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在美設立工廠,這家棉紡龍頭企業在貿易摩擦下過得怎么樣?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業內專家認為,美國對中方未來投資的審批將更加嚴苛,這也促使企業家在考慮赴美投資時更加審慎,同時帶動一部分投資更多轉向東南亞國家,而這也將對萎縮的美國紡織服裝產業產生不小影響。
早在2013年年底,浙江棉紡織龍頭企業科爾集團(以下簡稱“科爾”)宣布,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蘭開斯特郡開設其第一家海外工廠,投資總額為2.18億美元。正因如此,科爾集團也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家在美國設立工廠的中國紡織企業。
過去,紡紗廠曾經是大規模低勞動力成本制造的縮影,高成本和低成本制造國家之間也曾有著涇渭分明的界線,現而今,這種清晰的界線已經開始模糊,紡織廠在美國的建立正是這種界線模糊的一部分。
和華為、聯想等高科技企業不同,中國的紡織行業多年來一直是被認為是低端產能外轉的領頭羊,轉移到越南、印度、印尼等國家固然常見,但最終將工廠設立在美國的卻并不多。
那么,科爾集團當年赴美投資建廠原因何在?現如今效益如何?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紡企在美投資建廠還可行性嗎?
落戶南卡羅來納州促其紡織業重生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蘭卡斯特縣曾是美國有名的紡織業重鎮。紡紗是當地的傳統行業。鼎盛時期,蘭卡斯特縣和周邊另外兩個縣組成的“紡織工業走廊”曾聚集20家紡織企業,但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當地紡織企業先后關停。隨著科爾集團投資2.18億美元在當地建廠,“紡織工業走廊”才再次煥發生機。蘭卡斯特縣招商局局長基思·滕內爾表示,該縣以“紡織技術走廊”作為賣點,進行招商引資,科爾集團給當地紡織業復興帶來了希望。
由于科爾集團的標桿效應,它的投資行為也帶動了中國和印度的其他一些紡織企業前去。科爾在南卡開工后不久,就有一家印染廠和一家棉布廠決定在它附近落戶。在蘭卡斯特縣的鄰縣切斯特縣,慈溪江南化纖有限公司也投資建設了一座4500萬美元的工廠,利用回收的塑料瓶生產聚酯短纖維。當前,已有多家我國企業在南卡州投資,中國成為該州第二大投資來源國。 2015年,科爾集團在當地投建的紡紗廠開始試運行。在2.14萬平方米的紡紗廠內,巨大的機器可以將棉花的種子和塵土剔除,將這些毛絮送入梳棉機,梳棉機再把它們整理成長長的粗棉,然后工人們把棉條放入紡紗機,紡成一卷一卷的紗線。工廠利用南卡州地處美棉花產區中心位置的優勢,生產工業棉紗。產品一部分運回中國銷售,另一部分供應美國本地和周邊市場。提及科爾選擇美國設廠的原因,集團負責人黃國剛曾這樣回答:“美國是世界第三大產棉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棉花資源豐富。當地棉價和國內棉價的價差大約在每噸5000元左右。雖然美國人力要比國內高出很多,但平均下來,每年的棉花原材料就可以省下7.5億元。”顯而易見,我國的人力成本優勢已經無法抵消其他的成本考量。不只是原料,當地的電費、土地成本也是優勢之一。科爾工廠負責人王可介紹說,南卡的電費比中國便宜一半以上,棉花便宜近一半。土地成本低,我們在美國買了880畝地,每畝成本不到1萬美金,且選擇的是地段比較好的地方,如果地域要求不高還可以免費贈送,而且美國融資成本較低。
打開美國市場讓產品有利可圖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紡紗業在中國的成本比在美國高出30%。當前,科爾在美紡紗廠主要享受稅收減免與用工補貼的優惠政策,據了解,紡紗廠100%使用當地的棉花,用棉花也有相應的補貼 當前,科爾在美紡紗廠可實現自動化生產,32條生產線每天能產出約85噸的紗線。經過幾年發展,如今科爾的產品有70%~80%在當地銷售,產品效益也更可觀。 回看當初大膽赴美投資,科爾集團董事長朱善慶表示:“當時我們走出去,就是希望尋找更大的市場與平臺。我們算了一筆賬,美國棉紗沒有配額限制,相交國內成本更低,能實現盈利目標。不過由于剛開始對市場不了解,采取的措施是美國生產,轉銷國內。幸運的是,通過這幾年的積累和發展,我們慢慢打開了美國市場,目前生產的產品有70%~80%在當地銷售,這樣的好處是成本降低的同時,售價更高,利潤空間更大。現在我們二期新的車間還沒正式投產,就已經供不應求,商家早在幾個月前就下訂單了,現在來看我們走出去投資是正確的。 中國紡企在美國投資建廠具有競爭力嗎?關于這一點,科爾實踐出真知。“我們去投資了之后發現,氣流紡在美國市場不大、競爭激烈,但是相反環錠紡能耗大、工藝復雜,最關鍵的是用工多,在美國本土工廠幾乎沒有,主要靠從中國、越南、南美洲進口,我們在本地生產就非常有優勢。所以我們第2個車間是有的放矢,根據美國市場需要換成環錠紡。為了規避用人成本高的問題,我們采用全球最先進最新的全流程自動化生產設備,增加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品質,所以在環錠紡這塊我們還是有信心的。”朱善慶說。 關于國內紡企“走出去”,業內專家認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對外投資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制造基地布局模式,即在當地投資建廠進行生產,這種模式主要位于東南亞和南亞,比如中國企業在越南投資了250萬紗錠,柬埔寨有70%的服裝廠是中國投資的;另一種是價值鏈整合模式,通過并購對產業鏈兩端的原料資源、設計研發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全球范圍內的延伸和掌控。 吸引中國企業去美國投資的主要動力在于目的地國的法律政策、稅收和貿易政策,“中國紡織品服裝行業在美國投資量不多,但也很有代表性。”專家表示,比如科爾集團利用南卡羅來納州的投資優惠政策,在南卡州建立一個紡紗廠;而作為中國阿迪達斯最大供應商的蘇州天源服裝有限公司,在美國阿肯色州投資2000萬美元,主要是為了建設全自動化、智能化的服裝廠。
貿易摩擦讓紡企投資更謹慎
與幾年前不同,如今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讓紡企對外投資變得更加謹慎。但對于科爾集團來說,幾年前的赴美投資也是挑戰與機遇共存。
“比如,勞動力成本差的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每個員工每年差價小于16萬元;在美的廠房建筑成本更高,國內1500元/平方,美國近4000元/平方;簽證難以辦下來,我們想派一些技術安裝和管理人員過去,但美國要求必須是美國工人不能完成的才可以給工作簽證;語言不通,美國只有0.9%的人會講中文,且聚集在加州等經濟發達區,交流有問題,招人成本很高。”朱善慶介紹道。 對此,專家認為,中國企業投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是文化問題和員工隊伍的本土化問題。如果在美國或者歐洲等地投資,需要重視文化的差異,因為這會導致思維方式的不同,溝通起來會比較費時費事,在投資并購的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問題和誤解。而且在投資后的生產過程中,也需要考慮當地的情況來運營,否則可能會導致投資的失敗。 那么如今赴美投資,優勢還有多少?曾將多家紡織企業引進南卡建廠、現已為佐治亞州做中國項目招商引資工作的林新偉說,據他觀察,2009年美國制造業生產成本約是中國的12倍,2012年縮小到5~6倍,2015年大約是3倍。2017年已經相差無幾。“總得來說,雖然美國有低廉的能源和土地價格,但中國傳統制造業產業鏈非常完整,綜合優勢依然明顯。”林新偉說。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加劇,專家認為,互相加征的關稅對紡織行業的影響也在逐漸顯現。那些國內有工廠,美國也有布局的企業受到影響較小。在一帶一路國家建廠的可以通過調整產能布局,盡量減少爭端帶來的影響,降低風險。只在國內有工廠的企業預計會慢慢退出美國市場,或將工廠轉移到國外。但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美國對中方未來投資的審批將更加嚴苛,這也促使企業家在考慮赴美投資時更加審慎,同時帶動一部分投資更多轉向東南亞國家,而這也將對萎縮的美國紡織服裝產業產生不小影響。 對于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朱善慶認為總體風險對科爾來說是可控的。除了加強“內功”建設,更好的應對中美貿易帶來的風險與挑戰之外,未來有著兩方面的計劃:一是繼續追加投資,擴大其生產規模,豐富產品種類,在三期工廠增加環紡全棉或混紡產品,增加在美的影響力;二是聯合優質企業在美建設工業園區,解決大量就業,增加中資企業的地位,目前科爾已與南卡州郡政府達成意向,項目積極進行規劃與籌建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