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服裝批發市場服飾行業遇冷蔓延紡織業“共苦”
今年以來,紡織業的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從原料、生產到銷售,日子可謂難過,經濟環境,產業轉型,社會綜合轉型,這一切,都倒逼紡織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同時進入悲喜交加、痛癢交集的時代。
曾經鬧哄哄的批發市場不復存在,面對電商、房租的碾壓,客流的銳減,服裝批發商被拋棄在角落!
四大服裝批發市場的發展現狀
廣州作為制衣企業最集中的城市,誕生了以白馬、紅棉、十三行等為代表的批發市場。在2018年4月份,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租戶抗議行動,而他們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生存下去。
上海作為南北交通樞紐,毗鄰火車站的七浦路則成為輻射華東地區的集散批發市場,更被直接稱為“cheap road”,但是,走上中高端服裝品牌轉型線路的上海七浦路,失去了低價優勢,也喪失了人氣。
杭州四季青批發市場憑借低廉的租金,以及連接江浙滬的交通位置,正對錢塘江構成了一條長達1.6公里的V型市場。不過,由于電商帶來的便利,導致商品款式雷同化和價格透明化,商品利潤不斷被削薄,批發市場光景大不如前。
位于北端的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可以說是北方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為京津數千萬人群服務,輻射華北,東北和西北。
2017年11月末,北京著名的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結束了最后的疏散工作;11月30日,北京動批地區11個批發市場和1家物流公司相繼關閉,動批成為歷史。
處處有難做的生意與服裝批發商的苦
“以往像現在這種季節正是批發夏裝的旺季,市場每天都熙熙攘攘擠滿了人,但這幾年來客流明顯下降,有時候每月賣出去的衣服都不夠交檔口的租金。”
“像我這樣不到10平的檔口,租金已經從去年的每月7萬,上漲到9萬,漲幅將近30%,而對比強烈的卻是越來越難做的生意。甚至已經有不少店主放棄租一個獨立的檔口,而選擇與其他人合租共用一個檔口?!睆V州十三行的服裝店老板蔡先生反饋。
“現在實體服裝店普遍都受到沖擊,之前的老主顧都相繼關店了,哪里還剩下多少批發生意?”杭州批發商王可透露。
服裝品牌的日子更加難過:知名品牌庫存周轉天數超過300天!
除了服裝批發商,服裝品牌的日子更加難過!
近日,曾經最為熟悉的女裝品牌拉夏貝爾,頻頻爆雷,股價嚴重下跌52% ,目前市值約為24億港元,不禁引人深思。還有一家,曾經的女鞋巨頭達芙妮,市值已由最高峰時市值從170億跌落至4.7億港元,更加令人噓唏。
18年下半年開始紡織服裝行業整體的增長趨勢趨緩,這種趨勢一直延續到19年。19年1-5月份鞋服針紡累計增長2.6%,增幅較18年同期下滑6.5個百分點。
消費者可支配支出及消費意愿降低,對消費起了明顯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可選消費品影響較大(服裝、化妝品及金銀珠寶增幅均較去年同期下滑)。
導致服裝企業庫存周轉天數增加,18年服裝品牌上市企業的業績及整體庫存情況:
1、大眾品牌:海瀾之家、太平鳥、森馬、GXG
海瀾之家業績及凈利率均高于其它3個品牌,但是庫存成本超過95億元,庫存周轉天數超過300天,遠高于其它三個品牌。
2、高端品牌:地素時尚是最耀眼的那顆星
中高端服裝品牌庫存周轉天數普遍高于大眾休閑品牌,基本均高于200天,安正庫存周轉天數超過365天。但是地素女裝庫存周轉天數只有168天,且該品牌凈利率達到27%以上,遠遠超過其它上市品牌,達到行業均值的2倍。
3、運動品牌:未來體育用品行業增速有望保持10%增長
安踏18年銷售收入達到241億元,且庫存周轉天數只有80天,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旗下品牌FILA同店18年-19年均保持70%以上的增長率。
在消費遇冷的大趨勢下,看似受影響相對較小的也在受到影響,國內服飾消費需求不足市場疲軟,很少有人愿意買衣服;服飾企業正在因為需求不足這一問題帶來了庫存周轉問題,庫存周轉天數延長,企業需要為之付出倉儲費用,現金流也在因此承壓。
紡織企業外貿接單難度大、庫存壓力大
紡織和服裝本是唇齒相依的行業,7月以來,淡季深入,蘇州市吳江地區面料商缺乏批量性大單,多以小單為主。
織造廠家走貨速度緩慢,坯布庫存仍處于高位。吳江地區一家做紡織企業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內銷訂單情況尚可,外貿訂單卻寥寥無幾,較往年減少80%的訂單量。
廣州地區是現貨成品企業聚集地,但那些企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了解,夏季淡季以來,有不少現貨成品的門市部無人問津,已關門放假。目前紡織企業外貿接單難度大、庫存壓力大。
透過表象看本質,整個行業深深感覺到生意難做!行業不景氣,拿貨謹慎,生意遇冷!
隨著近幾年來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和市場趨于飽和,競爭日趨激烈,因為紡織行業明顯已經到了一個彷徨焦慮的十字路口,需要質變型的突破,期待快速的綜合轉型。然而在這個科技、文化、經濟全方位面臨復雜轉型的時代,一個產業期待的安全轉型,顯然不么輕松。
紡織企業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更應該修煉內功,從產品定位、商品企劃、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進行精細化管理,讓業績及庫存、現金流維持相對健康的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