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有余而難補其不足 紗線市場難覓拐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壞的消息接踵而至,紡織行業生存環境愈發艱難,宛若窮徒四壁的紗線企業遭遇瓶頸。從貿易戰到疫情持續的發酵,帶給紡織品服裝行業滿是傷痛,從利潤壓縮到無單可做,鬼知道大家經歷了什么。
紗線:紡企持續累庫,與客戶抱團取暖
日期 | 滌綸 | 棉花 | T/C 65/35 32S | CVC 60/40 32S | C32S | JC緊密 60S |
2020/1/20 | 6925 | 13900 | 15400 | 17400 | 20500 | 29200 |
2020/4/24 | 5650 | 11700 | 14200 | 16500 | 19100 | 26500 |
漲跌 | -1275 | -2200 | -1200 | -900 | -1400 | -2700 |
漲跌幅 | -18.41% | -15.83% | -7.79% | -5.17% | -6.83% | -9.25% |
自打疫情爆發,紡織行業一片大好的形式被攔腰阻截,2月之前與其后的變化,令紗線企業長期置于水深火熱當中。高價成本與弱勢需求的籠罩下,市場呈現絞殺姿態。3月過后,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爆發,諸多國家封鎖邊境、防控預期,然同樣的封鎖了經濟,對于“三分看內需,七分看外貿”的織造行業,受抑的需求迫使紗線企業在困境中浴血搏殺。
紡織行業飽受產能過剩之苦,尤其在當下,部分紡企憑借穩定的內需客戶,出貨尚可得到保障,但對遠期愿景并不看好。清明期間放休試水,但需求的萎縮嚴重,紡企產銷比嚴重滑坡,降幅、壓產并未有效緩和運營壓力。在困境中為了抵御風險,紡紗、織布企業環環相扣,拉長賬期挽力共進退。
其中,高支紗市場遭受重創,暴庫的風險下,JC緊密60S價格直降近3000,市場低端價格早已降至26000以下。常規紗線境地同樣堪憂,一輪跟隨原料下滑,T/C 65/35 32S報14000-14500,實單13500并非不存在。(單位:元/噸)
原料備貨:資金匱乏,備貨歸于理性
就近前來看,原油暴跌帶動聚酯板塊走軟,滌短疲于應對弱勢需求與持續推高的庫存,市場價格緩緩走低。棉花板塊在ICE抗跌的扶助下呈現先跌后反彈的走勢,但紗線企業減產壓力大,資金趨緊而對原料備貨謹慎、按需。目前原料庫存儲備控制在7-30天。
棉花:缺乏必要需求支撐,市場走強或只是曇花一現
1.正值新棉種植期,預期產量無大的波動
調研數據顯示本年度中國棉花種植總面積4550.1萬畝,同比下滑5.1個百分點。其中新疆種植面積3475.9萬畝,降幅1.6%;內地植棉面積1074.2萬畝,下滑幅度較大,為14.87%。后期持續關注天氣情況,若無重大天氣災害,單產可以保證的話,2020/21年度國內棉花產量就基本可以穩定下來。
2.市場風言風語,炒作因素增加
一直以來,疫情下利空消息面持續主導市場,棉花市場疲軟走勢溢于言表,然隨之有傳言流出將要收儲、收購美棉的消息,加之此前不時傳出恢復經濟、將要放松封鎖的消息,ICE領漲帶動鄭棉價格走強。然傳言并未證實,僅是長期的沉寂激起了棉花市場的炒作。
3.供需失衡的局勢并未改變
我國棉花消費在800萬噸左右,然2月至今棉花消費不言減半,轉存、待消化的棉花充足,而5.1期間,尤有較多的紡織企業考慮放休,對棉花的采購勢必放緩。刨除炒作,市場回歸基本面,供應壓力下,市場價格上漲的概率不大。
滌短:心態重歸理性,預期繼續下滑
1. 間斷性無視利空,滌短現金流居高
在上旬當中,憑借無紡布短纖的拉動,滌短工廠缺貨、超賣較多,棉型短纖庫存處于低位,盡管聚酯走勢偏弱,也已考慮到需求預期不足,滌短卻無視利空漲勢仍較明顯。然自上周末,業者理性心態回歸,市場迅速降溫,加之國際原油崩跌,聚酯板塊隨市而下,加之滌短在這段時間現金流持續高達1000以上,隨著前期支撐效用減弱而隨著持續低迷的產銷推高庫存,加之紡織停機潮的到來,市場價格已逐漸回調。截止今日,半光本白1.4D*38mm主流價格在6575,較上周-575。(單位:元/噸)
2.保持高位開工,產銷率卻不斷下滑
可以看出,自2月以來,滌短工廠(棉型)開工一路上升,由48.58%升至89.89%,提升了41.31個百分點,在無紡布短纖風靡之際,開工一度升至91.43%。然而可惜紡紗領域需求疲軟,自中旬過后,滌短工廠產銷率直線下降,由145.09%降至19.56%,其累庫壓力凸顯而出,對市場價格形成反向壓制。
棉紡織造:缺單現象嚴峻,開工出現5連降
根據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全國棉紡織綜合開機率39.94%附近,環比下滑0.61個百分點。噴氣織機方面,織廠直面弱勢行情,隨著前期訂單陸續交付,后續卻無單可做的窘境,織廠開臺率繼續下滑,目前噴氣企業平均開工水平降至42.11%,較上周下降0.67個百分點。此外常規產品壓庫依舊,即便是低價促銷,往年按照當前的價格貿易商早已聞風而至,當下卻是無人問津。部分企業已停機,部分企業意向5.1借機放休,將視實際訂單情況復產。圓機方面,平均開機率37.76%。本周企業開工較上周同期整體變化不大,局部運行負荷有所回升,主要是受內貿訂單短期支撐,另外有企業因缺乏訂單,由低負荷轉停工狀態。
綜合來看,疫情下的紡織行業可謂是損有余而難補其不足,其供應壓力不斷得到體現,需求缺口也愈發的卓著。紗線企業在原有基礎上繼續降負、壓產的預期減弱,或是集中在在5.1假期進行放休。此外,滌短工廠呈現高現金流而持續累庫的情景,成本面支撐為之薄弱,給予紗線市場一定回調預期,而下游剛需補貨,議價交易下將持續擠壓紡紗利潤,虧損在所難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