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讓虎門服裝遍天下
改革開放為虎門服裝產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助推虎門服裝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華麗蛻變,奠定了虎門服裝產業在業界的重要地位,使虎門服裝服飾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頗有影響力的重要產業集群,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服裝服飾名城。
“再一次來到深圳,再次來到廣東,我們就是要在這里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2018年10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作出了上述表示。
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它毗鄰港澳,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具有堅實基礎和人緣地緣優勢。廣東東莞市虎門鎮,因虎門銷煙而被人所熟知,如今,它已成了“南派”服裝的集散基地。改革開放已讓虎門鎮位居“中國千強鎮”前列。
從兩家裁縫店到中國服裝名城
改革開放40年來,虎門大力發展服裝服飾產業,使虎門服裝發生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產業集群、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成熟發達的市場體系。
截至2017年底,虎門有服裝服飾生產加工企業2200多家,總生產面積251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年工業總產值約450億元,年產服裝約4億件(套)。
據悉,全鎮除2200多家生產加工企業外,另有面輔料企業,物流、繡花、印染、洗水等配套企業,以及咨詢、培訓、設計、策劃等配套服務機構共1000余家,形成了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實現全環節生產銷售及配套。有服裝服飾及面輔料市場區域面積約7平方公里,總經營面積245萬平方米,有40個專業市場、1.5萬經營戶,年銷售額超900億元。有各類服裝服飾注冊品牌5000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廣東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19個,形成了以以純為龍頭,包括三木比迪、快魚、歐點、卡蔓、喬帛、意澳、衣訊、紐方、鳶娜爾、男眼、歐銳德、歐恰恰等數十家知名品牌(涵蓋女裝、童裝、男裝、休閑裝)的方陣。
而在改革開放前,虎門全鎮只有兩家裁縫店,用于滿足市民日常更換新衣的需求,由于裁縫店數量有限,市民想換新衣就得排隊等待,通常定做一套服裝需要排期4~6個月,歷經漫長的等待,才能穿上新衣。
廣東東莞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主任譚志強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開放為虎門服裝產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助推虎門服裝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華麗蛻變,不僅使虎門服裝產業發展成為虎門的特色、龍頭、支柱產業,為虎門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還奠定了虎門服裝產業在業界的重要地位,使虎門服裝服飾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頗有影響力的重要產業集群,使虎門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服裝服飾名城。
服裝產業的崛起,讓千萬人受益
虎門服裝產業數十年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這些事情,讓虎門服裝人記憶猶新——
例如,市場的發展由自發成市到因勢利導,從無序到有序實屬不易,1993年建造大型的專業服裝商場富民時裝城(當時名稱為“富民商業大廈”),征地、拆遷很順利,只用了幾個月時間,但是引導商戶進商場經營卻不那么容易,從室外的貨架及地攤經營到室內商場經營,觀念的轉變需要過程,需要反復地做思想工作。
又如,1996年首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作為當時全國第一個鎮級國際性交易會在辦展之前受到諸多質疑。舉辦國際性服裝展會首先要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當初,虎門鎮申請舉辦“96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的報告送到紡織工業部時,就受到了質疑,認為鎮一級的單位舉辦國際性服裝展會,還從來沒有這個先例。后來,紡織工業部的領導和專家親臨虎門,經過實地考察,對虎門服裝產業的規模及市場繁榮感到十分震驚,當即拍板批準虎門先辦一屆“試試看”。由于毫無辦展經驗,而且當時虎門服裝產業雖有那么大的規模,但是因缺乏宣傳,在國內尚無知名度,一切只能慢慢摸索。之后的招展等一系列的籌備工作也是困難重重,為了提升交易會及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甚至連邀請函都不會寫的虎門人以拼命三郎的精神,走出去、請進來。當時書記、鎮長親自帶隊,去全國各個有服裝產業的地區拜訪,幾乎跑遍了當時全國的服裝商場和商戶。大背包是招展員的常見行頭,里面裝滿了宣傳資料,見到服裝商場就進,見到商戶就發,宣傳已成為招展員的一種常態。
正是憑著這種精神,“敢為天下先”的虎門人頂著多方質疑和反對之聲,克服一切困難,終于成功舉辦了首屆交易會。1996年11月15日,為期六天的首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即“96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在廣東東莞市虎門鎮龍泉商業廣場正式開幕,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德國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北京、上海、杭州、大連等主要城市的282家參展商,租用了400多個鋪位,參觀人數逾40萬,成交額達12.6億元。這一成績在當時全國展會里實屬難得,甚至有些省級展會都做不到?!靶℃偝晒εe辦國際性展會”這一大膽舉措,讓業界為之側目?;㈤T鎮成為全國第一個舉辦國際性交易會的鎮級單位,“96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也成為我國首個由鎮級舉辦的服裝展會。
歷史上,林則徐、蔣光鼐等名人將士托起了豐碑;改革開放之后,敢為天下先的虎門人首吃螃蟹,成為中國南派服裝發源地,服裝服飾產業一舉成名!揚名至今,誕生了眾多商賈名流:黃河集團的鄭強輝、以純集團的郭東林、龍泉集團的張佛恩……
虎門的神奇之處,不止是造就了商賈名流,普通人通過勤奮努力,一樣能實現夢想,創造屬于自己的新世界。比如,虎門活躍著超過一萬多名的服裝設計人員。他們有的被稱為設計師,有的被稱為設計匠。通過他們的妙手設計,千千萬萬種服裝款式走向全國,穿在千萬人身上。
多重榮譽下,仍敢于善于尋求突破
談及虎門這些年的發展經驗,譚志強認為,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的發展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一是政府因地制宜,找準優勢,確立發展服裝產業的戰略定位。虎門鎮雄踞珠江東岸,毗鄰廣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門,南臨伶仃洋,交通便利,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如何才能在大城市的包圍之中找到小鎮的生存之路,是當時虎門鎮政府慎重考慮的問題。上世紀90年代初期,珠三角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而虎門鎮當時已形成產銷一體化的時裝城,是全國最大的鎮級服裝產銷基地,全鎮擁有上規模的制衣廠500多家,另有織布、印花、定型、漂染等配套工廠50多家,年產各類針、梭織服裝6000多萬件(套),經營服裝的門店5000多間,年銷售總額達60億元。虎門服裝業的先發優勢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作為一個鎮,地域面積小,政府比較好管理,全鎮一盤棋的局面較容易形成。為此,經過深入研究,虎門鎮政府審時度勢,決定以承接東南亞勞動密集型服裝加工企業轉移為基礎,選擇廣州、深圳等周邊大城市忽略的服裝產業作為支柱產業。1995年,虎門鎮委、鎮政府明確提出“服裝興鎮”的發展方針,并提出了“建立服裝這一龍頭產業,使服裝產業形成規模經濟,獲得規模效益”的發展思路。自此,虎門服裝開始走上有序發展之路。
二是政府始終如一的大力扶持。從當初確定“服裝興鎮”的發展目標后,虎門鎮政府就一直非常重視服裝服飾產業,將其作為強鎮富民的龍頭產業予以引導、扶持、推進,提出“抓住兩個龍頭,打好一套組合拳”等發展戰略,通過加強品牌培育、提升研發設計、引領智能制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不斷創新的舉措。虎門人一向“敢于吃螃蟹”,在發展產業方面也是如此。1978年,全國首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就誕生于此。此后,虎門建大型服裝市場是全國領先,鄉鎮辦服交會也是全國首例(當時省級交易會只有20多個),虎門辦“虎門杯”、“微電影”等創意設計大賽,加強研發設計,建設國家級產業服務平臺“虎門服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舉辦時裝周,建設創意時尚公社和互利產業鏈服務平臺,做時尚,引潮流等等,幾乎每一步都比別人要快。
四是樹立以品牌引領產業發展的思路。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引導、鼓勵企業注冊品牌、爭創名牌,使虎門服裝走過了“無牌—貼牌—創牌—名牌”的過程,形成了如今5萬多個品牌的規模。
五是政府努力做好系列后期服務。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政府除了引導、扶持,還注重做好相關的服務。
如今的虎門,借力服裝,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以女裝、童裝、休閑裝為特色的“中國服裝服飾名城”,榮獲了“中國女裝名鎮”、“中國童裝名鎮”、“全國服裝(休閑服)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首批“全國紡織模范產業集群”、首批“中國服裝產業示范集群”、“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服裝設計與制造產業基地”、“中國百佳產業集群”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中國的改革開放還會繼續深入,譚志強認為,虎門還有很多方面要突破。
第一,研發的突破。研發是決定產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虎門服裝要往高端發展,就需要不斷提升研發水平;第二,品牌的突破。產品的升級就是品牌的升級,就是品牌的聚集和提升。要強化品牌意識,培育更多更好的服裝品牌,實現虎門服裝總體品牌形象和品牌集群的突破;第三,市場的突破。要整合資源,盤活存量,鞏固、提升、擴張虎門服裝服飾及配套等專業市場,優化軟、硬件環境,發揮富民龍頭帶動作用,實現市場聚集力與輻射力的突破;第四,人才的突破。人才是當前制約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要優化城市環境與營商環境、生活環境,吸引、留住、培養高端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白手起家,創業艱辛30年磨一“箭”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邁進新時代,紡織服裝業發展進入新時期,“科技、時尚、綠色”正成為行業的新標簽、產業的新定位?;浉郯拇鬄硡^、濱海灣新區的加快建設,城市、產業、公共服務“三個升級”的加速推進,為虎門新一輪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與強大動力。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發展踏上新征程,正圍繞“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這一行業發展新定位,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打造中國快時尚服裝虎門基地為抓手,為行業增添新動能、提供新模式,加快推動服裝服飾業從制造業向創意產業、時尚產業、綠色產業、文化產業轉變,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行業續航前行。
虎門正著力打造產業新引擎,建設現代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承接廣州、深圳等周邊地區新一波產業轉移,引領和推動本地產業升級,提升產業素質和發展質量,引領虎門服裝服飾業向高端化、高級化、高效化發展。目前由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指導,東莞市創裕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的虎門服裝時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完成。同時,在這方面,萬科也在發力,計劃在虎門投資興建工業地產,支持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發展,目前相關工作已拉開序幕。
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虎門除了籌建新型服裝產業園區,還在做產業對接的準備,如與世界各地的知名服裝設計研發機構積極磋商,吸引其進駐虎門,提升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的研發水平與集聚效應。
著眼于產業的長遠發展,虎門在幫助企業減輕成本、樹立品牌上下工夫,如設立中國輕紡城O2O展廳·虎門站,助力企業在虎門采購來自柯橋的優質面料,促進服裝企業與面料生產企業的對接,助其降低面料采購成本;促進虎門品牌企業與江西等地生產加工企業對接,助其減輕生產成本。此外,積極搭建展貿平臺,繼續舉辦第23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暨2018虎門時裝周,并計劃在展會期間借力歐美工商會,組織一批國外服裝專業采購商親臨展會,與本屆服交會參展企業進行采購對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