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產無望?國內染料(染料中間體)行業或將引起巨震
近兩天,網上廣泛轉載一條消息:《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沿海化工園區“141”環境治本工程的實施意見討論稿》顯示,江蘇沿海城市連云港、鹽城、南通三地化工園區的染料中間體項目被列入了“禁止類,一律不準審批”及“淘汰類,已建項目要限期關停”兩大類別。
此事引起了染料行業的軒然大波。記者向相關企業人士求證,他們表示確有此事。
復產無望?染料行業或引起巨震!
企業人士表示,如果討論稿中的內容成為現實,那不僅江蘇省沿海化工園區不能再新建染料中間體項目,現有的染料中間體企業也將被關停。尤其是正在停產整頓的連云港及鹽城三大化工園的染料中間體企業將復產無望。
△連云港緊急叫停灌云灌南化工園區
業內人士稱,如果意見通過,國內染料(染料中間體)行業可能將引起巨震。閏土股份、吉華集團在江蘇的H酸工廠或將被關閉。而亞邦股份、海翔藥業以及江蘇吳中等其他染料生產企業也會面臨不小的整頓壓力。后三者在蘇北的生產基地目前均在停產整頓中。
分析人士認為,染料行業經過3年的供給側洗牌以后,小產能陸續出清,環保高壓下將進一步收縮行業供給,需求端穩中有升。
受訪的染料中間體企業也表示,由于所涉區域部分品種的染料中間體在全國占重要地位,項目的關停可能會造成供應緊張,產品價格上漲,部分產品需依賴進口,下游紡織行業成本將大幅增加,導致服裝紡織產品失去國際競爭力,對我國的紡織行業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染料價格暴漲,下游印染承壓
因環保壓力導致的企業停產、市場供應緊張,上周活性染料與其上游中間體H酸均大幅上調了價格,其中活性染料(主流黑)報價由3.3萬元/噸漲至4.3萬元/噸,漲幅30.3%;而H酸則由之前5萬元/噸的報價漲至8萬元/噸,漲幅高達60%。
此外,活性染料另一大中間體對位酯價格亦處高位。年初2.7萬元/左右,后逐步從3.5萬元/噸、4.5萬元/噸等價格漲至目前的6萬元/噸。H酸與對位酯均是生產活性染料的關鍵中間體,兩者在活性黑的合計成本占比在60%以上。
此次H酸大幅漲價并非第一次。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間,包括江蘇明盛(閏土股份子公司)、江蘇吉華(吉華集團子公司)、湖北楚源在內的國內幾家核心H酸也曾因環保壓力而停產。最后,H酸價格在一年內從3萬元/噸左右的低價一路漲至15萬元/噸的高位。
染料價格一路飆升,這對原本就肩負著節能減排重擔的印染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印染企業無奈只能上調染費。
業界大佬齊發聲
陳小勇 吉華化工董事長:
生態環境建設應該疏堵結合。行政部門既要嚴格執法,又要通過大力度的政策引領扶持清潔生產工藝和環保治理技術的推廣。
提升染料行業的環保水平,應該是政策引導,各省市轄區執法口徑一致,讓有創新精神和重視環保投入的企業在對等的環境下競爭發展,堅決淘汰小、散、亂企業,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支持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技改,培植一批行業示范企業(項目),以確保染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周多剛 亞邦染料副總經理:
政府應該對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企業予以支持,對小、散、亂的企業給予制裁,兩種企業應該區別對待。
此外,討論稿對染料中間體項目的界定表述不清,此處項目是指單獨生產中間體的項目,還是包括供企業自身使用的在內?由于連云港、鹽城、南通三地染料中間體項目一部分是供給自身產業鏈使用的,如果該討論稿被通過,其他地區染,染料中間體項目的產量難以彌補這三地被砍掉的供應損失。
該意見的討論,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企業的參與,前期也沒有征求過企業的意見。企業現在很被動,且較為惶恐。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時能夠給予企業一些表達機會。
段孝寧 江蘇地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生態文明建設不是某個區域某個行業的責任,大家都有義務。污染企業的驅趕式遷移,本身就是畸形發展。要想構建健康有序的市場和環境,讓守法達標的優質企業良性發展,需以同樣標準要求為前提。
地浦科技在江蘇省連云港市生產的相關染料中間體是2,4-二硝基氯苯,具備8萬噸/年的產能,在行業內占主導地位,約占市場份額為70%。該產品生產工藝采用串聯逆流連續硝化技術進行制備,是國內首條氯苯全程連續硝化生產線,也是“十二五”工信部推廣技術連續硝化國內唯一一條2,4-二硝基氯苯生產線,在全球硫化染料企業中首家實現清潔生產。
農藥、染料,中國人能從產品靠進口,變為全世界靠我們生產,也一定能夠把安全、環保搞好。產品能做到世界一流,安全、環保也一定能做到世界一流。
“一刀切”做法有待商榷
一些企業通過大量投入,進行升級改造,已經在環保安全上達到較高水平,這種“一刀切”的關停方式對合規的、規模化的中間體生產企業來說欠公平。
且該文件的制訂、推行和實施具有區域局限性,僅僅是在江蘇省沿海沿江區域范圍內推行,而不是全行業全領域實施。要想讓守法達標的優質企業良性發展,保證產品的競爭力,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和環境,需以同標準要求為前提。
否則,不僅起不到扶優汰劣的目的,反而造成了不公平競爭的環境。希望政府不要傷害這些在環保方面遵紀守法的企業。
企業現在最擔心的是國家最終會將整個園區關停,這樣對園區內的合規企業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國家應該對園區的環保處理能力設立標準,園區也應該實時清除一些環保不達標的企業,不能讓某個或者某些不合規的企業擾亂整個園區的秩序。
好消息!中央發文:禁止一刀切
5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文件《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集中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
無論如何,環保監管不斷嚴格是大勢所趨。但也希望政府整改考慮周全,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實施集中停工停業停產等“一刀切”行為,給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帶來消極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