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紡織品做到“五星級” 海寧鴻燕新材料花下1.5億元
高性能、高品質、耐用環保,是紡織新材料的發展大趨勢。昨天,記者來到浙江鴻燕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里一臺臺進口設備正在源源不斷生產阻燃、耐腐蝕、耐高溫的高性能紡織物。在經編園區這片競爭“紅海”之中,鴻燕新材料獨辟蹊徑,瞄準高端產業用紡織品領域,兩年多投資1.5億元,潛心研發好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循著陣陣機器聲,記者來到生產車間,室內恒溫恒濕,地面干凈整潔,每臺機器分工不同,織出一匹匹玻璃纖維細紗織物、建筑膜材基布、芳綸布等。公司總經理謝鈞任向記者展示了一款得意產品——滅火毯。“別小看這塊白色的毯子,披在身上可以火中逃生。在國外很普遍,家庭和公共場所必備。”他說,這就是玻璃纖維紡織布的一種,公司很多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環保、家居及軍工等領域。
鴻燕新材料建成投產于2016年,事實上,在項目調研階段,公司負責人謝鈞任和吳燕就發現,客戶在關心價格成本、工藝簡便之外,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品質和差異化,于是他們堅定投身產業用紡織品和高性能纖維紡織、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產業用紡織品與服裝用、家用紡織品不同,經過針對性設計,具備工程結構,且具有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產業滲透面廣等特點。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產業用紡織品品質差距較大,說明提升空間也很大。但是行業門檻高、投入大、技術含量高,且短期收益小,因此放眼海寧乃至全國,都很少有民營企業去涉足。”但正因為是“藍海”,謝鈞任和吳燕更堅定了填補空白的信心和決心。
這一想法正好契合經編園區“跳出經編看經編,發展多元化產業”理念。馬橋街道(經編園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尤周波說,近兩年,經編園區大力扶持新興產業,鼓勵企業走智能化道路,多元化發展,增強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在經編園區支持下,鴻燕新材料走出國門調研學習,引進了德國、日本的先進設備,組建專業研發團隊,搭建產品實驗室。截至目前,在廠房建設、設備引進以及技術研發上投入超過1.5億元。
“前兩年我們交了不少‘學費’,一開始引進了30臺進口設備,后來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又追加了不少。現在兩大車間內已有70余臺生產設備,生產過1000多個品種,很多都是自主研發。”謝鈞任說,鴻燕新材料的研發能力和產品質量在行業內贏得了好口碑。
目前,鴻燕新材料已擁有16件產品專利,并在去年11月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堅守制造業,產品做到‘五星級’,走高質量發展道路,這是我們最大的目標。”謝鈞任告訴記者,現在,鴻燕新材料的產品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認可,也收獲了源源不斷的訂單,占據了國內市場一定份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