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設備管理評價導則》中紡聯團體標準審定會召開
當前,設備管理面對設備自動化、過程信息化、管理精益化、組織敏捷化、運行智能化等生產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挑戰。設備管理要提升,要適應生產技術發展的要求,標準是最好的應對途徑。用精益思想經營管理好設備資產,發揮最大效益至關重要。同時,還可以縮小我國與國際先進設備管理水平的差距(特別是在創新、精益、價值等理念),以改善企業管理,實現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雙輪驅動”協調同步發展。

12月5日的北京,寒意正濃,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九層會議室里的討論卻如火如荼且專業認真,來自生產企業、行業協會、工程學會、院校、質量監督管理組織等相關方專家及企業代表近30人,對 中紡聯團體標準《紡織行業設備管理評價導則》( 簡稱《導則》)進行審定。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中紡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孫錫敏主持了審定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華珊出席會議。

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雒書華作為專家組組長主持專家審定環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處長王玉琦介紹了《導則》編制情況。
“設備管理是企業安全生產、綠色生產、節能降耗、品質保障的重要支柱,是滿足企業產能、品種、成本、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要求的重要保證。曾為紡織企業設備維修、保養奠定了良好基礎的1988年編制的《紡織企業設備管理制度》,面對設備壽命周期管理,及快速發展的先進技術裝備、特別是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模式已不適用,迫切需要建立涵蓋設備全壽命周期的設備管理體系,引導企業更好的管理設備,提升設備管理水平,提高設備資產運行效率,增強企業設備管理競爭力。”王玉琦在介紹《導則》編制的背景時說。
“回望我國設備管理工作的歷史沿襲,從1987年7月28日,國務院發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交通企業設備管理條列》,到1988年8月22日發布(10月1日起施行)《紡織工業企業設備管理制度》,到2009年9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紡織企業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盡管都對設備管理工作進行了規范指導,但到目前止都沒有同類的管理標準,因此 《導則》的制定是自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成立來的第一個設備管理標準,也將實現我國紡織行業生產管理類標準零的突破。”王玉琦說。
據王玉琦介紹,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負責牽頭組織《導則》的編寫工作,自2016年3月起,從提出編寫《導則》、申報團體標準、組建《導則》編委會、確定編寫原則及框架、專家研討會、《導則》初稿及試套、《導則》征求意見稿到送審稿,在此過程中,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岜山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參與進來。編委會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參照有關標準,學習借鑒國內外設備管理先進理念和相關信息,不斷調整編寫思路及評價模式,歷經三年編寫完成了《導則》。《導則》最終以16個關鍵管理要素涵蓋了對設備生命周期的過程管理要求;針對企業設備管理的薄弱環節、未被重視的環節,在評價指南中都明確提出了要求。如知識管理、設備管理體系管控等。《導則》(征求意見稿)在紡織企業中試套、向專家和相關單位征求意見,獲得了中肯的意見建議,編委會客觀的采納意見并修改,采納率達96%。
與會代表聽取標準起草小組有關任務來源、標準起草及征求意見等過程的介紹后,對標準(送審稿)逐條進行了認真討論和審查,并提出了相關的修改意見,會議一致通過《紡織行業設備管理評價導則》團體標準的審定。與會專家們認為:
該標準以《導則》形式規定了設備管理評價技術要求,具有以下創新性:《導則》融入了“精益思想、TPM管理”等現代管理理念,建立了具有紡織行業特點的設備管理評價體系,評價要求提出了考量設備管理制度建設的定量指標及定性要求,突出了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知識管理等評價要點,評價結果以“管理成熟度”表示,便于企業在行業內橫向對標。
標準建立的設備管理與控制體系、關鍵要素評價重點及設備管理體系運行績效指標等清晰,各管理要素評價要求等條款表述清楚,相關技術及管理內容合理,可操作性強,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標準的制定將為推動紡織制造高質量發展,提升紡織設備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
會上, 孫錫敏表示,在當前紡織行業管理類標準空缺的背景下, 此團體標準顯得尤其重要。團標體現了市場的屬性是自愿的,市場放開后,標準是對經驗及技術成果最好的推廣手段,通過標準化的途徑,讓先進的管理經驗及技術成果推廣應用,從而提升設備管理水平,也體現了標準的價值所在,因此,很有必要做好《導則》團標工作。按照《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要求,團標要三稿三審,前期工作的一稿“征求意見稿”的工作結果比較理想,而二審是標準最關鍵的環節,今天請專家們對《導則》審定也是最重要的。對本標準的審定水平將取決于現場專家對設備管理的認定水平,請按照要求認真審定。
孫錫敏最后談到:專家們對《導則》進行了詳細評價,標準內容豐富, 下一步要對專家們提出的技術性偏差和編輯性的建議,盡快完善為報批稿。中紡聯團標委是一個重要的平臺,希望大家充分利用起來規范指導具體工作。
華珊在總結發言時表示,由產業部牽頭組織的《導則》團標工作,因是管理類標準不同于產品類技術標準,具有其獨特性。編寫團隊在摸索中不斷創新思路和編寫模式,可感受到工作過程的難度,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來,得到了行業重點企業領導及相關領域專家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今天,由各領域優秀的企業及專家代表對《導則》進行了認真審定,對前一階段性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這也是在孫錫敏主任支持和指導下、編寫委員會委員和專家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接下來任務還很重,需要繼續完善《導則》并達到團標發布的要求,做好《導則》宣貫等推進工作,使《導則》真正發揮用標準引導企業設備管理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