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紀朝調研福建紡企 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成焦點
春季一年一度的中國紡織行業領導走基層調研工作拉開序幕,2月25~2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紀朝帶隊,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偉良,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李瑞萍,中國紡織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秘書長姜國華,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經編分會秘書長李紅一行,對長樂、福州、晉江、泉州、石獅的部分紡織企業進行了調研走訪。記者隨隊采訪,所到之處,所見所聞,感受到高質量發展的暖暖春風。
2月25日上午,楊紀朝一行到達福州市長樂區的祥錦實業。總經理陳祥林十分興奮,對公司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祥錦實業最近幾年主要注重設備的升級和改造來提升產品各方面性能,目前生產的產品在高端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楊紀朝高度贊揚了祥錦實業向上游紡織產業鏈的延伸取得的成果,他說,高質量發展是企業長治久安的路徑,他建議祥錦在新型纖維的應用上多做些研發,在市場競爭中同時也建議祥錦嘗試繼續向下游終端產品延伸。
25日下午,楊紀朝一行來到宏港紡織調研,調研組馬不停蹄地參觀了宏港紡織的染整車間。董事長鄭春華介紹到,宏港紡織旗下擁有福建省航港針織品有限公司、福建省鑫港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宏洲經編及寶港進出口公司。從經編機械研發生產、到中高檔彈性蕾絲花邊和彈性蕾絲面料及高檔經緯編面料等產品的研發、織造、染整加工及貿易,構成經編行業內最長最完整的經編產業鏈。
宏港目前配置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及附屬設施,包括先進的高速經編機、全套染整生產設備、打樣與測試研發室,同時引進先進的自動輸料系統、中控系統、ERP系統等管理軟件。近年來宏港積極開發和應用了節能減排的新工藝、新技術、新原料、新設備、在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績,目前,公司的排水指標可達COD為80 mg/L,氨氮為15 mg/L,色度50~60,總氮總磷等都能夠達到排放標準。2015年,宏港獲得瑞典的最佳節水獎。
楊紀朝一行參觀了宏港紡織的染整研發實驗室,對宏港在印染技術研發上所取得的成績予以贊賞。
李瑞萍充分肯定了宏港在染整技術的研發上取得的成績,她說,在綠色發展中,宏港走在前列,已成為染整行業的典范,也對宏港的智能化工廠表示了高度贊揚。
接著,楊紀朝一行與福州市長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燕枝,商務局局長陳燕飛,政府辦林祥平,長樂區紡織總公司經理陳容俤以及鑫港紡機、宏港紡織、祥錦針織、恒申合纖、東龍針紡、欣美針紡、天陽針織、添利織物、源達針織等十余家長樂紡織企業代表舉行了座談會。
長樂區紡織總公司經理陳容俤首先介紹了長樂紡織行業基本情況。近年來,長樂紡織行業緊緊圍繞產業特點,實施機器換人、電商換市、創新技改等發展戰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行業發展較為平穩。目前長樂紡織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包括,產業結構有待完善;原材料問題亟待解決;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有待加強。
與會的企業代表們提出的問題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長樂整個紡織行業面臨著招工難,用工成本過高的問題。其次是長樂的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中低端產品占比偏高,同質化競爭激烈。最后是長樂的紡織產業缺乏下游終端品牌。
聽完企業代表的發言后楊紀朝表示,長樂是中紡聯命名的產業集群,長樂的紡織無論棉紡還是針織都是重要的基地,是紡織工業聯合會關注的重點區域。長樂紡織行業的發展與整個行業的發展高度一致,然而,從目前的經濟走勢分析,國內外經濟環境仍然不容樂觀,未來經濟走勢存在較大變數,各種影響因素的疊加作用還將持續,企業面臨的困境一時還不能緩解。企業要堅定信心,苦練內功,全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加快設備改造升級,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推動產業向下游延伸、向高端發展,著力打造自身優勢特色的產品品牌。要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嚴格控制生產成本,改進工藝流程,優化管理方法,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要樹立合作理念、共贏意識,抱團取暖、相互支持,探索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產業配套互補,避免同質化競爭。
紡織行業的出路和發展,有待于新技術的應用,為此26日上午,楊紀朝一行來到位于福州軟件園的睿能科技進行調研。睿能科技是一家專注于針織橫機電控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調研組首先在睿能副總經理張國利的陪同下參觀了睿能科技的生產車間。稍后的座談會中,張國利介紹了睿能發展的情況,睿能科技目前擁有發明專利41項,是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未來布局了上海和福州雙研發中心,以及福州、昆山雙生產制造基地。睿能科技希望未來不但在針織領域,乃至整個紡織領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楊紀朝指出,目前紡織行業人員缺乏成為常態化,無論是沿海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的中西部地區,都面臨缺勞力的困惑,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是的智能化,而且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是產品要升級的需要。現階段專注于研發紡織行業智能化生產的高科技企業非常少,相信睿能未來在行業內的發展前景廣闊。同時,希望睿能加大研發投入,對針織工業的智能化生產有貢獻。
26日下午,楊紀朝一行奔赴位于晉江的勁派經編調研。勁派經編一直是行業典范,董事長洪春節介紹了勁派通過前瞻性的布局,早幾年就開始做轉型升級、設備升級技改,以及篩選優質客戶,研發差異化的高端產品,品質和創新都要走到前面,才保證現有的良性發展。洪春節深有體會地說,資金、市場和客戶,是企業轉型升級的三大關鍵要素。對客戶負責,從客戶需求出發,確立企業發展的目標是勁派的基本做法。楊紀朝表示十分贊同。他說,企業想長遠的發展,始終立于不敗之地最終靠的是自身的實力,對市場的把控,對客戶的把控,勁派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鑒。
佶龍機械是紡機行業的骨干,近幾年有長足發展。
27日上午,楊紀朝一行來到了位于晉江的佶龍機械,聽取了佶龍機械副總經理柯清哲對佶龍機械發展情況和產品的介紹。佶龍機械生產印花機,經編機,以及數碼聯合印花機和壁紙機。目前佶龍機械的編機產品已形成了包括雙針床系列,特里科系列、拉舍爾系列的多種機型。楊紀朝表示,經編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希望佶龍機械通過自主研發創新,推動我國經編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楊紀朝也建議佶龍對經編機在鞋類產品的應用上多做研發和產品對比,經編機的設備升級和改造要更符合現階段市場的需求。
隨后,楊紀朝一行參觀了佶龍機械的生產車間。仔細查看了佶龍雙針床短絨經編機的試機情況后,楊紀朝仔細詢問了設備配件國產化的情況,鼓勵佶龍機械多嘗試使用國產配件代替進口配件。
在晉江,有一個國內知名企業—安踏,27日下午,楊紀朝一行接著來到安踏,參觀了安踏展廳和運動科學實驗室。楊紀朝對安踏對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給予的支持表示了贊賞。參觀到安踏的黨建展示區,姜國華贊揚了安踏為紡織行業的民營企業在黨建工作中做出了表率。
稍后的座談會中,安踏副總裁李蘇介紹到,2018年,安踏集團收益241億元,同比增長44.4%。研發創新是多方位的,涉及到各個方面,但最終是需要符合運動的需求。安踏一直以來都注重產品研發的投入,不只本公司投入2、3級機構投入研發,同時還整合院校、供應商的研發力量,特別是通過專業運動產品的研發積累了很多豐富的經驗,能夠更好地為民用服務。未來希望得到協會更多的支持,整合更多的優質資源。楊紀朝頻頻點頭。調研組成員紛紛表示,安踏是值得國人驕傲的民族品牌,對中國健兒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成績做出了不少貢獻。
海天新材料是福建省紡織企業中以研發而聞名遐邇,是福建省紡織協會會長王啟明的企業,近些年正在打造海天“夢工廠”。楊紀朝曾多次前往,十分關注。楊紀朝首先觀看了日本JUKI智能工廠的最新進展。王啟明介紹說,海天通過轉型升級,改變過去傳統的生產模式,利用智能化手段實現生產與消費者的直接對接,扶持獨立設計師,通過互聯網銷售平臺,構建起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的紡織服裝供應鏈體系,實現按需定制化生產,有效解決了紡織服裝業高庫存的問題,并且已經在2018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王啟明表示,海天將繼續對這套智能化系統進行優化和推廣,希望扶持更多的設計師自主創業,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定制的需求。調研組對海天“夢工廠”引領智能生產給予肯定,希望海天未來能夠為紡織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石獅是中國服裝名城,港溢染整是石獅具有代表性的染整企業。28日上午,楊紀朝一行來到“中國服裝名城-石獅”,石獅市政府正在規劃轉型升級,印染環節是不可或缺的。楊紀朝帶隊調研了石獅港溢染整織造有限公司,并與港溢染整董事長侯清秩進行了座談。侯清秩首先介紹了港溢的基本情況。港溢染整目前的發展得益于企業不斷的進行節能減排,優化生產工藝。最近幾年企業一直在ERP系統管理不斷升級優化,在技術改造,設備改進和工業配套上不斷研發創新。侯清秩說,企業發展的宗旨是,不斷突破,不斷創新。春節后,石獅染整行業都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但港溢通過創新的管理模式,做到了所有老員工全部100%歸崗。
楊紀朝表示,石獅市政府大力抓環保,對港溢這樣的企業來說將來發展前景會更好,通過環保提高染整行業的準入門檻,讓技改后達到環保要求的企業有機會繼續做大做強。石獅市政府對紡織行業重視度很高,石獅的染整是石獅的紡織產業的重要環節,楊紀朝表示石獅目前的紡織產業鏈很齊全。李瑞萍詳細了解了石獅市對印染企業的要求,她說,中國紡織印染行業協會時刻關注著石獅的印染企業,港溢在行業內一直以科技帶動企業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兩天時間,調研組走訪了福建五地,下車間訪民情,聽匯報,提建議,到把脈企業發展方向;傳遞正能量,從生產工藝到企業管理,介紹新技術信息,推廣企業文化典范,提掁企業發展信心,助力企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記者深深感到,福建做為紡織企業的聚集地,在靜靜的發生著質的變化,從簡單的初加工,到自主研發;從設備更新到智能化引進。這是福建做為紡織大省風范,也是中國紡織行業的希望所在。
長樂紡織行業2018年基本情況
長樂域內共有紡織企業1306家,其中規模以上紡織企業265家,從業人員12萬人主要產品有滌綸短纖、滌綸長絲、民用錦綸絲、純滌紗、粘膠、經編、花邊等,形成兩條完整產業鏈,產品主要銷往江蘇、浙江、廣東及歐美、東南亞等地。去年以來,紡織行業總體運行比較平穩,2018年,紡織全行業實現產值1936.88億元,比增9.9%。其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876.88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74%,累計用電量57億度,比增7.94%。
化纖業,2018年規上企業實現產值855.54億元,比增8%;累計用電量26.75億度,比增13.55%。主要產品為滌綸短纖、長絲和錦綸長絲、切片。棉紡業,2018年規上棉紡企業實現產值644.24億元,比增12.3%;累計用電量22.73億度,比增3.64%。針織業,2018年規上經編(含花邊)企業實現產值311.22億元,比增12%;累計用電量4.46億度,比增3.31%。染整業,2018年實現產值54.76億元,比增2.2%;累計用電量3.06億度,比增2.04%。服裝業,2018年實現產值11.12億元,比增8.5%;累計用電量0.036億度,比增13.32%。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