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紗價格跌幅不斷擴大 越南紗一騎絕塵
據海關統計,2019年7月我國進口棉紗15.03萬噸,環比下降4.14%,同比下降26.58%;1-7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18.28萬噸,同比下降3.61%。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4月我國進口棉紗19.20萬噸,同比增加22.09%;1-4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66.80萬噸,同比增加8.22%。可以看出,5-7月份我國棉紗進口開始“跳水”,而且跌幅越來越大,從“一米板”到“三米板”再到“十米板”(5-7月份同比下降幅度分別為0.79%、19.90%、26.58%),形勢可謂岌岌可危。
從青島、張家港、寧波、廣州等地的棉紗貿易反饋來看,8月份棉紗詢價、出貨基本沒有起色,保稅、清關棉紗庫存入大于出、船小好掉頭的中小企業甩貨自救的現象每天都在上演,而庫存大、進口成本高的大貿易商想奪路狂奔、自身而退卻非易事。
從發布的數據來看,7月棉紗進口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別為越南,印度、烏茲別克斯坦,進口量為8.06萬噸、1.53萬噸、1.31萬噸(1-7月越南、印度、烏茲別克斯坦進口棉紗分別為48.89萬噸、22.92萬噸、9.93萬噸,占比41.43%、19.42%、8.42%)。一方面盡管有中巴簽署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議定書加持(巴紗進口零關稅),但巴基斯坦對中國出口仍徹底掉隊,被擠出前三甲,由烏茲別克斯坦取代;另一方面6-7月份越南紗進口越來越強勢,將印度、烏茲別克、巴紗等甩開幾條街,東南亞、中亞各國紗廠只能目送越南紗絕塵而去。
一周多來,港口保稅、清關外紗出貨集中在C16S-C32S中高配針織紗、中低檔氣流紗牛仔紗;而緊密紡紗、JC21、JC32、JC40紗及C8S-C16S巴基斯坦賽絡紡紗交投延續清淡、氣氛偏空。江蘇、河南等地織造廠、中間商表示,8月下旬以來,巴基斯坦紗廠、出口商和國內貿易商以處理前期積壓、違約、回購訂單為主,新接“期貨紗”的積極性不高;而印度國內棉價保持企穩(走勢與隨ICE、國際棉花現貨價格“大相徑庭”),紗廠內銷及FOB、CNF報價連續下滑,導致紗廠利潤跌跌不休甚至出現局部虧損;再加上美聯儲降息,人民幣貶值等利空因素,印度棉紗出口“沒有最壞只有更壞”;中國棉紗進口市場成了越南紗、烏茲別克斯坦紗(中亞紗)表演的“舞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