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多家服裝企業響應號召生產口罩
為支持抗擊疫情,多家具備生產條件的服裝企業改造增設生產線,轉產口罩和防護服。受此影響,近日,多家“跨界投醫”的服裝企業股價走高。
2月10日,報喜鳥(002154.SZ)開盤漲停,報3.12元,上漲9.86%,該股近一年漲停1次。據2月9日晚間公告,報喜鳥已改造生產線投入隔離衣的生產,并主動進行醫療器械生產備案申請。
目前,控股子公司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寶鳥”)已經取得《首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憑證》和《首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生產的首一批隔離衣已經交付。報喜鳥子公司寶鳥服飾有關負責人表示,改造生產線花了兩天時間,同時籌備試樣檢驗,預計日產量3000余套。
目前,防護服企業已陸續復工加大產能,但一線醫務人員防護服依然緊缺。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指出,2月7日,湖北對防護服的最少需求是5.94萬套,總供應有4.85萬套,還有1.1萬的缺口。為緩解防護服緊缺壓力,各類服裝紡織企業正轉向防護服生產,包括紅豆、水星家紡等,多地對此出臺了扶持政策。
2月6日,男裝企業紅豆股份發布公告,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產品將服從政府統一調撥,不對外進行銷售。量產后的醫用防護服產能約為6萬件/月,涉及的銷售收入約為1200萬元/月。
水星家紡則在1月31日接到上海市經信委通知后,緊急改造10條防護服生產線,投入生產。3日正式投產,目前日均產能為1000套,預計最多日產量能達到2000套。
水星家紡董事長李來斌表示,生產所需原材料由政府撥調,生產完成的防護服也由政府進行調配。此外,還有部分服裝企業從生產線上抽調熟練員工,協助醫療企業生產防護品。如,山東如意集團于1月31日派出紡織技術骨干,支援健達醫療器械公司的防護服生產。
業內專家認為,對于服裝紡織企業而言,轉產對提振整體業績作用有限。但長期看來,隨著公眾安全意識提高,導致口罩等物資需求增多,轉產也是適應市場的表現。投資者還應謹慎,防護服、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股價上漲實際上是一種羊群效應,不排除某些企業蹭熱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