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全世界生產便宜服裝,一場大火讓5萬人無家可歸
孟加拉國,坐落在舉世聞名的恒河三角洲,北鄰青藏高原,國內土地面積85%以上都是平原,氣候濕熱多雨,河道縱橫密布,河運發達,礦藏豐富。
于此同時,孟加拉國還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是印度教文化的核心腹地之一。歷史上,印度孔雀王朝、笈多王朝都曾統治此地,公元前4世紀,佛教就在這片土地上傳播,中世紀中后期伊斯蘭教進入印度,孟加拉地區成為伊斯蘭教的統治重地。近代殖民時期,這里是英國最早施行有效統治的區域,也成為了印度與西方世界聯系的紐帶,催生了印度的民族主義啟蒙、復興,是南亞諸國走向獨立的搖籃。
但是令人唏噓的是,現在的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14.75萬平方公里的狹小國土上,卻生活了1.7億人。依靠充足而低廉的勞動力人口,孟加拉國的制造業發展迅速,開始躋身“世界工廠”之列,而服裝加工業在其中的表現更是一枝獨秀。
1場火,6小時,5萬人無家可歸
據路透社報道,孟加拉國首都達卡(Dhaka)的查蘭提卡(Chalantika)貧民窟8月16日晚發生大火,官方出動了125名消防隊員,耗費超過6小時,最終才撲滅了大火。
消防部門官員ErshadHossain說,這場火災將超過15000住宅夷為平地,導致5萬人無家可歸,但幸運的是,目前還沒有出現人員死亡的報告。
據悉,失火原因不明,當局已展開調查。政府表示,將會對成千上萬如今無處棲身的民眾提供救濟。
說是住宅,實際上大部分都是使用塑料屋頂的“錫棚”,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本次火災蔓延地如此之快,能在短短6小時就燒掉5萬人的家。
據《衛報》報道,這片貧民窟的主要居民,都是低收入的服裝廠工人,而之所以無人傷亡,因為絕大部分人都離開家去與家人一起慶祝開齋節了。
而說到服裝廠工人,他們在孟加拉國可謂是一個普通,但又特殊的群體。
說他們普通,是因為在孟加拉國,有超過400萬人從事服裝產業。而他們又大多集中在首都達卡和吉大港,服裝工人這一職業在孟加拉實在是再普通不過。
說他們特殊,是因為服裝產業是孟加拉國的國民經濟支柱,近年來,孟加拉國的制衣行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2大服裝生產基地。這些不起眼的服裝紡織工人生產的衣服、鞋子占據了孟加拉國出口總額的70%以上。
據孟加拉國官方統計,孟加拉國擁有2000多家紡織廠,4500多家成衣加工廠。據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6月底的前12個月,該國服裝出口產值306億美元,按年增長8.8%,占該國總出口的83.5%。WTO數據顯示,2016年,孟加拉國服裝出口占全球市場6.3%,僅次于中國。
一個月工資僅665元人民幣
盡管孟加拉的服裝工人用自己的辛勞支撐起了整個國家的出口,為國家不斷掙來寶貴的外匯,但是他們卻是這世界上生活質量最差的一群人。
現在,全球主要的零售商,包括四大快時尚品牌Zara、Uniqlo(優衣庫)、H&M、Gap,均從孟加拉國大量進口服裝。
除快時尚品牌外,歐美零售巨頭WalMartInc.(沃爾瑪)、Macy's(梅西百貨)、JCPenneyCoInc(彭尼百貨)、SearsHoldingsCorp(西爾斯集團)、PVHCorp.(PVH.N)、意大利Benetton(貝納通)、西班牙的Mango、英國/愛爾蘭Primark、荷蘭C&A、法國的Carrefour(家樂福)、加拿大的JoeFresh無一例外,都將孟加拉國作為重要的供應鏈市場。
全球最大供應鏈服務商Li&FungLtd.(利豐有限公司),同樣將孟加拉國和越南作為采購基地,其中孟加拉國的采購業務幾乎全是成衣,僅有低個位數的雜貨采購。
2018年,據孟加拉《每日星報》報道,國際勞工組織報告顯示,該國90%工作崗位為非正式性就業,非正式就業不僅在農業領域普遍存在,在非農業領域(如建筑業、批發零售貿易、住宿和餐飲等)也十分常見。
這導致孟加拉國服裝工人的待遇非常沒有保障,據西班牙《國家報》,這些勞工每周工作54個小時,還會受到廠房倒塌或火災的威脅。
一位名叫莫尼的雇工說:“經理只盯著每人每小時完成的工作量。大家都知道沒有人能完成,但結果是一樣的。為了完成每人的工作份額,我們每天都必須加兩三個小時的班,而且是沒有加班費的。”
在2013年,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每月得到的工資僅是3000塔卡(不到30歐元,約合300元人民幣)。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也不過上漲到5300塔卡(約合63美元、約428元人民幣)。直到今年1月,在工人們的不斷抗議下,孟加拉政府才將服裝工人最低月薪上調至8000塔卡(約合95美元、665元人民幣),但這仍難以達到該國人均年收入的1750美元。而工人們則希望將最低月薪上調至16000塔卡(約合191美元、1337元人民幣)。
由于缺乏相關法規監督,不少工人的工資甚至還達不到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
而童工的工資更低,甚至每天只有2元人民幣,卻要和成人一樣忍受每周50-60小時的工作。據環球網,2016年,一名9歲男童在一家大型的紡紗廠被殘忍殺害。去工廠勘察的警察說,他們發現在達卡以外的工廠,4分之1的勞動力都是兒童。
由于收入過低,許多服裝工人根本買不起房子。而由于地狹人稠,孟加拉國的房價又是相當高昂。2018年,在達卡富人區,房價1平方米高達10萬塔卡(約合9000元人民幣),工人們只好去住鐵板、石膏板搭成的臨時棚子。
血色孟加拉服裝廠
孟加拉國的國歌叫《金色的孟加拉》,作者是泰戈爾,孟加拉語文學史上閃耀的明珠(泰戈爾是孟加拉族人)。但是泰戈爾肯定想不到,曾經光芒四射的金色孟加拉早已暗淡下來。近年來,每次孟加拉國進入人們的視線,帶來的卻是紅色的血光。
據新華社不完全統計:
2007年,孟加拉國薩爾瓦鎮發生大樓倒塌的悲劇,造成了64名服裝廠工人死亡。
2010年12月15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附近的一家制衣廠發生大火,造成至少20人死亡、多人受傷。
2012年11月25日晚,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西北部郊區的塔茲雷恩制衣廠發生火災,最終造成121人死亡。
時隔僅1年,當地時間2013年4月24日上午9時左右,人類服裝業史上最悲慘的一幕發生在孟加拉。當時達卡薩瓦鄉一棟8層高的服裝廠大樓發生倒塌事故,最終造成1137人死亡。
2016年9月10日,位于達卡附近的一座服裝輔料工廠發生鍋爐爆炸并引發火災,事故造成18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2017年7月3日,達卡郊外一家制衣廠發生鍋爐爆炸并引發火災,事故導致10人死亡、35人受傷。
面對這種情況,孟加拉國的工人卻只能“逆來順受”,因為在1.7億人口的孟加拉國,雇主永遠都不愁招不到工人。
在孟加拉,工廠主通常有權有勢。在2013年4月的那場坍塌事故中,當地的工程部官員表示,大樓坍塌的原因很可能是違章修建。當局只允許所有者建造五層樓建筑,但他又違章增建了三層,而且沒有承重墻。
這棟樓房在坍塌前一天曾出現裂縫,當局和孟加拉國服裝制造與出口委員會都要求停工。但樓內制衣廠的老板都無視警告,讓工人繼續工作。孟加拉國內務部長Alamgir說:“該建筑的修建違法了孟加拉國的建筑條令。肇事者將受到懲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