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零售業態為女裝市場帶來新機遇
我國服裝品牌化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女裝品牌眾多,行業集中度較低。整體來看,國外高端女裝品牌占領國內市場份額較大,隨著我國對高端女裝的需求增加,更多的國際品牌加入會導致競爭更加激烈。未來,我國女裝行業市場將進一步細化,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同時零售業態的不斷變化,將會給女裝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國內品牌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較低
從世界范圍來看,法國、意大利、英國、丹麥、美國等國家在高端女裝市場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引領著世界女裝設計和消費的潮流,是國際女裝生產和出口的強國。在亞洲,日本和韓國的女裝產業近年來發展較好,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逐漸提高。
從品牌格局來看,全球領先的女裝品牌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其中,法國和意大利的女裝設計實力顯著優于其它國家,2018年國際女裝十大品牌中有8個品牌來自于這兩個國家。
此外,較為知名的國際女裝品牌還有Cerruti(切瑞蒂)、HugoBoss(波士)、Pierrecardin(皮爾·卡丹)、ELLE、巴黎公主、Cacharel(卡莎雷爾)、Nina Ricci(蓮娜麗姿)、Hermes(愛馬仕)、Chole(克洛伊)、Bally(巴利)等。這些服裝品牌也多數來自于歐美地區,可見歐美地區女裝行業的競爭較為激烈。
在中國本土,女裝品牌可以劃分為一線品牌、二線品牌以及一些知名度較低的小品牌。從2018年國內女裝十大品牌排行可以看出,本土領先的女裝品牌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占據3個席位,廣東省占據1個席位,上海市占據1席位,山東占據1個席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韓都衣舍(韓都衣舍電子商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ONLY(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UNIQLO優衣庫(迅銷(中國)商貿有限公司)。
國內女裝品牌較多,目前行業整體處于轉型升級期,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其中高級品牌由于其在設計、品牌推廣、精準營銷等方面更貼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在著更多的機會。由于國內女裝巨大的市場容量和旺盛的需求,將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進駐中國女裝市場,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從目前國內整個大的女裝行業市場份額來看,占據女裝市場前兩位的品牌是VERO MODA和ONLY,哥弟第三,歐時力排在第四,玖姿占據第五,瑪絲菲爾位列第六,第七至第十位依次是雅瑩、拉夏貝爾、衣戀和阿瑪施。但這些名氣較大的女裝品牌市場份額并不高,最大的也僅在2%左右,所以國內女裝市場品牌集中度仍然較低。
市場將進一步細化零售業態帶來新機遇
在國內女裝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狀下,國內女裝品牌的競爭趨勢主要將向六個方向發展,分別是市場細化,競爭加劇、競爭日趨國際化、競爭手段多樣化、轉戰二三線城市、電商加劇市場競爭以及建立快速反應的運營體系。
其中,在市場集中度方面,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多元文化的發展,年輕一代女性在經濟上的實力在不斷的增加,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品牌意識更加強烈。配合多種不同需求的消費群體,女裝品牌的細分也會不斷的增加,品牌效應將會更加明顯。
在競爭區域方面,在一線城市市場充分競爭的情況下,二、三線城市以及更為深入延展的農村市場成為女裝行業的新增長點。各大品牌紛紛在二、三線城市開始圈地,擴大自營店建設,搶占市場先機。
從市場整體發展來看,中國女裝行業有五大發展方向,與行業競爭趨勢有密切聯系,分別是大眾時尚休閑服裝市場繼續穩定增長、服裝快消品化將成大眾服裝消費趨勢、二、三線城市大眾時尚休閑快速發展、零售業態變遷帶來新機遇及O2O打造全渠道零售。其中因價格定位合理的大眾時尚休閑服裝迎合了這一龐大消費群體的需求,預計將取得快于整體服裝市場的增長率,同時在二、三線城市的市場也將得到進一步擴大。
另外,電商發展對服裝行業銷售的影響較大,線下服裝品牌在關注網絡購物對傳統線下實體門店沖擊碰撞的同時,更應該利用網絡購物平臺與線下實體門店的融合與協同,通過O2O戰略打造全渠道零售模式,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