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紡機生產經營座談會探討2020年高質量發展之道
12月10日, 2020年度全國紡織機械行業生產經營工作座談會在西安市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名譽會長王樹田,會長顧平,總工程師李毅,副會長劉松、趙曉剛、侯曦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 100多名紡機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共同分析市場形勢和發展趨勢,探討未來發展方向。
高勇詳細分析了紡織行業發展趨勢,他表示,受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多變等因素影響,紡織行業進入低速增長期,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由之路。紡織行業科技、綠色、時尚的新定位,與紡織機械密切相關。尤其是科技發展中,發展智能化、高新纖維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都與紡機業直接相關。他提醒紡機企業,對于行業發展趨勢要有準確把握,助力行業升級改造是紡機企業的主要使命,對于一些批量小的小品類紡織機械應給予更多關注。與此同時, 紡機企業自身的改造提升也不容忽視。 今年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組織參觀了不少歐洲紡機企業,可以看到國內紡機企業這方面的差距在拉大,應當引起重視。
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田福海在致辭中介紹了 陜西紡織業發展狀況。 他表示,希望紡機企業與紡織企業團結一致,資源共享,共同實現優質發展。
壓力加大
主營業務收入現負增長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劉松詳細分析了 當前紡機行業市場形勢和發展趨勢。
2019年前三季度,在全球經濟總體放緩、貿易環境風險上升、紡織內外銷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紡機行業發展下行壓力不減,主要經濟指標波動態勢依舊,出口市場保持微弱增長。 行業企業圍繞高質量發展,降本提質,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不斷加強信心迎接各種挑戰。
2019年1~9月, 668家規模以上紡機企業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45.2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79%,增幅較去年同期減少6.86個百分點。 資產總額為1050.2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25%。
2019年1~9月, 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43.5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73%,營業收入利潤率6.75%,比去年同期降低1.45個百分點。 虧損企業損額為3.5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89%:虧損面為19.16%,比去年同期擴大4.05個百分點。
2019年1~9月, 紡織機械出口28.4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2%;進口25.91億美元,同比減少5.87%。
2019年1~9月, 中國紡機協會跟蹤重點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82.8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6%;實現利潤總額為34.4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3.22%。
中國紡機協會10月份對84家紡機企業進行了2019年前三季度經營情況調查,從匯總結果來看, 80%的企業認為2019年前三季度的行業形勢符合預期,多數企業對于四季度的預期趨于謹慎。
受市場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2019年前三季度被調查企業開拓新產品市場進度較上半年稍有提高,平均來看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32.28%。
總體來看, 2019年前三季度企業訂單減少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較2019年上半年有所降低,稍好于上半年預期情況;國外訂單較去年同期壓力加大,較上半年變化幅度較小。其中織造機械企業和針織機械企業訂單持平或減少的情況較為明顯。
過好“緊日子”
保持正能量
對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王樹田分析認為, 從2018年以來,國內GDP增長趨緩,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中美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增多,未來難以預期。另外,當前在市場資源配置上,政府主導比例加大,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從紡織行業和紡機行業發展形勢來看,受紡織市場需求低迷影響,紡機行業也開始出現負增長。
對于未來發展,王樹田表示,ITMA 2019展會讓大家看到自身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在結構調整和制造水平、產品質量提升上仍然需要下大力氣。他同時提醒紡機企業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同行企業間市場競爭關系,謹防壓價競銷破壞市場競爭秩序。 同時在發展重點上,關注國內城市圈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這些都與紡機業發展有密切關系。
展望2020年, 王樹田預計紡機企業仍然要過緊日子,他勉勵企業認真總結企業成長之路,對未來充滿信心。
劉松也表示,展望行業未來形勢,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周期性問題與結構性矛盾疊加,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紡織行業出口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內需市場潛力有待挖掘,企業投資意愿依舊謹慎。預期紡機行業面臨的市場壓力不減,外銷市場表現要好于內銷市場,產銷總體趨緩,而化纖及非織造布機械市場仍保持增長態勢。
雖然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但隨著“六穩”政策的落地和顯效,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將增多。一是穩消費政策頻出,助力消費平穩增長,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等多個穩消費政策,這有利于破除消費障礙,提高居民消費意愿。二是逆周期貨幣調控政策的顯效,貨幣擴張動能增強,三是人民幣匯率企穩因素增多。穩定消費與投資需求,是支撐紡織和紡機行業平穩運行的重要動力。應對內外市場環境,紡機行業將繼續聚焦于高質量發展加強創新研發,進一步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提高行業發展韌性。
同心協力
開拓海外紡機市場
在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開拓海外市場就成為紡機企業的發展重點。
中國恒天立信國際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助理黃俊華就企業開拓全球市場及國際化布局的經驗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每個國家的市場都不相同,應從宏觀和中長期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詳細了解和分析,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在拓展海外市場時要考慮企業統一作業需要和市場響應能力,合理安排人員,同時供應鏈要深度協調。
無錫宏源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暾分析了 加彈機市場。 近年來,POY紡絲能力增長較快,并且未來仍保持增長趨勢。化纖紡絲呈現產地集中化,生產廠家規模化的趨勢。當前國內加彈機市場下滑,而國外市場潛力較大。例如,埃及勞動力成本低,加彈廠少,離歐洲距離近,目前政局較穩定,經濟正復蘇,受一帶一路影響,對埃投資增加,市場有后勁。
據介紹,在國際市場布局方面,宏源科技公司利用展會、傳媒、走訪等,提高企業知名度;利用進出口平臺,拓展相關領域產品銷售,做大出口;推行地域全額承包制,激勵業務人員積極性;完善地域代理制度,利用屬地資源優勢,廣開銷售渠道,改進售后服務體系,改變服務周期長、成本高現狀。
江蘇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國際貿易總監戚大文介紹了 宋和宋國外市場發展歷程。 從2003年開始,經過10多年深入市場調研,市場開發,宋和宋在重點市場上,建立分公司或辦事處。以辦事處為點,以經銷商為線,構筑了越來越大、越來越緊密的銷售服務網絡。宋和宋2017年的出口額為1500萬美元,2018年出口額已經突破2500萬美元,2019年預計可達到3000萬美元。
戚大文表示,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和紡織業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同一國家不同的地區發展水平也不一樣。有的地方發展水平高,對紡機的速度效率負載等要求也高。有的地方發展水平很低,只能夠購買低成本、廉價的產品。宋和宋目前出口產品,以高端高速機型為主。但低端低成本機型的市場也逐年擴大。所以宋和宋的產品和市場定位也是根據市場、品種的不同而進行差異化安排。
同時,宋和宋堅持提供優異的品質和服務,為客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提高客戶忠誠度。
西安德高印染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楚建安分享了 對開拓國際市場的思考。 他表示,有競爭力的產品是開拓國際市場的基石。技術要瞄準國際先進,產品緊隨市場需求,以學習創新謀求突破,敢為人先才能贏得市場。他提出,紡機企業應借船出海合作共贏拓展海外渠道,借“中國紡織機械”的國際大船,借國內先進企業成熟的渠道,合作共贏開拓海外市場。
本次會議還同時召開了 紡紗、織造、針織、印染和化纖及非織造等各分組研討會。 與會人員就各自企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2020年紡機市場走勢和發展方向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今年以來,隨著紡織各行業需求分化,紡機各細分行業的市場銷售情況也各有不同。大家就紡紗機械、針織機械、織造機械、印染及后整理機械、化纖機械和非織造機械市場情況進行了分析和交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