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競爭擾亂市場,沛縣紡織協會發布限產聯合公約
日前,江蘇沛縣紡織協會發布限產聯合公約:鑒于目前疫情對紡織出口影響,供求失衡,且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紗線銷售出現惡性競價。為緩解市場壓力,經各會員單位共同商議,而且一致通過,決定從6月20日起,各企業根據自身運作情況進行限產30%~50%。
新冠肺炎疫情加上傳統紡織淡季,讓沛縣紡織企業累庫壓力較大,為緩解庫存及資金壓力,不少紡織企業低價出貨,出現價格戰的局面,市場陷入惡性競爭,作為紡織企業的共同組織,地方協會介入,并發布此聯合公約,由此也反映了當前紡織企業的生存困境。
沛縣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北部,是我國棉紗生產大縣,是重要的棉紗、粘膠紗生產基地,全縣擁有紡織企業510家,氣流紡紗176萬錠,年產粘膠紗80萬噸。
近年來,沛縣通過“突出規劃引領、優化發展環境、促進資源整合、淘汰落后產能、發揮協會作用”等措施,大力推進紡織產業發展,2017年沛縣被授予“中國粘膠紗生產基地縣”稱號。
為了抓好全產業鏈的協同配套,沛縣紡織協會主動攜手下游企業共同培育新市場,沛縣規劃了20平方公里中國(淮海)綠色紡織產業新城,籌劃建設一個世界級的萊賽爾纖維技術院士工作站及研發中心、一所國內紡織大學,形成產學研一體的紡織新材料基地,逐步做成國內最大、世界一流的紡織新材料、高品質紗、高檔面料的生產交易中心,帶動整個紡織業轉型升級,為打造淮海經濟區最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基地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隨著傳統淡季氣氛深入,市場行情進一步走低,不少紡織企業由于訂單不足,庫存不斷升高。據了解,沛縣當地粘膠紗企業目前開機率已降至78%,部分大型企業減產10%~30%,亦有部分企業開機穩定但調整為生產細支紗。
目前訂單減少50%以上已經是企業普遍現象,訂單減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庫存的增長。為了避免所有的流動資金都變成原料、成品、工人工資,大部分紡織企業一改前期的開機率高位,開始大幅度下調開機率,調整為80%、50%,甚至有的不足20%。
據了解,沛縣當地紡織企業端午節放假的企業并不多,但這并非意味著著工人沒有假期,實際上,由于減產,很多紡紗廠的工人已經進入了輪休狀態。也有個別企業表示,目前開機一半的狀態跟放假也沒什么區別。有訂單就開工,沒有訂單輪流休假,雖然對8月份存有希冀,但訂單報復性反彈預期依舊不強。目前國內棉紗、坯布“降級”現象較普遍。許多企業選擇放棄利潤低的出口單,加緊內銷布局,主動降低產品檔次,保證產品多樣適應客戶需求。
沛縣紡紗企業表示,近期歐洲訂單詢價打樣增多,土耳其等國訂單也陸續到廠,但外貿訂單依然未能放量,加之內銷訂單轉入淡季重歸散短,且持續轉弱,訂單“僧多肉少”,企業加工利潤微薄,生產即虧損的市場現狀導致企業加工積極性不高,倒逼淡季下紡織企業限產甚至放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