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比爾斯八個月內又雙叒叕漲價 鉆石市場迎來疫后急劇復蘇
由于近期市場需求旺盛,全球最大的鉆石開采供應商戴比爾斯(De Beers)在7月看貨會上將毛坯鉆石提價約5%,本次漲價已經是過去八個月內的第五次價格上調。據悉,一些大于2克拉的鉆石原石價格提高了約10%;重量在1克拉或以上的鉆石原石,價格平均上漲了5%或以上;而小于1克拉的原石,價格上升了3%左右,目前毛坯鉆石的價格已經遠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對此,戴比爾斯集團拒絕置評。
原因:供應短缺+需求大增
盡管經歷了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下整體銷售停滯不前,但是今年以來鉆石行業呈現的急劇復蘇,幾乎沒有放緩的跡象。數據顯示,鉆石界兩大礦商巨頭:戴比爾斯和俄羅斯的Alrosa去年剩余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庫存和新開采的鉆石,幾乎在今年第一季度已全部賣出。2021年前五個月,戴比爾斯和Alrosa的原石總銷售額達39億美元,同比增長一倍以上,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0%。
戴比爾斯旗下的DTC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鉆坯供應商,它在南非、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每五周舉辦一次毛坯鉆石的“看貨”交易會,是一項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鉆石買賣活動。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2月、6月的看貨會上,戴比爾斯已幾度上調了鉆石原石的銷售價格。
目前毛坯鉆石的價格已經遠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新華社
“去年度過了艱難的一年,毫無疑問,鉆石行業的表現要優于大多數(行業),”戴比爾斯鉆石交易執行副總裁Paul Rowley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市場表現出非凡的韌性。”而戴比爾斯的母公司英美資源集團(Anglo-American)的首席執行官Mark Cutifani則指出,近期鉆石市場的快速回暖,主要得益于兩點:毛坯鉆石的供應減少和零售端對成品鉆的需求上升。
2020年上半年正處于疫情肆虐的高峰期,全球鉆石行業幾乎完全陷入停滯,不僅銷售暴跌,同時許多工廠和鉆石零售商都面臨暫時的關閉。為了避免鉆石滯銷充斥市場,戴比爾斯選擇以減產而非降價的手段來應對。而其他鉆石制造商或經銷商通過在線銷售的措施減少積壓庫存,同時也暫停了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中的原石采購和成品生產計劃。Mark Cutifani當時曾表示:“鉆石市場供應鏈的中游和下游很多企業的庫存都在減少,這是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波‘去庫存潮’。”開采端的供應減少和零售端的庫存缺乏,無疑已是為后來的鉆石漲價埋下了伏筆。
2020年下半年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貿易以及制造業陸續恢復,鉆石的需求也緩慢升溫。對經銷商而言,下半年到次年初有感恩節、圣誕節、春節、情人節等重要中西方假日銷售時間節點,需要趕在此前進行庫存補充。而對于消費者而言,疫情期間人們用于旅行的花費減少,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購買價格高昂的配飾。鉆石與其他奢侈品一樣,供應有限而且更耐通脹,甚至能產生強勁的長期回報,自然成為了一項具有吸引力的“硬”資產,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此外,2020年11月,礦業巨頭力拓公司宣布澳大利亞的阿蓋爾鉆礦正式關閉。在巔峰時期,阿蓋爾礦區的鉆石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該礦區最為聞名的,是承包了全世界約90%的粉鉆和紅鉆出產。該鉆礦停產的消息一出,也刺激了部分投資者對鉆石的需求。澳大利亞鉆石投資組合執行董事Anna Cisecki對The CEO Magazine表示:“自從該礦宣布停止運營以來,我們看到2021年上半年的需求增長了近50%。”
據Mastercard SpendingPulse一份記錄年度總體零售支出趨勢的報告指出,美國的珠寶銷售額在2021年3月至5月期間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而與2019年同月相比,2021年3月的珠寶銷售收入增長了30%,4月和5月也分別增長了14%和45%。根據天然鉆石協會(NDC)的估計,這三個月的鉆石首飾銷售額合共比2019年高出30%,是2020年銷售額的三倍。中國的珠寶交易同樣迎來了疫情后的低點反彈,周大福在截至3月31日的2021財年中,創下了七年以來的最高凈利潤,其下半財年的銷售也創下了六個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美國和中國這兩個最大的鉆石市場零售業復蘇強勁,可能比我們預期的要好。”Paul Rowley指出,當前行業基本面可能是十年來最好的。
漲價會否持續?
鉆石市場的復蘇速度和力度讓人意外,但這種漲價會否持續也是業內人士關心的重點。上游毛坯鉆石產量、中游加工制造商的購入和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未來鉆石價格的走勢。
在今年前三次看貨會上,戴比爾斯的毛坯鉆石銷售額已超過16億美元,是自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在5月份和6月份的看貨會上,戴比爾斯分別售出了價值3.85億美元和4.7億美元的原石,銷售額數據略有放緩。據英美資源集團在第一季度更新報告中表示,銷售放緩主要是因為南非和加拿大的礦區供應中斷,鉆礦生產量受到抑制。
有分析認為,由于產量有限但需求未見回落,因此這波毛坯鉆石漲價并未達到高潮,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2020年全球鉆石總產量下降了約18%;2021年第一季度鉆石產量同比下降了約17%。由于目前大多數礦山已恢復滿負荷生產,因此據有關媒體預計,2021年全年鉆石產量將增長約4%,但這個數字仍然遠低于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此外,一貫高產的澳大利亞阿蓋爾礦區的關閉,亦進一步抑制了產量的提升。
從中游的角度看,去年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印度孟買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的鉆石切割中心無法采購到原料,現在這些制造商們正在持續補充供應。據外媒報道,到目前為止,盡管原料價格上調令中游利潤率下降,但這些鉆石切割中心仍受益于成品鉆的短缺和美、中兩大市場旺盛的消費力,這使得他們對原石的需求依然十分強勁。
但也有觀點認為,隨著后疫情時代國際旅行、其他類型的奢侈品購物等選擇恢復正常,消費者對鉆石的需求可能會出現回落。另外,實驗室培育鉆石近年來憑借較低的成本與價格,也逐漸獲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和市場關注,未來或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今年5月,潘多拉珠寶(Pandora)宣布全面棄用天然鉆石,改用培育鉆石生產一個全新的系列“Pandora Brilliance(閃耀潘多拉)”。該系列將首先在英國市場投放,并在2022年擴大至全球范圍內銷售。潘多拉表示,促使其作出這一決定的因素之一是價格,因為實驗室制造的培育鉆石價格約為開采鉆石的三分之一,他們希望讓更多的消費者買得起鉆石首飾。此外,通過停止使用采礦鉆石制造珠寶,也可以減少不道德方法生產相關的原材料。作為全球最大的珠寶生產商,潘多拉此舉釋放出一個有力的行業信號:基于“價格”和“可持續”的原因,培育鉆石或將在未來逐漸替代天然鉆石。盡管目前培育鉆石是否比天然鉆石更加可持續的說法仍具有爭議,但鑒于全球毛坯鉆石產量下降,作為天然鉆石廉價替代品的培育鉆石將越來越被市場所重視。
天然鉆石協會首席執行官David Kellie表示,盡管鉆石行業已從疫情中強勢反彈,但在過去10年中,它“大大落后于”全球的經濟增長。為了扭轉這一趨勢并保持過去一年來獲得的市場份額,該行業還需要繼續深化數字改革。盡管大多數人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是該行業衰退的開始,但他指出,電商和社交媒體革命也大約是同一時間開始的。“在疫情之前,鉆石行業不僅在數字領域‘落后’,而是根本沒有適應。”他說:“對我來說,鉆石行業的表現不佳和缺乏數字化專業知識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但David Kellie認為疫后正是一個改變鉆石行業此前十年頹勢的好機會:“需要更加積極和主動,未來這個市場能否持續增長依然取決于我們——我們作為一個行業將如何投資,如何接受數字化,以及如何與預計會恢復的旅游、文化體驗等結合起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