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這家建廠64年的中國棉紡行業排頭兵,獲2億土地出讓補償款
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山北明”)6月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原第五分公司廠區土地于2019年12月24日公開出讓,受讓人為北京中海地產有限公司,成交價款20.11億元。
常山北明與石家莊市土地儲備中心簽署的《企、事業單位國有土地使用權收購(回)合同》中約定:“根據相關要求并按照相關規定的土地補償標準給予土地補償,即按照土地出讓總價款的60%對企業進行補償,補償費用包括土地及地上建(構)筑物等補償費用,不再另行計提基金(如遇及特殊情況,基金總額超過總價款數40%,超過部分從企業補償中扣除)。
在企業應得土地補償金(土地出讓總價款的60%)中扣除已支付的土地補償費201494700元整及利息(利息以財政部門認定的數額為準)及其他費用。
常山北明今天收到石家莊市土地儲備中心支付的部分土地補償金2億元,根據相關規定,該筆政策資金將先計入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常山北明預計計入2020年度當期損益的金額為2億元,該補助資金將對公司2020年度利潤產生積極影響。
此前常山北明發布的公告顯示,出讓的地塊位于建設北大街以東、華北路(規劃路)以南、外貿街以西、華南路(規劃路)以北,建設北大街185號。土地面積為76475.91平方米(含托幼用地3780平方米)。土地用途為住宅和教育用地,容積率小于2.5,大于1.0,土地出讓年限住宅為70年,教育50年,商品住房小區配建保障性住房比例為項目住宅總建筑面積的5%,由房地產開發企業無償交付給政府。
記者此前報道,常山北明原名為“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本是一家主營紡織品的公司。2017年10月,常山股份正式更名為常山北明,公司戰略方向逐步向軟件主業聚焦,目前,常山北明正以云數據中心、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ODR)、新型智慧城市、互聯網家紡業務、紡織智能制造等項目發展為重點,致力于把信息科技做強做大。
常山北明原第五分公司是1956年建成投產的大型棉紡織企業,擁有紗錠6萬枚,織機1598臺(其中:無梭織機158臺),年紡紗1.3萬噸,織布5000多萬米,分公司廠區位于石家莊市長安區建設北大街185號。
官方資料顯示,常山北明母公司——石家莊常山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常山集團”)則為1991年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1996年經河北省政府批準授權經營石家莊市屬紡織企業國有資產。現有全資子公司12家、參股子公司(上市公司)1家,在冊職工5600人,注冊資本12.54億元,總資產156億元。擁有紡織和軟件雙主業,紗錠31萬枚,寬幅無梭織機1000余臺,主導產品為紗、布、服裝、家紡、軟件研發。
常山北明的歷史,始自上世紀50年代,1953年4月,石家莊第一棉紡織廠破土興建,1954年5月正式投產。之后,棉二、棉三、棉四分別于1955年、1956年、1957年建成投產,公司生產的府綢、紗卡系列坯布被稱為“萬能印染坯布”,享有業內“南紗北布”之“北布”美譽,成為中國棉紡織行業排頭兵企業,1998年12月以石家莊棉一至棉四為基礎改制設立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常山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常山股份上市后,陸續實施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先后收購了石家莊第五棉紡織廠、趙縣棉紡織廠和石家莊市第二紡織機械廠。2004年在石家莊高新區投資建設了占地380畝的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石家莊常山恒新紡織有限公司。2008年在正定投資建設了占地1300畝的技術領先、產品高檔的常山紡織工業園。2012年正式啟動市內老廠停產搬遷。經過多年接續努力,完成了搬遷改造、退城入園,實現了技術升級、產品提檔、節能降耗、降本增效。
常山集團及其子公司擁有全國棉紡織行業首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國家認可實驗室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現有有效紡織專利84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技術專利71項,中國名牌產品1個、中國棉紡織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4個、河北省名牌產品3個、河北省著名商標4個,產品連年入圍中國流行面料。
2018年常山集團位列中國制造企業500強第379位、中國棉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百強企業第13位、中國棉紡織行業競爭力百強企業第25位、河北省百強企業第54位。4月28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正式發布“2019年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排名結果”,常山紡織集團棉紡織主營業務收入位列百強企業第20位。
財報顯示,2019年度,常山北明實現營業收入94.46億元,比上年降低2.17%;營業成本86.39億元,比上年降低1.42%,營業利潤9915.10萬元,比上年降低54.0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1億元,比上年降低45.64%;基本每股收益為0.06元,比上年減少45.45%,分業務板塊看:
報告期內,公司棉紗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8.01%、其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54.06%,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專注主業經營,實現業務整合,利用公司多年從事紡織業務積累的渠道優勢,增加了棉紗貿易,而對非主業的電解銅貿易業務進行了收縮。
2020年一季度,常山北明實現營業收入12.21億元,同比降低41.0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9894.96萬元,主要因疫情影響紡織業務訂單和北明軟件項目進度和收入確認,隨著4月份、5月份的復工,預計疫情影響的北明軟件業務收入將在二季度、三季度快速修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