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夜查再次限產,印染企業把好綠色關為何這么難?
當前,由于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疊加,紡織行業面臨著多重挑戰。為了恢復經濟,環保是否應暫時讓行?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環保局發布通知,由于太浦湖銻含量超標,所有企業限產50%,恢復正常生產時間另行通知,環保局將進行夜查。
波及廣泛
行情不佳影響有限
銻在紡織工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銻鹵阻燃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產聚酯纖維常用的催化劑,同時在部分染料等紡織化學品中也有銻的存在。本次限產主要影響到的就是吳江區平望鎮相關紡織印染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平望鎮共有紡織企業778家,其中,化纖生產企業有15家,在這15家企業中有滌綸長絲生產企業5家,年產能為125萬噸;滌綸短纖生產企業10家,年產能為7萬噸。此外,有棉紡企業4家,年產能70萬錠。織造企業約為706家,擁有噴水織機6萬臺,年產化纖布50億米,擁有噴氣織機4000臺,年產布3億米。印染后整理企業有43家,年產各類成品布30億米。服裝企業有14家,生產各類內衣、服裝達800萬件。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由于單一指標超標所造成的限產措施,往往時間不會持續很久,只要該項指標重回正常,相應措施便會結束。
“這次減產對我們染廠影響比較小,因為廠里本身目前的開工率就在5成左右,所以最近的整治對產能沒影響。”“我們外貿業務比較多,現在織機也就開了一半,本次限產對經營沒有產生什么影響。”“目前我們合作的部分染廠已經開始限產,但是公司訂單有限,所以一切工作照常進行。”相關平臺的調研顯示,由于紡織企業近期訂單普遍減少,吳江地區紡織大部分企業表示,短時間限產50%影響不大。
痼疾難除
“價格戰”困局使然
據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顯示,截至5月29日,江浙地區噴水織機開機率為75%,比往年同期下降近15%,可見本次限產對相關紡織企業影響確實有限。
但是,值得讓人深思的是,近年來,因太浦河銻含量超標,吳江地區的紡織企業已經多次限產停產。
早在2014年7月,浙江在對流經江蘇、上海和浙江的太浦河飲水水源地進行水樣檢測時發現,水樣中銻含量超標,隨后吳江區對印染企業進行了停產和限產。
2017年6月15日,吳江區印染廠因太浦河銻含量超標停產50%。
2017年6月25日,吳江區又因銻指標超警戒,印染企業全部停產。
2018年8月4日,因太浦河沿線各控制斷面銻濃度超標,吳江區環保局對相關自設排口的印染企業和相關污水處理廠全部停止排污。
而這一次該地印染企業又因太浦湖銻超標而限產,到底是舊病復發還是痼疾難除?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紡織產業同質化產品繁多,造成了企業的競爭激烈,為獲得下游品牌的青睞,很多上游廠家會選擇擠壓利潤空間,讓產品價格更有競爭力。但企業的生產成本也不可能減少太多,削減環保成本就成了很多企業會采用的辦法。尤其是在今年市場行情不佳的情況下,這更成了“常規操作”。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汪曉軍對該類情況分析指出,環境問題其實也是經濟問題,不考慮經濟因素的環保難以持久。“企業環保設施的建設,需要巨額資金的投入,環保設施的運行,也需要不斷的資金投入。當務之急,企業要學會如何把有限的資金,得到環保效益最大化的應用,重要的是用最經濟的手段來最高效地削減污染負荷。”
疫情之下
環保執法還需優化
毫無疑問,今年的環保風暴未曾削弱。除了吳江地區的紡織企業限產以外,近期,廣東省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宣布,將會不斷加強對企業的檢查力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對部分印染企業實施關閉搬遷;江蘇省常熟市的3家紡織企業也被爆出,因為存在無環保審批手續擅自投產的違法行為,均被處罰25萬元以上。
“不能否認,個別企業確實存在違法行為,導致環境污染,讓人感到特別的痛心。對這些企業發現一處就應該治理一處,絕不手軟。但是據我了解,被處罰的一些企業其實是支持環保政策的,只是不懂如何改造。”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印染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她在與同行的交流過程中發現,有些企業詢問了當地相關部門一些關于環保設備使用等問題,但相關部門的回答比較含糊不清,所以經常造成部分企業投資改造了設備,最終卻仍出現檢查時不達標的現象。
不過,所幸的是,這樣的情況如今越來越少了。
近期,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試點推行印染企業臭氣廢氣治理工作。“我們開出重點區域環境整治‘良方’,以關停一批、整治一批為工作目標,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制定《臭氣廢氣整治技術方案》,為每家印染企業設計了‘私人定制’版改造方案。”該區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際整治過程中,以點帶面,分步實施,嚴格設定整治驗收標準。
“在疫情和市場傳統淡季雙重疊加的壓力下,如果處罰比較剛性,可能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帶來較大影響。”另一名業內人士建議,可以將印染企業排放超標或者其他違規行為與信貸利率掛鉤,或者采用綠色供應鏈手段,將市場資源配置給那些愿意負責和能夠負責的企業,這樣企業有意愿和能力去做好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收益可能會更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