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內,美國不再對中國產品加征新關稅
在剛剛結束的G20 峰會上,中美元首舉行了長達80分鐘的會談,并達成重啟貿易談判的共同決定,美方則決定不會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加征新的關稅。
中美貿易紛爭成為過去兩年影響全球以及股市波動的重大因素,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在過去兩年飽受批評,包括美國本土的企業,過去幾個月持續向白宮及貿易談判代表,以公開信的方式施壓,因為特朗普政府擬對另外3,250億美元進口美國的中國商品加征高達25%的進口關稅,而這些產品涵蓋服飾、鞋履以及電子產品等大量影響美國民生的基礎產品。
鑒于美國品牌無法離開中國供應鏈,即使將生產線搬離中國,同樣無法阻止價格上漲,而實際上美國零售商亦根本離不開中國,剛剛發布季度業績的Nike Inc. (NKE:NYSE) 耐克集團甚至表示會加大中國制造,與中國合作伙伴加強合作;Apple Inc. (NASDAQ:APPL) 蘋果公司據悉也將唯一在美國本土組裝的生產線Mac Pro 生產線搬進中國,作為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最近剛剛致信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美國貿易代表處代表Robert Lighthizer 羅伯特·萊特希澤,希望停止貿易紛爭。
在信件中,蘋果公司表示,公司的核心iPhone、iPad、Mac、AirPods 和AppleTV 等產品都將受到擬加征的第四輪關稅影響,而蘋果作為在美國50個州擁有200萬工作崗位的納稅大戶,一旦繼續報復性面對關稅爭端,蘋果公司對美國經濟的貢獻能力將會下滑,同時打擊蘋果公司的全球競爭力,相反蘋果在全球市場競爭的中國生廠商因為在美國并沒有足夠的市場地位,反而受影響較小,因此,關稅報復會不利于蘋果公司的全球競爭。
除蘋果公司外,戴爾、惠普、英特爾和微軟等美國科網公司巨頭周三亦聯合發表公開信,反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并援引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數據,潛在的加征關稅將使美國銷售的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價格至少上漲19%,其中平板電腦平均零售價提高約120美元,而且關稅窗口正值假日季和開學季消費高峰。
在科技巨頭發聲后,代表美國零售商的最大行業協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簡稱NRF) 美國零售商聯合會周五表示,美國消費者將為潛在的關稅加征,每年在服裝、鞋類、玩具和家用電器產品上分別多支出44億美元、25億美元、37億美元和16億美元,合共每年多支出122億美元。NRF 負責政府關系的高級副總裁David French 表示,該協會的零售商成員不可能同時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短期內,美國消費者將不得不遭遇零售商的價格轉嫁。毫無疑問,這一切均因為美國關稅政策。
在NRF 聲明中,該協會表示,事實上多數美國零售商根本離不開中國供應商。在本周舉行的關稅聽證會上,對中國新一輪關稅政策亦遭遇零售商一面倒的反對,有零售商表示,與中國供應商的長期和合作的信任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NRF 亦表示,從現實意義來看,目前根本找不到任何采購目的地來代替中國。
此前,逾600間美國公司及代表農業、制造業、零售業的約150個貿易團體組成了反關稅聯盟Tariffs Hurt the Heartland 在6月14日致信美國總統,希望美國重回貿易談判桌,以積極的方案解決目前中美貿易爭端。THtH 的成員包括“帶頭大哥” Walmart Inc. (NYSE:WMT) 沃爾瑪、Target Corp. (NYSE:TGT) 塔吉特、Kohl’s Corp. (NYSE:KSS) 科爾士、VF Corp. (NYSE:VFC) 威富集團、Gap Inc. (NYSE:GPS) 蓋璞集團、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Inc. (NYSE:AEO) 美國鷹等百貨和零售業巨頭代表。
5月20日,包括Nike Inc. (NYSE:NKE) 耐克集團、Adidas AG (ADS.DE) 阿迪達斯集團美國子公司、Under Armour Inc. (NYSE:UA) 安德瑪等巨頭聯合發布公開信,呼吁美國不要對中國進口鞋類產品加征關稅。
鞋類行業貿易協會Footwear Distributors & Retailers of America (簡稱FDRA) 美國鞋履批發零售協會的公開信稱,若加征關稅,由于邊境運輸成本的增加,勞動力價格上漲,或額外的關稅,物價上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消費者需要為產品支出更多,FDRA 估計,每年美國消費者將因此多支出70億美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