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政策,棉紡織行業的春天來了嗎?
進入3月份以來,一篇“寧可送快遞也不進工廠?”的報道上了熱點,并引起了兩會代表的關注,盡管面對“用工荒”“招工費上漲”的難題,但近期國家相關利好政策頻繁出臺,中美談判影響減弱,棉紡織市場整體環境有所變化,純棉紗現貨整體行情表現堅挺,出現小幅上漲態勢。
當前,棉紡市場有哪些因素支撐的呢?又有哪些需要關注呢?
深化增值稅改革 下調增值稅率3%
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對于后期商品價格而言,具有成本下降的預期。有機構預計,大約可以為企業節約200元/噸左右的成本。再疊加上銀行定向降準、小微企業貸款支持、降低企業電價等多方位受益政策,更切實際的減輕了企業現金周轉壓力,改善企業的現金流,為企業保障、活躍市場注入新動力。這些舉措給市場帶來了回暖的力量。
中美貿易談判影響減弱 整體預期向好
中美雙方的貿易摩擦已長達近10個月,市場對于其影響已在逐步消化,各紡織企業紛紛有各自的應對策略,做內銷的企業基本穩步運行,僅部分有外銷業務的企業可能會受到影響。據了解,中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連續兩年平穩增長,但2019年2月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環比下降幅度較大。有機構表示,可能是受春節放假及企業為規避加征關稅的風險影響,或許并不能反映近期真實出口情況。
棉紗期貨新規出臺 活躍度有望提升
3月4日鄭商所公布了棉紗期貨業務規則修訂案,其中實施了可交割主體大幅擴容、完善升貼水標準、縮短倉單有效期等舉措。有專業人士分析,此次修改不僅方便了企業參與交易,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而且解決了倉單資金占壓等問題。市場預計在棉紗期貨業務進一步完善下,棉紗期貨活躍度將繼續提升。
印染訂單復蘇 價格上漲
自進入3月起,廣東、柯橋等地不斷傳來印染廠復蘇的消息,市場相對比較熱鬧。廣東地區的貿易商也表示:“近期單子多起來了”,福建地區的印染企業在春節后就打響漲價的“第一槍”,盡管成本增加是不可忽略的一個因素,但市場供小于求,價格上漲可能也是一種市場行為,這同時也基本可以說明布市場消費的活躍程度。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企業布庫存為34.8天,環比減少0.1天,同比減少15.1天,處近三年來較低水平。
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改革 值得考量
近年來,關于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改革聲音越來越多,在當前棉花產需矛盾逐漸顯現的情況下,增加外棉有效供給顯得勢在必行。而隨著儲備棉庫存下降,是否通過增發配額,同時在配額發放時顧及中小紡企需求,制定更為有效的配額實施機制均值得期待與考量。
儲備棉輪出的猜想 無須過度解讀
近日,市場出現關于儲備棉輪出的各種猜想,這反映出市場對儲備棉的需求及調控政策的認可和依賴。小編認為,無論是否輪出,儲備棉穩定市場的作用不會變。從這個角度來講,關于儲備棉輪出的各種猜想無須過度解讀。
棉紡行業的春天如期來了嗎?
國內棉紗定性供大于求
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月純棉紗進口總量為15.61萬噸。從貿易商節前訂貨時間點和節后到港進度來看,2月進口棉紗總量要多于1月。加上春節以來,織布廠訂單恢復相對緩慢,傳統旺季不旺特征明顯,當前棉紗供需格局可以定性為供大于求。
國內全棉紗廠綜合開機率恢復至56.9%,低于2018年(59.6%)和2017年(61.5%)的同期水平,預期3—5月開機率仍將呈現回升態勢,棉紗產量供給仍將增加。
進口紗供給量將增加
當前進口紗港口庫存量7.51萬噸,低于2018年(8.1萬噸)和2017年(9.5萬噸)的同期水平。雖當前庫存可以定向為正常偏低水平,但由于貿易商春節前訂貨集中在3月到港,后續進口紗供給量將繼續增加,并對國產紗形成替代和沖擊。
可見,當前棉紗市場供需格局依舊是供大于求,紗布價格暫時難漲,產業鏈傳導在坯布環節受阻,對棉紗和棉花短期補庫不利。但2019年是新疆棉花目標價格三年一定實施期的最后一年,今年目標價格將如何制定將對未來棉市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相信助力棉紡市場良性發展的政策將逐步落地,破解當前局面,長遠來看,棉紡織行業還是值得期待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