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垃圾回收實現變廢為寶 溫州探索紡織品類回收三方共贏
今年以來,垃圾分類在全國掀起熱潮。11月19日,溫州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推進會議,謀劃了一張清晰、明確的生活垃圾分類推進線路圖: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日前,溫州多個小區也開始了垃圾分類的積極探索。
不過,很多居民可能沒有意識到,其實他們在垃圾分類熱潮來臨之前,就已經在小區里接觸過垃圾分類了——這就是前些年出現在溫州市民眼前的“衣物回收箱”。連日來,隨著天氣轉涼、衣服換季的到來,溫州街頭、小區角落,這些回收箱又熱鬧起來了。
衣物回收箱群眾身邊的“垃圾分類站”
“垃圾分類是什么?我最近才聽得比較多,但是舊衣服我一直有往這里丟。這算不算垃圾分類?”11月21日,家住溫州市中心垟兒路的李老伯,正帶著一包衣服,準備投進小區的衣物回收箱。
對于衣物回收箱,很多溫州市民都不陌生。早在2015年,溫州市區就出現了第一批回收箱。那時候,衣物回收箱上往往打著“愛心牌”,衣物通過愛心公益組織回收后,運往貧困地區。
比起普通市民,溫州市鹿城區五馬街道黎明西路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潘寶翠對此更有感悟:“往年逢年過節,很多居民會把衣服送到社區來,讓我們想辦法去送人。其實,我們也挺為難的,整理、寄送都需要人手。舊衣服如果不及時處理,堆在路邊會影響市容市貌,清潔工處理起來也很麻煩,因為垃圾中轉站處理不了紡織類的垃圾,纏繞到中轉站的機器里,機器都會停工。后來出現了回收箱,算是解決了我們的一個難題。這項工作,我們一定是大力支持的!”
在潘寶翠看來,衣物回收箱承載了一個很大的功能:紡織類垃圾的分類處理。
部門引導規范紡織品類回收利用
不過,也會有些市民毫不在意,將廢舊衣物與其他垃圾一起堆放。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市民丟棄的衣物,加上窗簾被褥之類的東西,每個家庭約在10~15斤。通過調研,有關單位發現,到了換季的時候,留意一下居民區的垃圾桶,就能找到不少衣服。
其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美好生態環境,溫州一直在探索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18年5月25日,溫州市還專門出臺了《溫州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對于紡織品類回收做出了新的規定:規范紡織品類回收利用,制定舊衣物回收箱樣式標準,對舊衣物回收企業進行登記備案,對舊衣物回收箱布局進行統籌安排。同時,培育一批再生資源回收龍頭企業。
方案還提出,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政府主體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所需資金,強化公共機構和企業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提高市民認知度、參與度。
不少人認為,隨著舊衣物回收和生態環境工作的推進,舊衣物回收也逐漸從純粹的“愛心捐贈”轉向“紡織品類回收”。政府會盡力促成民間資本進入紡織品類回收利用產業。
企業探索尋找資源再利用新途徑
溫州善愛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積極響應政府部門號召,從事紡織品類回收利用的企業代表之一。
據溫州善愛再生資源負責人謝芬介紹,為了將紡織品類回收工作盡快形成體系,同時積極探索紡織品類回收工作在溫州的推廣,兼并了3家公司,目前在溫州市區范圍投放的紡織品類回收箱達到1000多個。
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扶持,另外一方面是企業的積極投入,同時還需要市民的廣泛參與。對于小區里面擺放的衣物回收箱,有的市民已經養成了將廢舊衣物投入回收箱的習慣,也有小部分市民則對衣物回收工作并不配合,甚至會做出破壞回收箱的舉動。
如果這些紡織物無法進入回收體系,那么意味著他們將與其他垃圾一并被處理:焚燒、填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他們的再生價值也無法得到體現,本來他們可以用來送給有需要的人們;也可以用來進行分解,作為原材料,進入再加工環節。
對于回收的衣服,溫州善愛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有自己的運行模式和規定:舊衣回收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公司必須從回收物中挑選出質量較好的衣服,送給有需要的特殊人群。同時,將能夠回收的舊衣物進行歸類、分揀。
相關工作人員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衣物回收帶來的好處,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意識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鹿城區人大法工委主任謝品偉說:“國家、民眾對于環保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在紡織物回收這個問題上,一方面要做好減量化,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資源再生工作。我很看好這個新興的行業,呼吁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也呼吁民眾關注、支持這項工作。”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于廢舊紡織品的處理,除了小部分回收再利用外,大部分仍然是焚燒和填埋。也有一些企業,開始使用化學循環再生技術處理紡織類垃圾。垃圾分類的推進,將促進廢舊紡織品成為新興行業。但是,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的難點也很明顯:缺乏完整的回收體系、分揀、集散等產業鏈與之匹配,另外收集、運輸、消毒、分解等環節,都會產生很大的成本。
當人們都把廢舊衣物送到回收箱,一座城市的紡織物回收系統才能更有效地運轉。能達到政府、企業、民眾多方共贏的效果,讓城市的未來更有序、更干凈。因此人們用8個字形容廢舊紡織品再生行業:未來可期,任重道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