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100萬噸項目打破英威達、旭化成等外資壟斷,掌握自己的尼龍66
8月19日,國內首個己二腈項目——天辰齊翔100萬噸/年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正式動工。該產業基地位于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包含年產50萬噸己二腈生產裝置,建成后有望成為國內首個己二腈工業化生產基地。
這距離齊翔騰達和中國化學公告合作尚不足一個月。對于項目落地,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學民表示,“在選址階段,走過國內大大小小將近20個化工園區后,我們為能與齊翔騰達聯手而慶幸。”
一家大型券商化工行業分析師認為,合作雙方顯然都想快速推進項目落地,率先向市場投放產品。作為合作方之一的齊翔騰達,除可分享項目本身收益外,也可以進一步盤活現有產能,多重受益。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7月25日晚,齊翔騰達公告稱,公司參與設立的天辰齊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將分兩期投資建設年產100萬噸的尼龍66新材料產業基地。僅僅3周后,該產業基地便正式奠基開工。項目信息顯示,該產業基地規劃規模為年產100萬噸尼龍新材料、50萬噸己二胺、50萬噸己二腈并聯產50萬噸丙烯腈。
己二腈是PA66(俗稱“尼龍66”)生產的關鍵中間體,被市場稱為“尼龍產業鏈的咽喉”。目前全球己二腈產能約200萬噸,主要集中在英威達、奧升德、巴斯夫(含索爾維)和旭化成四家企業。其中英威達占比超過50%,也是唯一一家向外大量銷售己二腈的生產商。
因其技術壁壘及投資門檻較高,國內“己二腈-己二胺-尼龍66”產業鏈錯配嚴重,全球尼龍66消費主要集中在中國,但國內己二腈卻100%依賴進口,定價受制于人。天辰齊翔100萬噸/年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建成后,將一舉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填補國內技術和產業空白。
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在月表示,天辰齊翔項目采用的是自主研發的丁二烯法合成己二腈技術,也是國內首創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該技術2015年9月通過了中國石化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產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由于項目基地毗鄰齊翔騰達,將有效發揮齊翔騰達在丁二烯等原料供給、園區公共設施服務方面的協同優勢,能夠給尼龍新材料產業基地穩定原料供應,對成本控制非常有利。
搶奪市場先機
面對國內高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國際己二腈巨頭也在布局。今年2月,英威達和上海化學工業區(SCIP)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40萬噸己二腈生產基地的設計規劃,計劃于2020年開始建設,2023年投產。
根據規劃,天辰齊翔的首期項目計劃工期為3年,自第4年正式投產運營,從投產時間上看,雙方都錨定了2023年。目前,英威達上海項目尚未正式動工,天辰齊翔則率先動工,有望率先向市場投放產品。
“誰率先向市場投放產品,誰就有可能占據市場優勢。畢竟,己二腈長期百分百依賴進口,下游方迫切希望能盡快打破現有市場格局。”前述分析師稱。
該分析師表示,雖然在天辰齊翔中只占10%的股權,但該項目對齊翔騰達的正向推動極大,“除可分享項目收益,齊翔騰達將給天辰齊翔提供丁二烯、丙烯、蒸汽和副產的氫氣,有助于盤活齊翔騰達富余產能,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
自2016年雪松控股入主后,齊翔騰達在化工新材料上不斷發力,目前正在推進項目包括70萬噸/年的丙烷脫氫(PDH)、30萬噸/年環氧丙烷、新建20萬噸/年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
“齊翔騰達正朝著建設千億級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的目標邁進,力爭3至4年時間建設四大項目,實現產值、收入和利潤翻番,再造一個齊翔。”齊翔騰達副總經理尹偉令表示,“這些項目不僅具有綠色、低碳、高精尖的特點,而且能與己二腈項目有效銜接、科學配套,和中國天辰的合作,會發揮‘1+1大于2’的效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