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研究人員使用昆蟲甲殼素來進行布料的后處理
德國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探索使用殼聚醣(源自于一種稱作幾丁質的昆蟲皮膚成分)來替代紡織品生產中的有毒化學物質的方法。
位于Stuttgart的Fraunhofer界面工程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利用生物基產品來替代,經常用于紡織品加工的有害化學品。
甲殼素是昆蟲皮膚和外殼的主要成分;并且大量被用作動物飼料生產,其中昆蟲被用作蛋白質的來源。
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Susanne Zibek博士解釋:“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致力于殘余及廢舊物資回收的開發過程,因此我們擁有必要的專業知識 ”。
首先,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來自昆蟲皮膚的其他元素,分離甲殼素的凈化過程,如蛋白質和礦物質。
由于它能形成薄膜的能力,研究人員認為,殼聚醣可用作上漿劑。這減少了織布機的摩擦和防止織造過程中紗線粗糙或斷裂;之后,上漿劑再次洗掉或留在紗線上。
第二個可能的應用是在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紡織布料的整理中。“例如,我們希望使用功能性氨基將疏水分子與殼聚醣連接起來,當應用于紡織品時,可以實現防水性能。” Zibek補充。
到目前為止,對環境有害的氟碳化合物廣泛用于戶外紡織品的疏水處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