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疆】“我到新疆去”——講述援疆紡織人的新疆情
不知道為什么,一提到“新疆”似乎就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特殊的感覺。其實,這兩個字也不過就是中國地圖西北角的一個地名,一塊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但它就是有能力在你的心里蕩起一絲莫名的漣漪。
或許是它確實有些遙遠,這樣的遙遠被天然賦予了一份與生俱來的神秘,這樣的神秘又被演化成了各類標簽式的印象深深地烙印在每個疆外人的意識里。
2018 年,由新疆小伙庫爾班江·賽買提策劃并執導的紀錄片《我到新疆去》登陸央視,引起了廣泛關注。該記錄片聚焦了在新疆奮斗生活的24 位代表人物,他們其中有CBA 新疆隊教練李秋平、作家王蒙、以及紡織行業熟悉的全國政協委員、溢達集團董事長楊敏德……紀錄片以一個個生動又真實的故事展示了當下新疆的風土人情。
為何要為“新疆”拍攝這樣一部紀錄片?而一部類似于地方志的紀錄片又為何能登陸央視,引起世人側目?說到底,新疆確實有著自身的特殊性。
2014 年,新疆開展“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百萬人就業工程”,在將近五年的時間里,這片土地上蜂涌而起了數百家來自內地的紡織企業,新增企業數量近兩千家。而與此同時也為新疆帶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內地紡織人”。
這些人,他們為何會義無反顧地來到新疆?新疆這樣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幾年的援疆生活,新疆又對他們的人生來說具有著怎樣的意義?他們對于新疆有著怎樣的情感……這些問題,我們不曾過問過。
當下,紡織服裝產業對于新疆經濟發展來說顯然具有重要意義,而這批“援疆生力軍”對于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提質增效大發展又具有重要作用。他們生活在新疆、奮斗在新疆、揮汗流淚在新疆……值此2018“一帶一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召開之際,本刊編輯部選取了幾位近年來援疆的紡織企業代表,他們中基本都是多年來工作在新疆一線的直接負責人,每天面朝戈壁、背靠雪山,接觸著維族員工,思考著融合發展……他們是新疆紡織服裝產業近年來大發展的親歷者,他們是一批“我到新疆去”的不悔的人。
新疆潔麗雅石昌佳:
“我熱愛這片土地,這里是我的第二個家鄉”
石昌佳,浙江潔麗雅集團董事局主席,援疆8 年。
潔麗雅集團新疆新越絲路有限公司,落戶第一師阿拉爾市。項目涵蓋從棉紡、織造、染色、整理到高檔毛巾產品的全產業鏈生產線,2010 年8 月簽約援疆,總投資超過20個億,目前已安置就業2500 余人,預計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5 億元,提供1 萬個就業崗位。
2010 年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以后,潔麗雅響應黨中央號召,帶著項目規劃,開始行走在天山南北、塔河上下……經過多輪考察和洽談,于當年8 月,在時任浙江省長呂祖善和自治區主要領導共同主持的兩省區經貿洽談會上,成為首批浙江省產業援疆的重點簽約項目,最終落戶一師阿拉爾市,到如今已有八個年頭。
潔麗雅選擇新疆是懷著“用世界上最好的棉花,做世界上最好的產品”的一份企業愿景而來,基地一期項目于2015 年9 月建成開始投產,二期項目于2017 年下半年開始安裝設備,目前也全部投產。
在我眼里,新疆是一塊陽光寶地,這里的景色雄奇美麗,新疆的人民熱情好客,領導們對來新疆發展的外來企業關愛有加,所有的人都在為建設新疆的美好明天而奮斗。潔麗雅來到新疆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少數民族的用工問題。因此,在項目建設初期,我們就十分重視少數民族員工的培養問題,2012 年初選派了50 多名少數民族骨干赴浙江和湖北基地培訓,通過幾年的努力,他們克服了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等各種障礙,基本掌握了現代化生產所必備的操作技能,成為了目前少數民族員工隊伍的中堅力量。
去年以來,在師市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已經與庫車縣、阿合奇縣、圖木舒克等縣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少數民族勞務輸出合作關系,簽約和達成就業意向的少數民族青年已近2000 人。在浙江省和臺州市兩級援疆指揮部的精心組織和協調下,利用臺州援疆資金,積極推動智力援疆工程,與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阿克蘇地區技工學校、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開設了“潔麗雅少數民族紡織班”和“少數民族骨干員工雙語技能培訓班”,出資500 萬元在阿拉爾職業技術學校設立“潔麗雅少數民族青年就業促進基金”,初步建立了一個能為我們持續提供有較高素質、懂雙語的少數民族人才資源庫。
但是今年以來,各地能為企業提供的合格員工數量愈來愈少,特別在目前,公司二期項目年產1萬噸毛巾生產線即將全線試生產階段,面臨著招工難和人員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
除了用工難,企業也面臨著融資難問題。當前,金融機構在紡織企業融資方面仍然有種種限制條件,大部分企業仍然面臨著融資渠道少、門檻高、審查嚴、流程長等諸多障礙和困難。
盡管現在新疆紡織行業發展迅速,但是相比成熟的東南沿海地區仍然存在著巨大差距,比如配套產業不足和物流周轉困難等。但是,對與未來我們依然滿懷信心,潔麗雅將依托國家“一帶一路”大戰略,充分利用一師阿拉爾市的優質棉花資源,開拓緊靠13 億人的歐亞大陸市場,打造國際潔麗雅,共圓中國夢。
新疆富麗達馮文軍:
“組織派你去,去了就干好”
馮文軍,新疆富麗達纖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山東淄博人,1968 年生,援疆8 年,入疆前任齊魯石化副總工程師。
新疆富麗達纖維有限公司位于新疆巴州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年產40 萬噸纖維素短纖維、9 萬噸漿粕、30 萬噸硫酸,配套76MW 動力站的生產能力,資產108 億元,各族員工2455 人。
2011 年3 月,我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資委“特別引進高級人才”身份從齊魯石化調入新疆大型國有企業中泰化學。8 年前,懷揣著“建設全國規模最大聚氯乙烯工業園區的化工夢”來到新疆,八年過去了,感受到了新疆的地大物博和純樸的民風,感受到了西部地區發展創業的艱辛,也感受到了中泰集團作為新疆龍頭國企的家國情懷和社會擔當,尤其感受最深的是黨和國家、全國各族人民對新疆的特殊關愛。
在東部沿海地區生活了半輩子,忽然轉戰到西陲,剛來時,衣食住行包括氣候環境、時差等問題,特別是多民族的生活環境,一切都需要去適應。但是,我時常記起當年臨行前年邁父親的囑咐:“組織派你去,去了就干好。”其實,克服困難的法寶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腳踏實地、扎根一線,與各族干部員工同吃、同住、同勞動,邊干、邊學、邊總結、邊提高。援疆8 年了,我無怨無悔地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和內地朋友在一起時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們內地各方面都發達,要多幫幫我們新疆。
在新疆發展紡織服裝業是黨中央制定的戰略方針。但紡織服裝產業只有延伸到成衣、家紡等最終端,才能最有效解決社會就業。新疆缺水,且水質大都不好,導致印染環節很難在新疆展開,直接制約了產業鏈的延伸。另外,高端人才的匱乏也是制約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新疆富麗達目前以40 萬噸再生纖維素短纖維年產能成為世界單廠產能第一的企業,下屬巴州金富特種紗業有限公司、新疆富麗震綸棉紡有限公司兩個控股子公司可實現80% 產能的就地消化。目前,新疆的煤、電等資源和特殊政策優勢依然比較明顯,加之經過近兩年的裝置升級改造,產品質量不斷穩步提升,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我們將堅定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好安全、環保實現健康長遠發展的同時,多解決社會就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經濟發展,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貢獻積極力量。
新疆溢達李光海:
“這里的明天更美好”
李光海,新疆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45 歲,新疆本地人,1995 年進入溢達集團,新疆工作23 年。
溢達自1995 年在吐魯番地區建立第一家紗廠以來,目前在疆已有七家分公司。形成了國內首家從棉花的育種、種植、軋花到生產高支純棉紗線的縱向一體化供應鏈生產企業,擁有高科技緊密紡生產規模22 萬錠。
我是新疆本地人,最大的感觸是這些年新疆日新月異的變化。自1995 年進入溢達集團,我在溢達成長的23 年也是集團在新疆從成立到高速發展的23 年,當初集團發現新疆擁有全國最優質的長絨棉資源和地緣優勢,但本地卻沒有配得上這些棉花的紗線工廠,因此來新疆建廠。溢達自1995年在吐魯番地區建立第一家紗廠以來,目前在疆已有七家分公司。形成了國內首家從棉花的育種、種植、軋花到生產高支純棉紗線的縱向一體化供應鏈生產企業,擁有高科技緊密紡生產規模22 萬錠。溢達發展一向重質不重量,紗廠全部生產高品質的高支紗產品。溢達重視研發,重視科技和創新,我們認為企業必須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將最先進的一流設備應用好,科技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價值。
同時,在南疆地區,公司為了鼓勵棉農種植高質量的長絨棉,用現金支付的方式取代“打白條”,增強了棉農的信心,有效保證了原料的產量和質量。此外,集團在新疆成立了“溢達楊元龍教育基金會”,時刻關注偏遠貧困地區中小學生的健康教育問題和環保理念,履行了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隨著近年來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和推行的各項新疆發展紡織業的優惠政策,我們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紡織行業在新疆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在新時期新常態下,溢達集團將以“一帶一路”和建設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為機遇,以提升精益生產為中心,增強創新能力,推進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形成發展新動能,創造競爭新優勢,促進紡織產業邁向工業4.0。
我生在新疆長在新疆,這里是我的家鄉。這里有著天然的美景,多元文化的不同民族,還有各種特色的美食,衷心祝愿我的家鄉有著更加美好的明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