為模塊,將不同的模塊部件化,將每個部件個性化,進行自由組合,并通過智能化驅動之后的整個生產體系,做到單件不降低效率,定制不降低品質。”據該公司總經理周國良介紹,“傳統生產沒有信息流,是人和設備的融合,而智能制造是兩化融合。當下全球設備倡導的高端智能,是信息化與高端智能設備的融合,升級核心是信息化的程度,從前端到生產端,通過信息流指導員工如何制作。如今在云翼智能的平臺,信息化已能抵達每一個工位。”
通過上海市服裝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智能服裝定制平臺,90 后趙先生5 秒即完成了測體,半分鐘后,其版式數據已傳輸至后臺,通過數據比對,自動變版,圖紙傳輸至裁床計算機,2 小時后已神速智能制版成衣。該公司執行董事朱晉陸告訴記者,公司自2014 年初開始做智能測量,并研究測量數據的智能制版,將智能測量結果通過成衣提供給消費者。
全程實行數字化控制,人力上也大幅節省。傳統認知上,大流水與高產量劃等號,而今隨著供給側政策和市場的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小批量、多品種的個性化定制將大有需求。”朱晉陸表示,研究所通過可復制的小型模式,將大型流水線變為多個柔性的小流水,從而適應市場需要。
智能制造大熱的時代,東蒙集團通過信息流程智能化,已實現批量個性化定制。“作為一家服裝生產企業,東蒙既是裝備提供商,也是信息服務提供商。”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池慧杰表示,“在生產和智能制造過程中,以公司資源及設備為依托,對特種裝備不斷實驗改進,解決瓶頸工序落地問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進一步解決企業用工及成本問題,提升企業在行業的競爭力。”
快速、超高頻更新款式,永遠追隨潮流,是快時尚品牌女裝的特點。杭州詩亦格服飾有限公司以標準工時服裝GST、服裝ERP、服裝MES、可視化APP 等系統融合,組建以智能制造系統為核心的智慧生產工廠,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該公司總經理徐富偉表示:“在傳統的大生產模式下,常規交貨周期在45 天左右,而且一旦下單不可更改。詩亦格的柔性化生產可使交貨周期縮短至25 天,并能根據客戶要求實現因需生產和分批交貨,即客戶可以及時對商品款式、顏色進行調整,如發現爆款還可加補小批量訂單,使生產鏈更柔性,這都是傳統的生產模式所不能實現的。”
不變的王道
就像餐桌再動感,也不能偏離了食物好吃的原則,對于紡織服裝而言,智能制造也只是技術手段,最終一切仍要回歸產品和服務本身。“云翼智能提供給消費者滿足個性需求的版型,且隨著自身的發展,還將帶來私人訂制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未來還將圍繞面料、款式、工藝、流行趨勢等,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周國良告訴記者,為了豐富用戶體驗,平臺將依據用戶需求,選擇性開放生產場景,生產過程可視化,用戶可實時線上了解訂單進展。”
“不用脫衣服‘尬測’,好貼心!”消費者李先生身著西褲和襯衫,即完成了量體裁衣。國外的智能測量設備大都采用凈體測量,與國內消費者習慣明顯不同,上海市服裝研究所結合國內的文化習俗,智能測量在技術上突破局限,“消費者可著裝測量,測算出的原始數據經過編程,去掉干擾因素,能夠精確計算出人體成衣數據。”朱晉陸介紹道。同時,通過搭建平臺,形成中小微產業智能制造集群。朱晉陸表示:“我們致力于建立一個模式,供中小微企業復制應用,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詩亦格將加大面料開發和成衣研發,進一步增強客戶黏度。”徐富偉表示,未來詩亦格將重點發力于時尚與智造兩大核心點。一方面進行ODM深化,繼續深耕以連衣裙等梭織類中薄料服裝為導向的品牌模式,并在產品推廣上下功夫。如針對2019 年春夏連衣裙,會推出“我愛連衣裙”、“連衣裙女王”等營銷計劃;另一方面繼續深化柔性生產智能制造的企業定位。
制勝的要素
完善大數據庫,被視為未來智能制造的關鍵。“目前國內紡織服裝產業在智能制造領域的發展與國外幾乎處于同一水平,但在行業數據庫的建立和使用上,與國外有明顯差距。如果同時站在智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國外很可能因此跑在前面。”朱晉陸坦言,目前上海市服裝研究所的數據庫建立仍處于初級水平,“未來力求實現百萬級的目標。”
“數據量級的提升,有助于對客戶的喜好、流行趨勢等做更多判斷,云翼智能會在已有數據庫的基礎上,隨時抓取客戶新的個性化需求,疊加個性化標準,不斷擴充數據庫。”周國良表示,“大數據價值是規模效應的體現,云翼智能需要快速擴大自身規模,形成自身的數據價值。”
有人說,不懂IT 的紡織人才不是好人才,而人才的欠缺與科研投入的不足,也成為智能制造的掣肘。“國內企業智能制造IT 語言與紡織服裝傳統語言還無法完成對接,缺乏各層面IT 和紡織專業知識兼備的人才。”朱晉陸表示,由于紡織產業過于傳統,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傳統思維向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轉變。
“目前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生產形式還是手工、智能等多種形態融合存在的,有工業1.0、2.0、3.0、4.0 多種狀態。”池慧杰則指出,“推進智能制造,企業首先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尤其要以為企業創造價值為導向,循序漸進,而非進行裝備競賽;第二,智能制造的關鍵是建立行業底層標準,在沒有標準的前提下,各公司采用不同的方式,各成體系,不利于行業持續規范發展。”
9 月27~29 日,CHIC2018(秋季)將再度登場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聚合多維“制造”新能量,智造即是其中之一,時尚產業新一輪高質量變革,正待驅動飛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