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搏赴港IPO隱患難除 百麗能否“借子翻身”
百麗欲借分拆旗下運動業務板塊重返資本市場。港交所日前披露,百麗國際旗下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滔搏”)已通過上市聆訊。
過去幾年,昔日“鞋王”均艱難度日,百麗退市、富貴鳥破產、達芙妮持續虧損,無不釋放著行業過冬的信號。百麗能否憑借滔搏“翻身”,仍是一個謎。
廣州青龍林服飾總經理魯旭皎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滔搏還看不到核心的產品和競爭力,線上線下的融合也存在錯位,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滔搏仍需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
營收高度依賴兩品牌
作為國內最大運動鞋服零售商,滔搏國際旗下囊括了幾乎所有一線運動品牌。該公司招股書顯示,其代理的主要品牌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匡威、威富集團品牌(即范斯、The North Face及添柏嵐)、銳步、亞瑟士、鬼冢虎及斯凱奇。
滔搏表示,在其代理品牌中,耐克和阿迪達斯是主力品牌,2016年2月28日至2019年2月28日三年內,以及截至2019年5月31日的三個月里,其主力品牌貨品銷售占銷售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0.0%、89.4%、87.4%和88.8%。
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營收對阿迪、耐克的依賴程度十分嚴重。滔搏也在招股書中指出,其零售協議的期限通常為1-5年,若未能與品牌合作伙伴保持良好關系或未能續簽零售協議,滔搏國際自身的盈利能力及業務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從消費角度出發,滔搏目前與品牌及其他零售商的最大區別,是其單一品牌店與集合店的靈活渠道模式,其他方面則沒有實質性的區別。”中國服裝圈主創馮曉凱告訴財聯社記者。
直營門店是滔搏國際最為核心的資產,包括單一品牌門店和多品牌門店。截至2019年5月31日,其國內直營門店數量為8361家。其中,單一品牌門店占門店總數的99%,達到8281家,這類門店店名以所售品牌命名;剩余80家多品牌門店則以“TopSports”和“Foss”等滔搏運動自有門店品牌命名。
去年5月,滔搏重新推出了調整后的“TopFans”會員計劃。數據顯示,目前滔搏共有2000萬名注冊會員,截至2018年8月31日、11月30日、2019年2月28日及5月31日的四個季度,會員分別貢獻了店內零售總額的36.6%、41.5%、52.3%和70.8%。
“滔搏正通過多個場景參與消費者運動需求的各個環節,并提供多樣的運動服務,切入運動服務市場的賽道。”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總經理程偉雄認為,“向新零售轉型的滔搏,已經很難定義為傳統運動品牌零售商。”
百麗再戰資本市場
此番滔搏赴港IPO,也將其控股股東百麗國際再次推向公眾視野。兩年前黯然退市的百麗國際,正欲通過子公司續講資本故事。
資料顯示,2008年左右,百麗國際曾憑借女鞋業務的高速增長一舉奠定了其在行業的龍頭地位。然而好景不長,其業績幾年后出現快速下滑。
而百麗業績滑坡并非個例。曾與百麗齊名的另一家女鞋龍頭達芙妮,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擴張之后,也在2012年走上了下坡路,甚至自2015年開始陷入虧損的泥潭無法自拔,至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虧損額有所收窄,但經營狀況依然堪憂。
此外,市值一度高達百億港元的富貴鳥,在經歷了虧損、負債、資金鏈斷裂之后宣告破產,并于8月26日正式退市。
2017年7月27日,百麗國際接受來自主要為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的收購人要約,完成私有化退市。據滔搏招股說明書顯示,百麗國際當時市值約為531億港元。
當富貴鳥退場、達芙妮仍在艱難自救之際,百麗卻在退市后“卷土重來”。一位服裝行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這是因為百麗抓住了國內體育產業發展的契機。近年來,由于體育市場的擴張,運動類服裝、鞋履企業都獲得了發展的機遇,如安踏、李寧等均步入業績增長期。
“百麗鞋類、運動、服飾三大業務處在不同的發展周期,鞋類業務處在調整轉型期,服飾業務處在起步發展期,運動業務則在高速發展期。”程偉雄指出,“根據不同業務發展階段,選擇不同的方式,對于滔搏來說,目前正是較好的上市時機,是有利于公司健康發展的。”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滔搏上市,高瓴等投資方或成為最大受益者。事實上,早在2018年5月,彭博社就曾援引消息人士信息稱,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考慮將百麗集團旗下運動業務拆分,單獨赴港上市。
馮曉凱表示,此次滔搏赴港IPO,市值是最大看點,“目前來看,其市值預估可以突破500億港元。”
滔搏上市后隱憂仍存
作為阿迪、耐克等一線品牌與消費者間的“中間商”,滔搏在上市之后隱憂仍存。招股書顯示,滔搏近幾年的毛利率平均在43%左右,而品牌方安踏、李寧等毛利率均達到約50%,阿迪達斯和耐克的毛利率也分別在50%和45%左右。
“代理品牌毛利率與自有品牌之間存在差距,從品牌經營角度看,可能會存在后勁不足的問題。”馮曉凱說。
這也是以代理業務為主的企業共同要面對的問題。2018年,國內另外一家以代理為主要模式的戶外運動企業“三夫戶外”主營業務的毛利率為43.46%,同比微增0.39%。同時,該公司的業績情況也不容樂觀,2017年出現虧損后,2018年雖然業績回升,但扣非后依然陷入虧損。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近期動作頻繁,不僅新增了不少獨家代理,也培育了自有品牌。
“滔搏缺乏自主的品牌,同時也沒有獨家代理的東西,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自主研發品牌,或者培育出一些獨家代理的小眾品牌,如果僅靠阿迪、耐克等一些大家都有的品牌,顯現不出品牌的競爭力。”魯旭皎告訴財聯社記者。
不僅如此,滔搏還要面臨來自代理品牌自身的壓力。馮曉凱認為,目前阿迪達斯與耐克在向直面消費者方面發力,已經展現出弱化批發渠道的趨勢,如耐克在其app上的多樣玩法,都是在加強與消費者的粘性。
而在線上方面,滔搏尚待改善。記者登錄其運動商城小程序發現,目前商城中上線的品牌僅有耐克、阿迪達斯、斯凱奇、亞瑟士、彪馬、萬斯,產品樣式較少。且小程序并不是24小時服務,記者在9月9日晚10點30分登錄,商城便已打烊,無法再購買商品。
在魯旭皎看來,目前滔搏線上線下的融合仍有錯位,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滔搏并沒有跟上。“對于會員來講,滔搏的線下門店做的不錯,但是由于時間不足以及購物習慣改變的原因,消費者到線下門店的時間會減少,但滔搏的線上服務并未及時跟進,存在產品不足等問題。”
“隨著刺激購買欲望的新方式越來越多,滔搏的線上入口也不足以吸引消費者。”魯旭皎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