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vin Klein或將牛仔產品的生產權轉給他人
繼前創意總監離開、發展策略調整、關閉成衣線后,Calvin Klein的動蕩還沒結束,這次輪到了牛仔線Calvin Klein Jeans。
自Calvin Klein的服裝制造商Warnaco在2012年被PVH集團以29億美元收購,Calvin Klein Jeans的生產便一直由品牌自己完成。然而,隨著PVH近期對Calvin Klein的一系列改革,Calvin Klein Jeans的生產許可或許會再度轉手給他人。
據《女裝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接手者很有可能是G-III Apparel集團,該集團是Calvin Klein北美地區的女裝、配飾、泳衣等產品的生產商,近期正在招聘Calvin Klein Jeans女裝總裁。
該消息人士稱,如果生產許可協議達成,G-III Apparel集團將負責Calvin Klein Jeans女性產品在北美的生產與分銷,而歐洲地區的生產與分銷仍由Calvin Klein自己負責。目前,G-III Apparel和PVH集團均未回應此消息。
一般情況下,一個品牌如果自己負責生產和分銷,那么對產品設計、質量和銷售渠道的把控會更強,調整策略時也會更為靈活。這也是為什么PVH在收購Warnaco時,把Calvin Klein的生產和分銷都收回來的原因。
當時,PVH董事長Emanuel Chirico表示:“這是個重聚Calvin Klein力量的機會,推動了品牌全球化發展的步伐。直接掌控全球范圍內的Calvin Klein牛仔、內衣這兩大產品線,能讓我們對主要產品類別、地理區域和分銷渠道釋放額外的增長潛力。”
規劃很美好,但初期的磨合其實費了PVH好一番功夫。
那時Calvin Klein的牛仔和內衣產品已經不再輝煌,反而成了包袱。PVH幫助Calvin Klein清理了一些萎靡、低價泛濫的分銷渠道,然后對牛仔產品進行了更合身、更有創意的改進。直到2014年,Chirico才敢對外確認,Calvin Klein“痊愈了”,尤其是男性產品。
2016年,Raf Simons成為了Calvin Klein的創意總監,并在兩年后對牛仔系列也進行了改造,增加了更時尚化的設計、面料也更為高檔。
鑒于Simons此前對Calvin Klein的改造獲得了良好成效,人們對于牛仔產品的新面貌也很是期待。一直給Calvin Klein Jeans下訂單的美國零售商Nordstorm、梅西百貨等都對新牛仔產品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但2018年第三季度,Calvin Klein Jeans的市場銷售反應并不如預期中那么好,有消息稱該產品線期內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約為4億美元。Calvin Klein對Simons的信任開始動搖。
Chirico隨財務報告發出的一份聲明中,說出了那句后來廣為人知的分手預警:“從產品角度看,無論是時尚還是價格層面,我們走得太遠太快。我們目前正努力彌補這一時尚過失。”他希望Calvin Klein Jeans在2019年可以更為商業化。
Simons離開后,Calvin Klein把牛仔產品和運動產品進行了整合。
如果Calvin Klein Jeans和G-III Apparel集團簽署生產許可協議,其實也不失為一個幫品牌在轉型期分擔壓力的方式。
因為G-III Apparel集團一直是Calvin Klein的救星,在各大百貨公司都有健康的分銷渠道。據《女裝日報》數據,2018年,G-III Apparel集團在Calvin Klein的批發數額為12億美元。在去年第三季度Chirico為下滑的業績發愁時,G-III Apparel集團主席Morris Goldfarb反而覺得該品牌表現出色。
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加琳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