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王者七匹狼為何被男人“拋棄”?
說到男裝,你首先想到的品牌會是什么?海瀾之家嗎?確實現在的男裝市場海瀾之家是老大。但是在海瀾之家之前,這男裝天下可都是七匹狼的,七匹狼火遍全國的時候,還沒有什么海瀾之家、美特斯邦威這些品牌呢。在公務員工資平均每月三四十的年代,七匹狼一件茄克賣到100元,也是供不應求。
可是滄海桑田,曾經的王者男裝七匹狼,已經逐漸被男人們所拋棄。馬云搞起了互聯網購物,使得線上品牌業務飛速發展,傳統的服裝品牌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同時國外品牌入駐,從國產品牌手中迅速搶占市場。眾多國產品牌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從忙著賣衣服到忙著關店止血。強大如海瀾之家也遭遇了成長瓶頸,增速緩慢。七匹狼則通過多元化發展進行自救。
一、七匹狼服裝業績自2013年迎來巨大打擊2012-2013年對國產服裝品牌來說是重大的拐點,眾多服裝品牌自此遭遇滑鐵盧,一蹶不振。七匹狼也未幸免于難,自2013年開始出現業績下滑,當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下降了20.23%和32.44%。在統治男裝天下時的瘋狂開店擴張,此時成為了七匹狼的累贅,七匹狼只能關店止血。門店數量由2012年的4007家下降到2014年的2821家。
國內服裝品牌大多以輕資產模式運營,把錢花在品牌宣傳上,這也是當年森馬、美邦等品牌迅速走紅的原因。雖然七匹狼剛開始是“自主+外包”的模式,但之后并沒有增加固定資產投入,開始以“外包”為主,逐漸轉向輕資產。而這場國產品牌的災難也與此有關,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線上的沖擊導致線下市場萎靡。以馬云的淘寶為首的一系列互聯網購物平臺的興起,滋生了眾多線上品牌,線上品牌不需要實體店,沒有房租,運營成本低,產品價格相對于實體店更便宜,且產品更加豐富,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自此對線下服裝實體店帶來巨大打擊,線下市場萎靡。
第二,國外品牌的擠壓,使得國產品牌失去市場。國外一系列大品牌入駐中國,打造“快時尚”。以ZARA為例,其憑借著龐大的設計團隊和供應鏈優勢,新品從設計到出貨只需要兩周時間,而國產品牌需要4-6個月,根本跟不上國外品牌的新品推出速度。ZARA新品“少量多款”,總有一款你會喜歡。而國產品牌則是庫存大量積壓,在輕資產模式運營下,這就是致命打擊。
第三,國產品牌缺乏自主創新力。優衣庫、ZARA等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打造“柔性供應鏈”,迅速推出迎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而國產品牌沒有如此龐大的設計資源及供應鏈管理能力。自然被甩在身后,丟失大量市場。從七匹狼的研發投入來看,自2013年的1.09億下降到2018年的5278萬,研發投入率也從3.92%下降到1.50%。不重視創新研發,拿什么產品和人拼?
二、七匹狼多元化運營自救內衣、內褲、襪子成為七匹狼營收主力軍。經營慘淡,但七匹狼沒有坐以待斃,2014年七匹狼將原有對外授權的針紡類商標收回,開始自己制作男士內衣、內褲、襪子及針紡產品。2019年上半年七匹狼營業收入15.55億元,其中內衣、內褲和襪子貢獻了33.23%的營收(2015年七匹狼年報中稱其它類主要是內衣、內褲和襪子收入)。這部分業務已經成為了七匹狼的營收主力。
內衣、內褲和襪子的毛利率低于其他產品的毛利率,七匹狼增收容易增利難。雖然內衣、內褲和襪子產品七匹狼賣的很好,但是這些產品毛利率低于其他產品,雖然七匹狼近幾年的營收迅速回升,已超過2012年的巔峰時期,但是凈利潤上升卻要慢許多。
衣服不好買,七匹狼投資做的倒不錯。七匹狼的創始人周氏三兄弟衣服不好賣時,酷愛投資,也算是多元化經營自救的一種方法了。七匹狼總部的房地產投資收益甚至一度都超過七匹狼服裝。在上市公司中,投資收益也成為凈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凈利潤3.46億,投資收益就有1.54億。但是七匹狼總歸是做服裝生意的,這樣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了。
三、七匹狼對服裝業務從新重視起來七匹狼2017年收購收購老佛爺旗下同名法國輕奢品牌Karl Lagerfeld大中華公司,想要加入時尚隊伍,豐富自己的時尚品牌。但這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開展并不是很理想,收購之后,2018年虧損4013.82萬,2019年上半年虧損1557.47萬元。看來此次收購,并沒有為七匹狼打造時尚之路,反而拖累了業績。
2018年七匹狼終于想起來自己是個做服裝的,宣稱之后要重點發展自己的服裝業務。現在七匹狼除了打造自己的主品牌“七匹狼”之外,也在努力打造自己早年的輕奢品牌“WOLF TOTEM”和2016年收購潮男品牌“16N”。在代言人方面也請了《這就是街舞》的冠軍韓宇。七匹狼是在努力把自己的產品打造成年輕化、時尚化,想要從新獲得年輕人認可。
四、總結雖然七匹狼上過四次米蘭時尚周,但是總給人一種爸爸穿的品牌的感覺。國產服裝行業低谷時,它多元化發展,靠賣襪子、內褲增收,即便如此也難增利潤。或許一直沒有把心思放在做衣服上,只想著做投資了。現在重新著重發展服裝業務,2017年收購老佛爺同名品牌卻也沒給自己帶來改觀。想要打造時尚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