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今天已經成了這個行業發展的基本要素,得其道者崛起,失其道者衰敗。“技術商業”就是這樣威力無窮!
在剛剛過去的6月,發生了一件震驚體壇的大事。6月2日晚,39歲的NBA球員“大鯊魚”奧尼爾在Twitter上突然發布消息,宣布提前解除與凱爾特人隊還剩一年的合同,結束自己長達19年的職業生涯。一代NBA傳奇巨星就此退役。
奧尼爾宣布退役不到24小時,喜歡他的鞋迷們就迅速整理出奧尼爾19年職業生涯中所穿過的全部球鞋的介紹,并且放到網上供粉絲們回憶。從他初出茅廬時代言的銳步系列,到職業生涯晚期代言的李寧系列,每一雙鞋都能勾起革鞋迷們無數的美好回憶。
奧尼爾近20年的職業生涯,恰恰也是運動鞋行業發展最為迅速的20年。從他穿過的球鞋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運動鞋發展演化的脈絡,看到科技的力量是如何賦予傳統制鞋行業的新生命。
顛覆者耐克
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NBA賽場,還是匡威的天下。
匡威公司誕生于1908年,早年NBA中的絕大部分運動員都穿著匡威的帆布鞋進行比賽。今天大家常見的匡威高幫帆布鞋鞋幫上的圓形標志,在設計之初其實是為了通過這樣一個硬質標識來更好地保護腳踝。這幾乎可以算是籃球鞋科技的雛形了。
而在籃球之外的運動鞋市場,是阿迪達斯這家成立于1948年的公司的天下。1954年,德國隊憑借阿迪達斯研制的旋轉嵌入式鞋釘的足球鞋,一舉贏得世界杯冠軍,這也奠定了阿迪達斯在足球鞋領域中的霸主地位。此后,阿迪達斯不斷強化自己在足球鞋領域的技術優勢,并且將品牌的影響擴展到其他運動項目。到20世紀70年代耐克發家的時候,阿迪達斯已經成為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運動品牌。
雖然,阿迪達斯在足球領域積累了一定的科技實力,但是足球項目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中更多的科技含量,如鞋釘技術等,無法推廣給其他大眾產品。專業產品與大眾產品的訴求點并不完全相同,這使得阿迪達斯在專業足球領域積累的經驗長期沒有用武之地。
這也造成當時籃球鞋領域中的霸主匡威更加不思進取。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匡威的產品除了在材質等細節上有一些小的改進,幾乎沒有什么變化。
在阿迪達斯和匡威稱雄的時代里,運動鞋行業就這么緩慢地發展著,直到耐克的誕生。
耐克一開始就以一個特立獨行的形象出現,它沒有選擇與當時的巨頭們正面競爭,而是抓住了當時剛剛興起并被阿迪達斯不屑一顧的慢跑市場,推出適合大眾穿著的運動跑鞋,迅速站穩了腳跟。
而耐克帶來的顛覆性改變,則是它真正將技術的力量引入到這個傳統的行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