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昨日起,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
2月15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經國務院同意,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具體截止時間另行通知。
據了解,此次免費范圍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經依法批準設置的所有收費公路(含收費橋梁和隧道);免費對象為依法通行收費公路的所有車輛。其中,聯網收費高速公路以車輛駛離出口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開放式收費的高速公路和普通收費公路以車輛通過收費站收費車道的時間為準。
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明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收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的具體工作,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負責統一組織實施。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方案,落實責任,細化措施,加強公路保通保暢,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返程會現高峰嗎?◆◆
2月15日14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由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民航局、國鐵集團負責人介紹春運返程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春運客流同比下降45%,不會出現傳統意義上的返程高峰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據統計,1月25日至2月14日全國共發送旅客2.83億人次,日均1348萬人次,同比分別下降82.3%,僅為春運客流的六分之一。受疫情影響,預計今年春運40天客流將同比下降45%。
劉小明表示,今年的春運返程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高峰,不會出現往年多重客流疊加的客流高峰現象,峰值大概在1500萬人次,為日常客運量的五分之一。
未來一段時間,主要是農民工返崗和學生返校客流,公務商務客流較少、旅游客流很少。預計2月底前客流以農民工返崗流為主。綜合判斷,農民工返程客運量約為3億人次,到目前已經返程約8000萬人次,到2月底將要返程約1.2億人次,3月以后返程約1億多人次。預測待返校的學生客運量約為1億人次,學生返程時間將根據開學時間確定。
中外航空公司共辦理退票2000萬張
民航局副局長李健表示,從1月25日至2月14日,民航日均運輸旅客量47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從1月21日開始,民航局連續四次發布免費退票政策,據統計,截至目前中外航空公司共辦理退票2000萬張,票面金額超200億元。
民航今后一段時間客流量特點:
①近期不會出現類似往年的返程高峰,現階段運力充足;
②返程客流流向類似往年;
③不會出現客流疊加現象。
面對疫情變化,許多旅客主動取消出行安排。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人員的出行已經提前返回,減少了后期返程壓力。后一段開學、復工客流,如果開學的時間進一步推遲,相關政策還將順延。
鐵路客座率將控制在50%左右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新表示,精準安排錯峰的返程運力,實行分散售票、不賣無座票,實施隔座售票,將客座率控制在50%左右。對于輸入和輸出地比較集中的勞務工的團體客流,還可以組織專列或者包車形式,確保有序的返程出行。
出行中發現發熱者怎么辦?
李文新:鐵路部門已建立一套發熱旅客應急處置流程,每趟列車預留一定席位作為隔離區。列車工作人員將立即對其隔離,及時將發熱旅客下交車站,進一步開展醫學篩查和治療。對發熱旅客活動區域進行消毒。若確診,第一時間向地方政府通報。
鐵路部門已下交發熱旅客956人,呼吁返程旅客戴口罩、少走動
李文新表示,返程防控措施包括:
①最大限度避免旅客聚集,從買票、進站、乘車、出站等全流程減少旅客聚集,盡量分散;
②加強發熱旅客的篩查與應急處置,目前已下交車上發熱旅客502趟次、596人;
③加強站車通風、消毒、保潔工作,加強鐵路職工自身的防護,對于超過37.3℃暫停上崗。
李文新也呼吁,旅客做好返程途中做好個人防護,少走動,戴口罩。
◆◆全國鐵路退票1.15億張◆◆
為防控疫情,鐵路和民航部門均推出了退改簽優惠政策。
鐵路方面,國鐵集團副總經理李文新介紹,今年春運期間已經累計退票1.15億張。李文新表示,近期鐵路不會出現返程高峰,到2月底前,最高峰日售票量為100萬張左右,不到往年十分之一。占總客流量20%的務工客流將成為近期主要旅客,共5600萬人農民工已經返程2900萬人,由于各地企業錯時復工復產,也不會形成高峰。
民航方面,民航局副局長李健介紹,今年已經連續4次發布民航免費退票政策,截至目前共退票超2000萬張,超過200億元。李健透露,相關政策有可能繼續后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