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送快遞也不進工廠?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如何讓紡織技能型人才更有奔頭
最近,一篇《為什么幾百萬中國年輕人愿意送外賣也不想去工廠?》的網文被廣為流傳。其中,制造業為何遇到“招人荒”、為何有技術含量的制造業技工“輸給”技術含量不高的快遞員等問題,引起了紡織業者的認同和深思。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我們要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紡織行業為我國解決了大量的就業,隨著新型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產效率的不斷提升,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培養和吸收適合的人才,正是符合李克強總理關于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的報告精神要求。如何讓行業技能型人才更有奔頭?這樣的話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被不少行業代表、委員熱議。
高質量發展要靠高技能人才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總工會界63名委員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界別提案——《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能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問題,亟待改進。”提案指出,我國高技能人才儲量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尚不匹配。據統計,高技能人才占全國就業人口的比例僅為6.2%,結構不合理,缺乏創新性高技能人才。
在我國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趨勢,如何培養和留住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復合型人才,也成了紡織行業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織造車間擋車工馮麗朝認為,紡織工業以科技、品牌、人力資源建設等為主要方向的轉型升級不斷深入,企業要提高單品利潤、擴大銷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就越來越需要一支知識性、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大軍。但現狀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機會系統地學習專業技術,很難適應市場訂單的多變性。因此,要使紡織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就業,必須認真貫徹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講述的“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集團董事長陳麗芬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對于提升我國產品質量、建設質量強國和制造強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陳麗芬認為要充分體現工匠價值,不能因為市場過度追求低成本低價格,導致制造企業一線技工工資無法大幅提升,優秀工匠的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加大弘揚“工匠精神”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加強輿論引導,轉變“重裝備、輕技工;重學歷、輕能力;重理論、輕操作”的觀念;要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倡青少年走進生產一線,了解一線技術工人,以此帶動社會形成尊重一線技術工人的氛圍,使一線技工有希望、有尊嚴;讓越來越多的“能工巧匠”從幕后走到臺前。
用新制度、新標準留住人才
要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必須有具體的制度和標準。陳麗芬認為,要有效落實工匠制度,把工匠制度落實到我國現有的職業資格目錄人才評價體系中去,使企業高技能人才水平得到有效認定,用國家層面在稅收、信貸等方面的激勵政策調動企業培養工匠的積極性。
她建議,要把弘揚“工匠精神”上升到企業市場準入高度。在制造業企業中設立國家工匠型企業,并制定《工匠型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根據企業高技能人才占比、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培養投入、質量管理等指標制定工匠型企業認定標準。對于獲得工匠型企業認定的企業,國家要采取稅收減免、股權激勵、金融保險、出口信貸等多種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企業承擔工匠培養的主體責任。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建設一批技能大賽實訓基地,使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對成績優異的選手以及培養出高技能選手的技術專家和教練給予相應獎勵。建立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63位總工會界委員聯名提出的建議也指出,目前,高技能人才的技能評價方式較為僵化。技能人才評價忽略了對高技能人才工作業績的考察,某些職業標準已不能滿足新設備新工藝的要求,應該完善職業技能鑒定體系,擴大企業技能評價自主權;增加新技術、新工藝的鑒定工種,取消已被智能化、自動化設備取代的職業技能鑒定工種和標準,滿足先進制造業技能評價需求;破除年齡、學歷、工種年限等限制,建立優秀技能人才技能資格越級申報、技能等級直接認定制度;允許發明專利證書和業績要素評定技能等級;按照認定權利企業化、認定資格社會化、激勵即時化等擴大企業、行業組織技能評價的自主權,政府部門負責審核企業評價資格。
建議還提出,應該明確技能人才晉升通道,完善首席技師和師帶徒制度。盡快推行企業首席技師制度,由企業管理、評定聘用首席技師。采取政策引導與資金資助相結合,以榮譽、獎金、崗位津貼等方式給予激勵。完善師帶徒制度,打造勞模和工匠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網絡平臺,放大技能培訓和技術傳承的輻射效應。在加強對技能人才的獎勵補助方面,優化獎補方式,推行技能等級晉升獎補制度,建立“師帶徒”津貼制度;對新引進或參加國內外技能大賽的獲獎選手及輸送單位給予配套獎勵;對創新成果轉化給予補助或獎勵,對采購使用單位給予獎勵性補貼。
建立覆蓋廣泛的職教培訓體系
堅守在紡織一線工作崗位28年的全國人大代表、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紡紗廠細紗工范冬云,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感觸很深。
她說,當前紡織工業面臨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要想持續發展下去,必須加強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人才管理體系、完善人才服務體系。第一,在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方面,要加強紡織行業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機銜接,建立區域、領域廣泛覆蓋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第二,充分依托國家和行業重大科研及工程項目,加強培養行業科技領軍人才。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發展;同時,優化人才管理體系,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推行科技成果處置收益和股權期權激勵制度,通過改善和提高員工待遇,提高人力資源隊伍穩定性。第三,與第三方人才招聘機構建立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人才儲備庫,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建議進一步完善行業性公共服務平臺的人才服務功能。通過立足行業高質量發展,優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制定工匠評定標準,完善培養及配套激勵機制。通過這些舉措,為紡織業發展提供完備的人才隊伍儲備。
63位總工會界委員聯名提出,應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訓培養力度,搭建學習交流平臺。搭建職業培訓云平臺。推行“線上+線下”“遠程+現場”培訓模式,開發模擬仿真系統。開展制造業等行業技能人才定向培養。企業給定向培養生補助金,政府給企業補助金。開展技師技術更新培訓,給予培訓費補貼。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技能大師工作室,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革新項目。強化企業在職工培訓中的主體責任,對職工培訓做得好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等更大政策支持。強化職業技能競賽對高技能人才選拔培養的通道作用。借鑒世界技能大賽等,優化競賽組織框架和競賽體系。組織高技能人才參加國(境)外培訓交流。使用財政資金或工會經費支出的,不列為公務出國費用。
讓技術工人成為受社會尊重的群體
近幾年紡織行業招工難、留人難問題一年比一年突出,要解決這個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咸陽集團一分廠趙夢桃小組組長何菲建議,首要的是進一步増強工人職業的獲得感、幸福感,提高工人待遇刻不容緩,在穩定技術工人隊伍方面,提高技術型人才的收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讓技術工人成為受社會尊重的群體。企業要想真正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就必須改變待遇低、強度高、保障少的現狀,讓工人有足夠的獲得感,愿把目前的工作當成事業,而非暫時謀生的手段。第二,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高技能人オ的獎勵力度,既有物質獎勵,精神方面也應給予充分認可,要在全社會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宣傳カ度,積極為技術工人提供成長、成才、實現價值的發展空間,讓技術人オ感覺自己“有奔頭”,使他們更好地立足本職、鉆研技術、多做貢獻,為技能型人オ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
同時有委員提出,應增強吸引高技能人才政策競爭力。建立高技能人才引進培育獎勵制度。對引進的高級技師在首次購房或租房時,給予補貼。增強公共服務對技術工人群體的覆蓋面。
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代表有話說
全國人大代表、
江蘇陽光集團董事長
陳麗芬:
1、把弘揚“工匠精神”上升到企業市場準入高度。在制造業企業中設立國家工匠型企業,并制定《工匠型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建設一批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的技能大賽實訓基地;對獲得技能大賽金牌的選手,可晉升為高級技師并破格認定為當年度首席技師,享受相應待遇,對獲得技能大賽優異成績的選手,以及為獲獎選手提供指導和幫助的技術指導專家、教練,按照國家獎勵標準分別給予獎勵,對選送企業、院校,給予相應獎勵。
2、要建立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要鼓勵行業協會、企業和院校根據行業發展現狀、今后的發展趨勢以及技能人才的結構特征,結合企業或行業的生產服務實際,建立多元化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3、繼續加大弘揚“工匠精神”的宣傳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
咸陽集團一分廠趙夢桃小組組長
何菲:
1、進一步増強工人職業的獲得感、幸福感。工廠要想真正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就必須改變待遇低、強度高、保障少的現狀,讓他們有足夠的獲得感,愿把目前的工作當成事業,而非暫時謀生的手段。
2、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加大高技能人オ的獎勵力度,既要在物質、精神方面給予獎勵,也要在社會層面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宣傳カ度,同時要積極為技術工人提供成長、成才、實現價值的發展空間,讓技術人オ感覺自己“有奔頭”。
全國人大代表、
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有限公司織造車間擋車工
馮麗朝:
1、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相關高校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幫助企業提升工人的技術水平,助力企業更好發展。
2、加大對技術工人的宣傳力度,營造崇尚技術,崇尚學習的氛圍,使技術工人更有工作動力,更有收獲感。
3、進一步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鼓勵,支持其向高技能人才邁進,使其收獲更多的幸福感。
全國人大代表、
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紡紗廠細紗工
范冬云:
1、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議加強紡織行業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機銜接。充分依托國家和行業重大科研及工程項目,加強培養行業科技領軍人才。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發展,建立區域、領域廣泛覆蓋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
2、優化人才管理體系,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推行科技成果處置收益和股權期權激勵制度。改善員工工作環境和基本生活條件,提高人力資源隊伍穩定性。與第三方人才招聘機構建立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人才儲備庫。
3、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建議進一步完善行業性公共服務平臺的人才服務功能。立足行業高質量發展,優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制定工匠評定標準,完善培養及配套激勵機制。優化行業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鼓勵有條件的紡織產業建設專業人才公寓,提供更為良好的生活環境保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