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春節前減少原料囤貨 對年后紡織、聚酯行情產生怎樣影響
最近,小編與家里開織造工廠的小伙伴小王在閑聊,說到了年底放假備貨的問題。小王說,他們今年年底的時候放假應該會提前,原料可能也只準備囤半個月了,比往年一個月的量減少了一半。
織造廠家為什么選擇在節前備貨
和放假、討債一樣,年底備貨是織造企業每年過年以前的一個“常規操作”,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可這個“歷史”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開年就漲價,聚酯原料每年都是這樣
對織造企業來說,原料價格占了產品成本的絕大部分,是影響坯布價格、利潤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因此,紡織人會對原料價格的變動異常敏感。
在經過那么多年的生產經營以后,紡織人對原料價格變化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經驗——年后聚酯原料會漲價。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小編特地翻箱倒柜,找出了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滌綸長絲的價格變化數據。果然,在每年過年放假回來以后,滌絲的價格都會存在一波漲勢。

>>>>開年事情繁雜,需要原料早日安排生產
每年年后恢復生產對每個織造企業都是一件麻煩事。如今招工難、招工貴已經成了紡織市場的一個普遍現象,尤其是一些熟練的擋車工、保全工等一些技術工種,所有織造企業都需要,但市場上又奇缺。
因此,當開年以后紡織企業一般都會把極大的精力放到招工中,除了招工以外,接單、安排生產等繁瑣的事情都是開年以后當務之急的。購買原料作為生產的前置環節,自然是越早越好。
小劇場
有一家新開不滿一年的織造工廠在年后準備開工,因為沒有經驗或者資金緊張,老板沒有在年前囤原料的意識,結果到了開年要生產了發現剩下的原料不多了,老板一邊在艱難地招工人,一邊看著飛漲的滌絲價格,打電話去滌絲廠有些廠家還捂盤惜售。紡織老板心里在滴血,決定從此以后每年過年放假前都要囤一批原料。
今年的紡織市場環境,懂的都懂
但是今年這種情況或許會與前兩年有些區別。
今年的行情真的是“懂的都懂”,終端需求不足,原料、坯布價格一直跌,織造市場常規產品庫存“突破天際”,更重要的是織造企業資金鏈非常緊張。
在這樣的情況下,拋貨成了紡織企業的一種常規的操作:沒錢買原料了?拋貨!沒錢發工資了?拋貨!沒錢交水電了?拋貨!庫存太多堆不下了?還是拋貨……
一邊買原料生產,一邊把生產出來的產品拋掉維持生產已經成了一部分織造企業的“常規操作”,當幾乎所有的流動資金都變成庫存的時候,這種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
再說回原料價格的問題,今年的原料價格用一個“跌”字就可以形容。
PTA價格從7月開始一路走低,如今已經跌到了4700元/噸附近,創下3年來新低。

滌綸長絲價格也不遑多讓,POY150D/144F的價格如今也跌到了7000元/噸上下。

這樣的價格走勢讓市場失去了對聚酯原料的信心,織造企業如今普遍的原料購買策略都是隨買隨用,購買周期基本都壓縮到了一個星期以內,就怕買了原料以后它的價格又降了。
再加上從11月開始的PTA新裝置投產潮,市場對聚酯原料價格進一步看空,“過年以后聚酯原料漲價”這一紡織企業節前囤原料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如今變成了一個不確定的事件。
如果織造企業不囤原料,市場將會怎樣?
受織造企業常規產品庫存過高,資金鏈緊張以及聚酯原料被看空等因素影響,今年的紡織企業節前是否會囤原料,會囤多少原料成為了一個未知數。
這里就做一個假設,如果紡織企業節前減少原料的囤貨量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那對年后的紡織、聚酯行情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原料庫存高企
據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顯示,去年過年之前的那波節前備貨行情給聚酯工廠去掉了10天左右的庫存,即使這樣年后因為買氣不暢聚酯工廠平均庫存依然提升到高位。如果按照今年的行情,明年開年聚酯工廠的庫存累積將會遠超今年。

>>>>原料價格下跌
今年開年時聚酯工廠的高庫存非常嚴重地打壓了滌絲價格,當時行情還未表現出頹勢,PTA依然強勢,但就是因為滌絲庫存高,價格、利潤就漲不上去。如果明年聚酯工廠的庫存比去年還高,在PTA價格下跌如此多的情況下,明年開年滌絲價格不容樂觀。
>>>>織造企業或繼續累庫存
現在織造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庫存坯布隨著原料價格下跌不斷貶值,導致貿易商不愿意囤貨,庫存的重擔就都壓在了織造企業身上。一旦明年開年原料價格再繼續下跌,市場需求一下子又沒有起來,織造企業的庫存很有可能會繼續積累,然后繼續今年下半年開始的惡性循環局面。
如果這種現象真的發生了,那明年年初的那段時間或許會變成今年下半年低迷行情的延續。這是紡織人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有很大的概率將成為現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