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熔噴布供應瓶頸,這些化纖企業為打通口罩產業鏈勇擔當!
我國疫情發展當前雖已趨于穩定,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各類口罩依然是緊缺的抗疫物資,但核心材料熔噴布供不應求的情況依然制約著我國口罩產能進一步提升。
近期,在位于東部地區的江蘇儀征市,晝夜不停地趕著工期,在緊急建設此前接到的承建8條熔噴布生產線任務的同時,國企儀征化纖又接到了新任務,增加建設熔噴布生產線。在位于西南地區的四川宜賓,另一家國企絲麗雅集團已經成功地生產出了熔噴布。不止如此。抗疫當前,海斯摩爾、絲麗雅等化纖企業還把產業鏈向下延伸,加入到生產口罩的大隊伍中。這些都體現了化纖企業高度的責任擔當。
總體來看,化纖行業整體的復工復產目前正在穩步、有序推進,市場秩序正在逐步恢復中。
儀征化纖
新增加4條熔噴布生產線建設
3月10日,中國石化宣布,為進一步增強市場保供能力、平抑原材料價格,在前期緊急上馬10條熔噴布生產線、產能為18噸/天的基礎上,在燕山石化和儀征化纖再增加6條生產線,以增加12噸/天的熔噴布產能。這些熔噴布生產線預計5月底全部投產,屆時,中國石化將形成30噸/天的熔噴布產能。
中國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介紹,在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石化將積極增產熔噴布,并與地方政府和產業鏈協作企業聯手,穩定熔噴布價格,平抑目前過熱的市場預期。
這意味著,儀征化纖再增加4條熔噴布生產線,正在建設的熔噴布生產線達到12條。
3月10日17點,從上海發出的一臺進口風機運至儀征化纖,這是儀征化纖年產4000噸熔噴布項目第一臺關鍵設備到貨。3月11日凌晨3點,一輛滿載著38面低壓配電柜的貨車從上海抵達儀征化纖,比原計劃的時間提前到貨。
涉足熔噴布生產領域,儀征化纖從零起步。在接到中國石化前期下達的緊急任務后,2月24日,儀征化纖正式啟動8條熔噴布生產線的建設,舉全公司之力,迅速行動,特事特辦,邊交流、邊設計、邊采購、邊施工、邊培訓人員。
在當前的熔噴布項目建設中,最大的瓶頸是成套設備的交貨期長,主設備及外協設備涉及全國各地80多家設備供應廠家。對此,儀征化纖物資采購組與這些設備供應廠家進行逐家逐項對接,派出11個工作團隊專業技術人員深入主設備及外協設備廠家,對他們的生產制造進度進行督促、監造、催交、催運,實行現場辦公,及時協調、解決問題。
熔噴布項目的主設備是重中之中。在材料到位的情況下,正常生產制造一條熔噴布生產線需要兩個月的時間。2月25日,相關主設備廠家接到儀征化纖8條熔噴布生產線主設備的制造任務后,迅速成立項目領導組和“戰斗隊”,加班加點工作。儀征化纖在前期無法前往主設備制造現場的情況下,每天通過視頻對接進展,溝通關鍵設備設計和加工質量。
3月16日下午1點15分,在一輛警車的護航下,在中國石化儀征化纖物資采購中心一輛公務車的帶領下,一輛載著17.5噸重的熔噴布生產線主設備鋼平臺貨車,從儀征十五里墩高速出口向儀征化纖廠區急馳,到達儀征化纖熔噴布項目建設現場后,開始卸貨安裝。 這是儀征化纖熔噴布生產線主設備第一批到貨材料,比原計劃到貨時間提前十天,標志著儀征化纖熔噴布生產線已逐步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儀征化纖承建的所有熔噴布生產線預計將于4月15日后陸續建成,于5月底全部投產。
絲麗雅
熔噴布已投產配套自身口罩生產
宜賓絲麗雅集團3月11日對外宣布,公司緊急建設的一條嶄新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已正式投產運行。這也標志著絲麗雅向醫療衛生材料領域轉型邁出了關鍵一步。
絲麗雅集團是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龍頭企業之一,其產品既有長絲也有短纖。自疫情發生以來,絲麗雅借助自身產業優勢,積極響應宜賓市委市政府號召,全力投身疫情“阻擊戰”。
絲麗雅目前還建成投產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包含2條N95口罩生產線。本次新投產的熔噴布生產線就位于口罩生產線車間一端,為其口罩生產提供核心原材料配套。 麗雅新材料公司副總經理范賢珍介紹:“絲麗雅口罩生產線此前已建成投產,熔噴無紡布作為口罩最核心的內里材料,變得十分急需。自疫情發生以來,熔噴無紡布的市場價格進入快速跳升通道,一天一個價,甚至有錢也難買到。形勢倒逼,絲麗雅決定利用已有的無紡布產業基礎,打通口罩生產產業鏈,自建熔噴無紡布生產線。”
隨即, 麗雅新材料副總經理胡萬俊帶領設備采購小組迅速行動,經過多方周轉,終于采購到一臺熔噴設備,并在第一時間組織安裝、調試工作。但面對全新設備和工藝,不管是公司管理層還是技術人員都變成“新人”。
麗雅新材料公司技術員孫文沖臨時受命,加入項目組參與設備調試。“在設備到廠之前,我們連設備長什么樣子都不知道,工藝也是完全陌生的,大家都只能邊學邊摸索。加之是特殊時期,市場需求量大,時間緊迫,設備基本都是廠家緊急趕制出來的,這無疑又給新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增加了難度。”孫文沖介紹。
同時,生產線員工緊缺也是一大難題。為此,絲麗雅集團公司、海絲特公司等單位迅速組織各制造部、職能部室調配人員力量,支援熔噴布生產線建設和生產。
“雖然困難重重,但是靠著大家高強度的自我學習和摸索,從設備進廠到安裝調試,再到熔噴布順利試生產成功,我們只用了4天左右。”孫文沖感慨道。
從整個過程看,絲麗雅2月3日開始修建熔噴無紡布廠房,2月27日設備到場,3月2日試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3月8日,其熔噴布日產量突破1噸。
另據了解,絲麗雅擬建的另一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將于4月底完成設備采購。屆時,其熔噴無紡布除了能夠滿足企業自身生產口罩的需求,還可對外銷售。此外,與口罩生產線配套的紡粘無紡布和復合無紡布生產線也正在緊張建設中。
海斯摩爾
部分口罩設備調試完畢加緊投產
殼聚糖纖維是位于山東泰安的 海斯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身上最閃亮的“招牌”。 該纖維具有抑菌、抗菌、消炎、止血、鎮痛等良好的功能性,是生產抗疫防護物資的一種重要原材料。自疫情發生以來,泰安市醫用口罩缺口較大,當地工信部及時對眾多企業進行綜合摸排。海斯摩爾被列為泰安市戰略防疫重點物資供應單位,于2月1日接到生產口罩的任務。
海斯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廣敏介紹:“接到任務后,公司立刻籌劃準備,開始著手采購紡粘布、醫用級DFE99熔噴布、耳帶、鼻梁條等生產口罩需要的原材料,并抓緊在廣州口罩設備生產基地采購到口罩生產設備。”
從海斯摩爾自身的情況看,公司旗下原本就有 山東海斯摩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有一批專業的從業人員和10萬級以上的GMP車間。不過,由于任務緊急,公司還是需要在短時間內克服多個現實困難。
“為了完成防疫物資的上線和生產任務,公司在既有資源基礎上,新投入了5500萬元,并通過相關協會的物資對接群、政府調撥、自行采購等多種方式和途徑,一一解決了采購難的問題。同時,因采購比較集中,在資金占用方面也有一定壓力,但我們舉全公司之力,把資金向防疫物資生產上傾斜。”胡廣敏說。
事實上,為了保障醫用口罩生產能盡快落實,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也給予了大力支撐。
對此,胡廣敏介紹, 海斯摩爾的“醫療防護材料及制品產業化項目”被納入山東省“補短板強弱項重點項目”,申報了山東省發改委“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2月16日,泰安市市場監管局積極協調山東省藥監局,為企業開辟了應急審批“綠色通道”。 進入“綠色通道”的山東海斯摩爾醫療器械公司于2月26日取得了醫療器械注冊證和生產許可證,僅用了10天時間。
此外,當地市縣各級藥品監管部門還指導企業的口罩產品生產檢驗,并減免檢測費用。這都保證了海斯摩爾能盡快生產出合格的醫用口罩產品。
截至3月13日,海斯摩爾的部分口罩設備已調試完畢,其設備全部上線后,公司可日產醫用口罩百萬片。
“殼聚糖纖維及其制品始終是公司的核心業務。但疫情當前, 公司的當務之急是急國家之所急,研究國家之所需,所以,公司上半年的發展重心,是將研發和生產的重點轉移到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上面來,及時做好調整,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談及企業上半年的發展思路,胡廣敏這樣說。
化纖行業
市 場秩序 正在逐步有序恢復
從紡織全產業鏈情況看,自節后復工復產以來,化纖作為上游原料行業之一,復工復工率整體好于其下游的織造行業。
在聚酯行業開工率方面,來自卓創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 3月11日,PX為78.67%,PTA為86.83%,聚酯為70.64%;3月12日,PX為78.67%,PTA為78.03%,聚酯為71.32%。
在PTA環節,近期各廠依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裝置負荷。3月11日,儀征化纖一套年產35萬噸的PTA裝置重啟,該裝置于2月5日起停產;3月10日,華東地區一套年產220萬噸的PTA裝置重啟,其3月12日的負荷約為5成。但3月10日,西南地區一套年產90萬噸的PTA裝置停車檢修,重啟時間待定。自今年1月起,我國PTA的名義產能約為5822萬噸,相較去年年底,新增了中泰化學年產120萬噸和恒力石化4號線年產250萬噸的產能。目前,恒力石化4號線裝置產能達到滿負荷。
各類型化纖企業的復工復產率近日來逐漸提升。 浙江佳寶新纖維集團位于紹興馬海工業園區,年產滌綸長絲50萬噸、聚酯產品40萬噸。截至3月13日,除了100多名湖北籍員工,佳寶其余員工已基本到齊,整體復工率達90%以上;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主營再生滌綸,已實現100%復工復產。江浙地區一家年產能為5萬噸的滌綸加彈絲企業自2月20日開始復工,3月1日其復工率約為50%,3月13日其裝置開機率已達9成。主營再生滌綸的 海鹽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有1000多名員工,截至3月13日,其員工已全部復工,復產率約為80%。 該公司總經理陳浩表示:“考慮到當前市場行情的下行壓力,公司暫不考慮增產。”
從聚酯市場產銷率看,依據卓創資訊統計,江浙一帶織造行業的開工率逐日提升,3月10日為53%,3月11日約為64.5%,3月12日為67.8%。在此背景下,聚酯行業的產銷率出現波動狀態。聚酯切片3月10日的產銷率約為31%,3月11日升至91%附近,3月12日為45%;滌綸長絲3月10日的產銷率約為24.5%,3月11日升至120%附近,3月12日為36.8%;滌綸短纖3月10日的產銷率約為24.17%,3月11日為42.5%,3月12日為43.8%。
談及聚酯市場近期的整體走勢,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原油市場出現“黑天鵝”事件,國際油價大幅下挫,我國聚酯產品價格處于低位。從3月11日開始,聚酯下游織造行業開工率有所提升,聚酯工廠開始積極賣空。滌綸長絲3月11日產銷率忽然大升,是因為POY三大主流工廠促銷。總體看,國外疫情目前仍在升級,市場整體情緒受到影響,我國聚酯市場何時恢復至正常狀態仍待觀察。
從錦綸行業整體情況看,3月9日~3月13日,錦綸市場平淡,企業多處于“保本微利”狀態,整體開工率約為74%。而錦綸下游的花邊圓機復工率整體在30%~60%之間,經編包紗行業整體開工率在50%~70%之間。
氨綸是生產口罩耳帶的主要材料。自2月底開始,國內很多氨綸生產企業的裝置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近期,從氨綸行業整體情況看,受口罩防護用市場對氨綸的需求仍比較旺盛支撐,氨綸市場較為平穩,產銷率基本處于均衡狀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