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能否救下紡織服裝市場?訂單增長在哪?
一場疫情,遍地哀傷,全球經濟衰退,大批的企業和工廠破產、倒閉后,不少人員待業在家,消費降級,此時“地攤經濟”應運而生,對于底層人們,這是否一條自救之路?
近年以來,服裝行業進入的門檻低、投資小,但面對消費者,市場競爭激烈,庫存難于消化。由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類變化趨勢可以看出,2010年-2017年,我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類值連年攀升,2018年過后,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以及貿易戰的影響,國內出現消費降級的現象,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類銷售出現萎縮。然而通過8年的奮斗翻了將近3番,由5874.2億元升至14556.6億元。2019年零售類值為13516.6億元,同比+10.81%。年內1-4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類值為3057億元,同比-30.81%。服裝類商品零售2167.2億元,同比-32.83%。
回歸紡織服裝行業,海外疫情存在反撲,依靠對外出口拉動經濟已不可取,在尋求內銷的增長點中,地攤經濟的消費或給予市場新的契機。在夜市文化,地攤消費當中,夏季服裝、家紡、鞋、襪、頭繩等物件為主要產品,憑借低于商場專柜的低廉價格來撬動人們的購買欲,宜滿足了買東西精打細算的人們的需求。甚至有精神小伙通過直播的方式參與其中,線上、線下兩不誤。當下,家紡、服裝行業反季的庫存較多,地攤消費或將拉動其庫存消化。
5月25日,《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發布,支持特色小店開展“外擺攤”經營,推進夜市經濟發展,配合屬地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科學設置夜市,指導夜市落實管理主體、實施商戶自治。除了上海外,近期,成都、西安、杭州、鄭州、南京、青島等地陸續提出放開“地攤經濟”和“夜間經濟”,刺激地方消費復蘇。阿里1688發布“地攤經濟”幫扶計劃,為超3000萬“攤主”提供全方位的進貨和經營支持。騰訊旗下微信支付宣布面向平臺超5000萬小微商家發布“全國小店煙火計劃”,數字化政策助力小微商家。京東發布“星星之火”地攤經濟扶持計劃,計劃將服務百萬個便利店+百萬家地攤兒。
政策有了,扶持有了,大家蠢蠢欲動的心有了,但是“擺地攤”賣什么好呢?數據顯示,目前“地攤經濟”最熱品類為日用百貨、內衣、數碼、美妝、個護家清、玩具等,相關品類買家數前三分別為廣東、浙江、江蘇三省。筆者相信,地攤經濟將涉及到紡織服裝行業的細分領域,比如襪子、鞋帽、內衣、服裝等,這些領域都會得到井噴式的發展。現在外貿艱難,地攤經濟或為為低迷的紡織行業開辟一個新的突破口。
當然,這次的擺攤和往年年底的那些有點不太一樣,更多的是因為疫情影響下,社會提供不了原先那么多的工作崗位,因此通過擺攤的方式讓一些暫時找不到工作的人能夠自食其力,同時也起到一定拉動內需的效果。而在所有商品中,服裝成本低,且受眾廣泛,一直是地攤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部分有了擺地攤的念頭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服裝。而想要賣衣服,就要進貨,終端有了需求,就能帶動整個紡織產業鏈。
一位染廠負責人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廠里的訂單明顯在增多,從一兩個星期前的日進倉20萬米增加到了如今的日進倉50萬米,而進倉的大多是一些常規產品,雖然現在還不能實現100%滿開,但是較今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沒什么訂單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了。
當然,對于訂單短時間的一些好轉,我們也不能過分樂觀。一方面,接下來幾個月依然處于紡織市場傳統意義上的淡季,哪怕地攤經濟促進了一部分需求,但也只能作為一個輔助的銷售手段,指標不治本;另一方面,疫情局勢發展仍然不容樂觀,疫情一天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國外需求就一天不能回歸正常,而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