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企業已達39家,常寧千億級紡織“航母”建設正酣
夏日的常寧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服裝生產園,12棟廠房林立,百余多名工人在這里揮汗如雨,常寧補齊輕工業產業鏈條、打造“千億級”綠色紡織“航母”建設正酣。
速度——裝配區廠房提前封頂
在服飾生產園裝配區內,12棟已封頂的廠房整齊排列,裝配區南面的服飾園內B、C地塊34棟廠房建設全面開建。自2月24日復工以來,裝配區內剩余6棟廠房以每月1棟半的速度迅速推進,于6月12日提前全部封頂。
項目建設“新速度”背后,是常寧全天候“保姆式”服務的體現?!昂怅栒隣幾龀薪赢a業轉移領頭雁,在這個雁陣中,常寧要爭做排頭雁?!背幨形瘯泟⑦_祥吹響了沖鋒號。
今年以來,常寧組建了一支由黨政一把手牽頭、各職能部門組成的服務專班,壓實責任,全天候“保姆式”服務,做好資金等各項保障,推進項目建設按期穩步推進。
今年4月22日,劉達祥主動與中信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譚虎傳對接,進一步達成共識,全面啟動環保設施園一期建設,讓簽約企業吃下“定心丸”。常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樂勝多次帶隊跑銀行、爭資金,狠抓金融支持,全力保障項目建設。項目已爭取農發行融資貸款重點項目資金7.5億元,已投放資金5億元;與國開行達成4億元融資貸款協議,資金正在投放中;環保設施園一期項目將進行整體打包,通過向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融資方式,解決項目建設資金缺口。
溫度——讓企業有“回家”的幸福感
“我們來常寧投資,就像回家一樣,這種‘母親式’的關懷讓我們倍感親切。”中信環境技術事業一部高級副總裁王寧說道。常寧突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次性收費、限時辦結”的運行模式,讓企業真正感受到“回家”的幸福感,為全產業鏈招商打下“先手棋”。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常寧及時調整招商引資方式。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積極對接項目一期簽約自建廠房企業與環保設施園項目一期同步建設,力促項目一期簽約入駐企業春節前后投產經營。
截至目前,深圳、中山、惠州等地企業希望組團入駐,3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企業負責人正赴常寧開展對接洽談。整個項目一期已簽約企業達39家,其中,入駐服飾生產園22家,預購標準廠房22.7萬㎡;入駐環保設施園17家,預購土地874.8畝。湘南紡織產業基地千億級園區初具規模,“千億級”綠色紡織“航母”正駛向新藍海。
力度——倒排工期、緊抓時間節點
“駐企防疫聯絡員全程指導,免費發放口罩、中藥藥劑等防疫物資,周到的服務讓項目實現防疫、復工建設兩不誤。”項目現場指導施工的王寧談起建設進度信心十足。復工以來,施工方倒排工期,緊抓時間節點,增加機械設備及建筑工人,在保證安全及工程質量的同時,做到施工有序,超前完成施工任務。
項目服務方面,安排專人與各個施工標段、施工單位進行專人對接,做好計劃,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并定期對施工單位進行督查,確保項目建設按期、如質、如量推進。當地鄉鎮、村組和派出所組成專班人員保障工程秩序,調處、化解施工矛盾,全力保駕護航。
“從五一到現在,各班組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都是全員無休,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11點左右?!笔幸岁柟I園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胡立生信心滿滿表示,“有了這種干勁,力爭整個服飾生產園廠房建設春節前全部完工,并讓企業搬遷入駐?!?/p>
開工日志
2017年12月29日,常寧市政府與海上思路環保工業園有限公司成功簽約牛仔服飾產業鏈項目,湘南紡織產業基地正式落戶常寧。
2018年2月12日,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千億級”紡織產業航母揚帆啟航。
2018年3月13日,湘南紡織產業項目鏈首家企業——常寧市衡達服裝有限公司在宜陽工業走廊正式成立。
2019年3月8日,第一批16家入園企業正式集中簽約入駐。
2019年10月,服飾生產園、環保設施園的征地拆遷、三通一平全部完成。
2019年12月13日,湘南紡織產業基地項目污水處理廠及熱電聯產廠兩大關鍵項目同時開工,標準著湘南紡織產業基地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
2019年12月22日,我市在東莞市舉行招商座談推介會,現場簽約項目10個,簽約資金達6億元。
2020年6月,與中信環境公司合作的污水處理廠和熱電聯產一期集中供熱項目啟動。
2020年6月12日,服飾生產園裝配區12棟廠房全部封頂。
項目檔案
項目規劃建成集設計、研發、主題文化、生產、展示和網絡平臺、銷售、出口、物流一體化世界級紡織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達產后年產服飾15億件,年產值1000億元,年出口貿易額300億元。遠期至少提供10萬個就業崗位,極大的帶動周邊發展,解決大量就業,外出廣東沿海打工的湖南人可選擇回家鄉就業、置業,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問題也迎刃而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輻射效應
依照常寧優越的地理位置,湘南紡織基地其產業鏈將輻射到永州、郴州、衡陽其它縣(市)區等周邊地區,切實將加工貿易這種外向型經濟發展為“創新、開放、崛起”的推進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