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規范:數字化試衣的兩項國家標準正式施行
伴隨著“元宇宙”劃開新時代時尚風口,充滿科技感與想象力的虛擬服裝、虛擬人體以及數字化試衣等高頻出現,并在社交媒體掀起新一輪熱潮。根據麥肯錫報告,全球2021年虛擬產品消費達到1100億美元,其中30%用于虛擬時尚消費。人們享受到了現代化數字技術帶來的場景體驗感和真實感,可以隨時隨地在線獲得服裝試穿效果,更直觀地匹配服裝風格和確定合身程度,也可以“穿”上虛擬服裝展示在社交平臺上。
然而,要實現這樣的自在穿著并不簡單。目前,虛擬服裝、虛擬人體以及數字化試衣等缺乏統一的相關準則、行業標尺等,迫切需要制定相應標準加以規范。近日,關于數字化試衣的兩項國家標準正式施行,這標志著逐步融入人們日常消費生活的數字時尚不再“虛擬”。
數字服裝有標準
面對互聯網經濟新環境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數字化試衣軟件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實時、互動需求。例如早年出現了一批虛擬試衣App,比如:一搭、cubic、穿衣助手、優衣庫試衣間、男衣邦、魔鏡在線等。隨后還有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也加入進來。
考察服裝的表現形態,是數字化試衣繞不開的環節。數字化試衣應用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就是3D人體建模,通俗來講就是通過三維制作軟件構建出具有三維數據的模型。通過3D建模可以搭建虛擬形象。
但是由于國際國內3D等技術應用程度和場景存在差異性,要真正加速全球時尚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上下游暢通無阻地對接,相關數字化服裝的標準定義、結構化數據的標準體系亟待落實。
近日,我國正式施行GB/T 41419-2022《數字化試衣 虛擬人體用術語和定義》和GB/T 41421-2022《數字化試衣 虛擬服裝用術語和定義》標準。標準規定了數字化試衣系統中有關虛擬服裝、虛擬人體基本術語和定義,描述了虛擬織物、虛擬織物屬性、虛擬服裝樣版、虛擬樣版屬性、虛擬縫合線、虛擬服裝、虛擬人體紋理尺寸、骨骼結構、姿勢等多方面多維度的標準,以及虛擬服裝穿著在虛擬人體模型上的合體性進行了評估。
參與標準起草制定的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標準適用于服裝設計、生產、技術、教學、貿易等多個實際應用領域,有利于更好地運用計算機手段暢通服裝數字化試衣在線交流和商務合作。另一方面,將有效提高服裝數字化領域全產業鏈的信息交互能力,對于提升服裝行業整體數字化技術水平,推動服裝個性化設計和定制產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助力我國服裝行業的數字化建設融合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發展數字時尚,名詞術語先行。標準的出臺,不僅將推動在數字營銷展示場景中的規范化,也將賦能建立更標準化的智能生產體系,讓數字時尚創造者得以進行規范化內容設計和協同生產,實現產業上下游的有序對接,最終優化數字時尚的用戶體驗和健康發展。并以此為基,搭建出多維度數字服裝標準化體系,助力中國數字時尚發展更加規范化、統一化。
虛擬試衣有效果
如今,數字化試衣成為推進服裝行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突破口。
凌迪科技Style3D(以下簡稱“凌迪科技”)品牌運營總監陳軍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多年深耕服裝數字化領域,凌迪科技有三大優勢:首先是技術優勢,核心是做3D柔性體仿生引擎,擁有的核心團隊主要成員來自浙江大學、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其次是與產業深度結合,通過與工業軟件結合來實現整個產業發展。再者是較早布局,凌迪已構建包括用戶及內容在內的上下游生態。
目前已擁有3D柔性體仿真工業軟件Style3D Studio、面料數字化設計軟/硬件Style3D Fabric、全球首個數字服飾在線協同平臺Style3D Cloud等核心產品。通過這些產品,凌迪科技為時尚服裝產業提供從面料選擇、款式設計、渲染仿真、展示銷售等一整套流程的數字化及在線協同體驗,幫助時尚產業應用數字孿生技術提升款式的開發效率和市場精準度。
“當前,凌迪科技的3D仿真引擎已在服裝數字化領域位列全球前三,為近千家服裝客戶提供技術支持。”陳軍說。
雅瑩集團在數字化試衣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并參與了國家相關標準的起草制定。“雅瑩集團明確先把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做好,我們在腳踏實地將虛擬和現實相融合,務求真實地去展示每一個產品,真正體現各類原材料的真實感、設計的時尚感等,目的在于滿足部分新型顧客通過線上體驗時尚消費的新需求,幫助消費者更高效地去選擇想要的衣服。”雅瑩集團創新項目管理經理樊翔宇告訴《中國紡織報》記者,“計劃在未來3-5年時間,打造企業的數字化資產,包括時尚信息、設計元素、服裝版型等。”
在國內多年探索“元宇宙”數字人的杭州優鏈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蔣亞洪認為,數字人這項技術因為程序復雜、研發成本過高,一直難以突破。蔣亞洪和團隊歷經5年研發,3次重大迭代升級,正式推出3D云陣相機,布置140個攝像頭,可對人體體型和色彩進行360度拍攝,能實現一秒拍攝創建真人3D數字分身,成本只要100元。這改變當前人體3D掃描難題,突破原先手動布點、半小時成像的局限,實現一秒照相,100%真實還原人體模型。
“給真人創建完美的3D數字分身,包括四個基礎要素:人體模型、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語音對話,這決定了一個真人數字分身的完成度。簡單來說,該項技術可以讓所有人都能輕松創建數字分身,開啟自己的‘元宇宙’時代,體驗‘元宇宙’會議、品牌推廣、虛擬試衣等不同應用場景。”蔣亞洪說,“服裝數字化的核心就是3D全息技術。未來購買衣服將更加方便,顧客只需拍攝創建數字分身,可讓數字分身輕松試衣,來挑選最適合的衣服。”
“這幾年,企業的商務合作溝通形式發生了明顯變化。”深耕女裝時尚領域多年的胡勇表示,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集外貿與內銷為一體的時尚集團,近兩年與客戶更多通過線上溝通,在款式設計軟件方面采用虛擬模特3D展示,確保在產品設計、樣品環節給有需求的客戶提供一種展示方式和確認方式,為爭取訂單增加了不少機會。
數字轉型有潛力
隨著數字技術與服裝領域的不斷結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數字化轉型。但是,不少企業也發現,從初期的企業行為數字化、企業服務對象數字化再到產品數字化等等,數字化轉型并非易事。
服裝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到設計師、樣板師和面輔料采購等多個環節,其相對應的不同角色分工不同,因而會產生協作效率問題,并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就以設計打板為例,從打板開始,因涉及不同角色就需要反復溝通。而實物樣衣每次溝通優化都要經過新的面輔料篩選和實物打樣修改,導致修改時間很長,效率不高。
而以數字技術創新賦能傳統產業,通過數字化試衣系統進行研發、試樣、交互及展示,大幅縮短產業鏈流程中的產品研發周期,減少物料浪費。
陳軍表示,凌迪科技提供了3D建模軟件和多角色協作平臺,之后又分別拓展針對設計師和面輔料人員等方面的軟件,幫助服裝企業調整了數字化流程,業務流程數字化升級,實現了“端到端”的打通。“把線下設計流程變成數字化線上設計過程,利用工具完成數字化轉型和數字資產的沉淀和應用,最終提升整個供應鏈效率。”他說。
以某家時尚服裝企業使用兩年的效果來看,修改次數減少、修改反饋的單位時間縮短,研發效率大幅度提升(溢款率降低和一版率提升)。溢款率從過去的2.0%降至1.4%,即從以前一年要開發2萬款才能實現上線1萬款,現在開發1.4萬款就可以實現上線1萬款,一版率提升了20個百分點。以某家羽絨企業使用一年半的效果來看,今年實現30%-40%的結構款、20%的復雜款在線設計,明年100%的結構款全部在線設計,每年實現一定比例的樣衣替代數量、頻次。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中小企業有幾十萬家,中小企業在服裝行業整體數量中占比高,這才是未來真正的大市場。
凌迪科技也在拓展中小企業客戶。在價格上,一般按照企業購買賬號的數量、企業購買的服務內容、產品的部署模式等分類。目前收費是按年費制,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采購壓力不大。
“產品的續購率基本上都是80%以上。僅2021年公司業務增長了3倍,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也增長了大約1-2倍。”陳軍說。
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3D等技術人才問題,樊翔宇表示,雅瑩集團積極與浙江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院校合作,加大儲備人才的培養。“通過短期的培訓,大部分設計師、樣板師等都可以學會使用相關軟件。基于3D的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內容是帶領企業規劃及推動落地實施的人才數字化管理人才,通過他們來持續推進這一模式貫穿到企業各個環節,從而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成功。目前,市場上這一類人才最為緊缺。”陳軍說。
與此同時,企業也在積極想方設法保護通過3D等技術轉換成的數字資產。參與標準起草制定的多家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在不斷進行技術自研及內容生產的同時,持續發揮標準的有力支撐和頭部引領作用,未來將持續推進數字服裝相關研發設計、數據模型、知識產權等標準規范的建設,助力數字時尚健康、有序、良性地可持續發展。
作者:馬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